“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导师培训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
2021-03-08刘婉情
刘婉情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我国研究生导师(以下简称“导师”)培训始于兰州大学,至今已有23年,多年来开展导师培训的高校不断增多,不少学校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曾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导师培训,然而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双一流”建设为导师培训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拟从导师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四个方面考察“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导师培训现状,深入分析我国研究生导师培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完善策略。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导师培训的应然要求
(一)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从重视学术水平到重视育人能力的转变
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双一流”建设必须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高校的育人水平。研究生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顶端,培养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高校育人水平的提升关键在教师。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和高校更加重视导师的育人能力而不仅仅是学术水平。育人指的是形成独立人格、塑造良好品格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作为一名研究者,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还要具备科研育人的能力。具体而言,导师不仅要具备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育人功能的能力,还要具备以科学研究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人格操守等,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的能力。[2]然而从我国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标准上来看,国内高校多根据候选者的学历、职称、学术科研水平的高低等选聘研究生导师,决定导师准入资格。对导师的育人能力关注不足,因而在研究生导师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虽具备研究生招收资格,但育人能力薄弱的导师。为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能力,我国高校应加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3]研究生教育已经从规模的扩张向质量的提升转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加强研究生导师培训,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是服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导师培训的现实困境
(一)培训者角色定位不明,培训者资格有待商榷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导师培训中,导师培训者以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优秀研究生导师代表为主体,少数培训者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专家。显然,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导师培训者的主体出现在导师培训中是不合理的,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多擅长政策文件的学习和宣讲。此外,并没有明文规定具备何种条件达到什么标准的人员有资格成为研究生导师培训者,所以不乏有些不具备培训者资格的人员出现在研究生导师培训者行列中。
(二)培训对象分类不清,在岗导师受忽视
我国现阶段参加研究生导师培训项目的导师多为新增导师,较少部分导师为在岗研究生导师(招收过研究生的),而且在国内高校研究生导师培训的目标群体中新老导师的比例参次不齐,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其官网上只有与新晋导师培训有关的报道。导师培训领域最出色的浙江大学,自2007年12月开办第一期“求是导师学校”到2019年12月,已办至第11期。该校规定“‘求是导师学校’的学员为所有具备招生资格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位导师每五年须参加一期学习。每期学习结束,全程参加学习并完成各学习环节的学员,学校将发文公布通过学习的导师名单。‘求是导师学校’的学习成果将作为研究生导师绩效考核的依据指标之一”[4]。此外,浙江大学将导师参与导师培训的学习成果纳入导师绩效考核的指标,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老导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培训内容宽泛,重道德规范而轻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导师培训的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政策宣讲、师德师风、研究生指导、研究生心理疏导,而科学研究、研究生管理和研究生心理辅导知识技能、教学技能及与学术科研指导相关能力等方面涉及较少,培训内容过于宽泛,重点不够突出(而且不乏有个别高校将导师培训和学科建设、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其他主题会议合并开展)。在导师职责、研究生培养流程方面的内容不够细化,且专业性和针对性不足。此外,在安排培训内容时并没有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而加以区分,如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新任导师与有经验导师)、不同类型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与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角色和责任、指导风格与师生关系、监督学生进展和支持研究生进步的不同策略、研究生在生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内容,分类进行培训。
(四)培训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国内研究生导师培训最常采用的形式为专题报告,通常邀请高层领导带领参训导师进行政策系列文件学习,或者围绕几个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方面邀请专家学者做报告,或者请优秀导师分享经验,少数高校还会采取主题交流研讨的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学的“求是导师学校”“在保留求是导师学校全校性培训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发挥各学院(系)主动性,借助各学院(系)资源,策划举办导师培训系列活动”[5],形成了以校办培训活动为主、院(系)为辅的新型导师培训形式。但美中不足的是,浙江大学的这一举措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各学院的优势为全校范围内的研究生导师服务,而不是分学院面向各学院内部的导师,所以仍然存在缺乏学科针对性、培训对象不明确的问题。
三、我国研究生导师培训的发展路径探析
(一)明确培训者角色,履行培训者职责
研究生导师培训者充当着对导师进行教育的角色,实际上属于教师教育者的下位概念,包括直接参与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指导的大中小学教师及间接促进教师发展的教研员等。从理论上说,作为教师教育者下位概念的导师培训者要在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满足作为教师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山西师范大学闫建璋等人把教师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 ‘教’要求教师教育者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专业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第二层次的教‘教’要求教师教育者具备关于如何教学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师教育教学法知识; 第三层次的教‘学教’要求教师教育者具备关于学习者的知识、元认知知识”[6]。从研究生导师的角色定位来看,研究生导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和研究者。研究生导师与普通教师的这种差异决定了研究生导师培训者除了要具备闫建璋等人所提到的这些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指导、管理研究生的知识能力和教“指导”的能力,以及教“学教指导”的知识能力。
(二)明确培训对象需求,加强分类培训
首先,导师培训面向的应该是导师候选人、新任导师、有经验导师等三种身处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导师。换句话说,大学的导师培训不应只面向新任导师,还要针对有经验的导师开展培训课程和研讨班,并将有经验导师参与培训项目作为保持导师资格的条件之一,更要有针对导师候选人的专门课程,让新任导师在导师候选人阶段就能够接受系统的培训,做好充足的职前准备。这涉及高校在进行博士生培养时应增加相应学科教学技能的培养,开设一些教育类课程,供有意向在毕业后从事高校研究生导师工作的博士生选修。
其次,导师培训项目需要分不同的院系或者学科类别举办,也可根据不同院系的要求“量身定制”导师培训计划,而不是实行“一刀切”,即由同一学校甚至同一城市的多家高校统一组织培训。毕竟很多时候针对同一概念或问题,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解释,分学科培训有利于导师或导师候选人理解和明确自身的责任。
(三)细化培训内容,专注导师育人能力
在培训内容上重视学科针对性,注重培训主体的多元化需求,专注导师育人能力的提升。“导师职责规范”的相关知识应作为培训的基础,育人能力是研究生导师培训的重点。研究生指导能力是育人能力的核心,提高导师指导能力是提高导师育人能力的关键。导师指导涉及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知识,不同学科的导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导师(新任导师和在岗导师)、不同类型的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与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对教学、科研知识的需求不同,可以将培训对象的需求和特点分成不同类别,不同的类别对应不同的培训项目,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比如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分别针对新任导师和有经验导师导安排了不同的培训内容,针对新任导师的培训主要内容为“介绍导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职责、导师可获得的学校支持、影响成功指导的因素、有效的指导方法等”;针对有经验的导师的主要培训内容为“探讨指导中面临的挑战、指导路径与方法”。[7]不同学院(系)可根据自身特点专门为学院(系)内部导师开设培训项目,自行编制培训教材,选定培训内容。在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比如一年级新生和毕业班学生,由于培养方式不同,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导师培训内容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分单元、分系列进行。
(四)线上线下联动,多种培训形式并行
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培训采取的形式最多的依然是专题报告,这种专题报告多以讲授为主,缺乏讨论交流,且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培训多定期举办,导致研究生导师只能在培训班开班期间获得培训,如果培训班开班时间与其他事务有冲突,必然会影响培训效果,所以这种单一的培训形式是机械的,迫切需要进行变革。一方面,在我国高校的导师培训中鲜少有线上的培训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线上培训活动不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上“电脑”的专题报告,而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投放线上教材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层面的联通。同时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大学的经验,如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均编制并在各自培训机构的网站上陈列了大量丰富的资料。以上三所大学所投放的在线教材均包括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导师指导日志、 特殊群体博士生指导、导师生涯发展指南、优秀指导视频等,内容基本涵盖导师工作可能涉及的所有方面,而且导师还可以通过在线教材获得多数常规问题的解答,并可在网站上获得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实践。[8]另一方面,尝试将正式培训和非正式培训结合起来,国内研究生导师正式培训以浙江大学“求是导师学校”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导师研讨班为代表,这些正式的导师培训一般由学校统一规划组织,定期举办;在线教材则可归为非正式导师培训一类。此外,导师培训可以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研究生培养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围绕不同主题灵活设置不同的模块供导师选择,这有利于受训导师灵活选择、安排培训时间,最大限度增强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