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内改革历史进程的逻辑理路与创新启示

2021-03-08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生产力改革开放

王 蔚

(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郑重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1]。显然,在这里,改革开放是被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的。在百年党史的征程中,改革开放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出发,在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稳步且快速地前进。

就对内改革来说,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展开的进程;它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深入推进。对内改革的不断创新,启示我们要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历史基础:道路探索的艰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如何在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无比艰巨、复杂的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2]

(一)艰难探索:计划经济的积极作用与弊端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经济体制起过积极的作用。当时,国家一穷二白,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十分缺乏。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不得不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提出建成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然而,由于缺乏建设新中国的经验,加之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发生了偏差,后来党中央实行的政策偏离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导致社会主义的早期探索遭遇了挫折。

1958年之后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生产资料实行单纯的公有制;政府的行政计划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分配,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高度集中的劳动方式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影响人们生产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人们凭定量的票、证、券购买商品,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得不到满足。计划经济成了僵化的、短缺的经济,由此导致国家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对照苏联国内的情况,邓小平曾严肃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3](P370)

(二)哲学反思: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就整个人类而言,历史车轮的前进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同时,这三者又都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既可以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是反向的阻碍作用。由此,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历史螺旋式而非直线式上升,“螺旋”的原因就在于“反向的阻碍作用”。

纵观世界历史,当某个国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这个国家就会很难前行,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倒退。这种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或者导致社会革命,彻底推翻旧世界,代之以崭新的社会制度;或者驱使领导阶级实行改革,进行制度和体制的自我纠偏和完善。就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来讲,单纯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对内改革就是要调整不适合的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实践逻辑:对内改革的开创与发展

根据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即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只能是计划经济。但邓小平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与计划济、资本主义与市场的关联,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P373)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探索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探索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

(一)开天辟地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勇敢创新的“大包干”举动,吹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号角。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并将此纳入党的基本路线。而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林林总总的矛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极其智慧地找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作了重要论述“我们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5](P182)

主要矛盾既已确定,接下来的中心任务便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由于任何矛盾都有主次两个方面,只有解决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够很好解决该矛盾。所以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在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

同时,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在根源上受社会基本矛盾的制约。现实的生产力要求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就必须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反之,静止不变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

既然改革开放之前的实践证明了单纯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就必须对此进行改变。因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首先着手变革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经济制度。紧接其后,十四大又补充了经济基础层面的改革措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逐渐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多种所有制的存在。此外,在生产关系的产品分配关系方面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政策。

(1)管理模式方面。美国院校以“抓大放小”为原则,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购置前进行充分调研,撰写购置规划、预算及预期效益,购置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购置后分派具体技术人员并进行必要的操作培训;每个环节严格把控,设备布置到位后,编制设备信息并在相应的设备共享平台建立设备台账。

在处理上层建筑层面的政府和经济基础层面的市场二者之间关系时,党中央一直根据实践的现实发展来确定合适的关系定位。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依次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关于市场作用的认识,虽然对其发挥作用的程度的认识在逐渐提高,但都仅仅局限于对其“基础性作用”的认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发挥的作用有了极大的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改革问题作出了新的决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决定意义重大,从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不再发挥基础性作用,而是发挥决定性作用了。这将大大激发市场的活力,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这一点,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6]

(二)新时代的接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持续的国内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人口红利下降、“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积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系列结构性问题陆续出现。面对这一发展中的难题,201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改革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7]按照传统思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从需求端入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仅在需求侧,也在供给侧。社会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一方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刺激消费需求能够推动生产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不仅决定消费的内容,还决定消费的形式。

之所以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新的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P9)。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需要的层次在逐步递增,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后,人民开始向往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全面的需求,不仅在物质方面有需求,在精神方面也有需求;需求的满足不仅要保证数量,还要保证质量。当下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因而必须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开放正在进行中,尚未完成。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体制、机制弊端,完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创新启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看待与灵活运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传统的简单延续,也不是外国发展模式的“翻版”,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众多的创新造就了“中国特色”,对内改革的创新也有很多,主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内改革的不断创新,启示我们要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前,那些仁人志士探索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虽然起初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后来的发展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最终造成了苏联改革的失败以及苏联的解体。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9](P33)

对内改革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基本规律,调节和改变了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社会规律地向前推进。

然而,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因为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认识也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每一个真理,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都有过说明。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回顾并分析了《共产党宣言》出版25年来世界形势的变化,认为虽然个别论述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不再适用,但是“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0](P104-105)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死板的让人背诵的教义。恩格斯曾指出“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1](P69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绝对真理,但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背景、一定条件下提出的,它必然又是相对真理。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决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之所以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根本上是由于事物总是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状态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就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存在任何完成了的、绝对的东西。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2](P298)任何理论,一经形成,都是对以往和当下实践的总结,而不是对未来的卜算。既然事物始终联系着、发展着,我们就不能固守静止不变的已有理论,而应当结合实际,创造新理论,推进新实践。

上述观点体现在对内改革上,就是要继续推进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总书记的话暗含两层意蕴:其一,改革开放行之有效;其二,改革开放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坚持不断地改革,而且要使得改革在横向上“全面”,在纵向上“深化”。

这一继续改革思想的背后便是联系和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人们从事实践时,必然会发生人和自然的关系(即生产力),以及人和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影随形。生产关系应该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经过一次改革,在某个时间点,可以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符合。然而,生产力非常活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生产关系却相对稳定。显然,生产关系就从先前的适合变为不适合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联系也是一样。因而要适时地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

由于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改革要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局限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要全面发力、纵深推进;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带动和推动其他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生产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