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2021-03-08尹艳秀李荣涛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民性文明价值

尹艳秀,李荣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49)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我国民生福祉,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现实需求。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提供绿色支撑,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做到建设生态文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取向的概念界定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单独的篇章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人对自然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的途径,指的是“人们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实现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一切活动,其是作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摆脱生态危机的总体对策”[1](P16),简单讲,即是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创造生态文明成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在终极关怀上站稳人民立场,强调人民的生态福利,重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问题就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彰显人民性价值取向,表现在它是“为人民而建、依靠人民而建、建设成果最终由人民共享”这三个方面。“为人民而建”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作为我党的奋斗目标之一,指明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的逻辑起点;“依靠人民而建”是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压力与发挥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的内在动力之间形成良好的内外互动机制,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和“评卷人”作用,表征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谁”的核心本质;“建设成果最终由人民共享”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在更加公平合理的共享建设成果中既满足当代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又满足后代人持续发展的需要,指向生态文明建设“由谁享”的价值旨归。

二、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历史必然

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实际密切相关,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责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建设可持续的自然生态顺应了历史前进的整体走向,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是不可阻挡的大势。

(一)人类文明向前推进,生态环境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

生态文明时代到来之前,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些文明范式,虽在特殊时期内对大自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敬畏,但总体而言强调对自然的开发和征服。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们无限制地索取自然资源并无休止地排放废弃物,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几近疯狂,对大自然这个富源基础根本就没有什么尊重可言。但是,“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其他生命”[2](P85)。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的不断恶化,大量生态问题积累下来,人类社会呈现出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如果不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向大自然开战”的发展方式,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局面将越来越紧张。随着实践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二者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破坏大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自己,破坏生态环境就会有人类文明覆没的危险。正是在这种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中、在对未来的忧虑中、在对实践的探索中,人类开始向生态文明的大门迈进。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整体价值取向转而成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顺应与保护。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们把生态与文明联系起来,把对大自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P186)的关乎人类文明兴衰的高度。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民群众更需要良好生态产品

人的需求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的最大需要就是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肉体生存。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4](P32)。但是,人类并不会使自己满足于自然存在物的最初阶段,而是努力争取成为生活得更为舒适的社会存在物。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充分展现出我国人民生活从追求物质数量到追求产品质量的历史转变。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突破了如何吃饱、穿暖的狭隘范围,转向怎样吃得更健康、穿得更舒适、用得更顺心等更为广阔的生活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体现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与当前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人民这一需要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5](P826)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能缺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更要走在前列。新时代,必须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提供更多良好生态产品,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打牢生态基础、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三)时代赋予重大责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以来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把镌刻在自己旗帜上的根本宗旨贯彻的始终如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勇立潮头的共产党人又把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任扛在肩上,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宗旨意识不断提高的表现,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使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伟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服务、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服务。紧紧依靠人民、围绕人民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P1)的初心和使命所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是包含生态环境在内的全面复兴;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一定是由良好生态作为环境基础的安康幸福。坚持人民立场,要求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总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施加外在压力、激发内生动力,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三、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取向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的现实可行性,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取向的保障,包括经济保障、政治保障、文化保障和社会保障。

(一)经济保障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取向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斐然。在此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阶段。“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6个百分点。”[7](P164)同社会其他方面的建设一样,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正是得益于几十年来的经济飞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我国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为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取向提供了手段支撑。现在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破解绿色发展的难题,“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时候了”[8](P14)。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日益成熟,尤其是经济和科技这两种坚实物质力量的发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定会在坚持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实现从“能解决”到“解决好”的转变。

(二)政治保障

回顾过去,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之间始终坚定人民立场,以社会发展之需作为执政的现实依据,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的重要考量,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展望未来,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百年历史和擘画的未来目标,既是对其初心和使命的坚守,亦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彰显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人民群众还处在“求生态生存”阶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中体现出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统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也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也离不开法律和制度,必须发挥法制对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取向的保障作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文化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民性价值取向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分析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用中国化的语言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明确现实路径选择;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P4),以良好生态产品的“公共性”而不是归某些人的“私有”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性价值取向;还提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提供法治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科学思想,只有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坚决贯彻其基本要旨,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另外,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既深入人心又得以践行,彻底和过去不合时宜的生产生活习惯决裂,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四)社会保障

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不仅在于破坏人类生存发展的外部基础,也直接妨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从最迫切的环境问题出发,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把破坏的大自然恢复好、建设好、保护好,把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处理好。第一,环境就是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8](P84),民生无小事,环境好坏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紧密相关。在对环境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同时,优先处理紧急环境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第二,要完善社会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一些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不仅是资本对利益无休止追逐的结果,更是政府官员对政绩过度追逐的结果。建设良好自然生态首先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改变经济发展决定论的思维模式和评价指标,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坚持人民性价值取向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就是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对潜在环境问题未雨绸缪、及时预防。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至上,使资源消耗、群众获得感等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指标都在政策布局中得到合理安排,以此形成促进符合时代要求、实践需要的价值准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表现在它是为人民而建、依靠人民而建、建设成果最终归属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定人民立场,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工程的持续推进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是一项民生工程,对待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提高科学技术的研发运用能力,早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让更多劳动力为新的经济业态吸纳,使群众的经济来源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总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最根本的要求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共生共存,进而把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到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猜你喜欢

人民性文明价值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请文明演绎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民性及其新时代意义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明歌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与原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