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及其当代价值论析

2021-03-08兰辉耀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美德个体

兰辉耀

(井冈山大学 政法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学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伦理学也不例外,伦理道德不仅成为当代学者研究所关注的问题,而且成为政府等部门重视的对象,公民道德教育、八荣八耻活动、学雷锋活动在全社会的大力开展,都是具体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1](P9)传学中华传统美德,无疑是“学伦理”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最有价值的道德资源,传扬和践行传统美德,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每一个国民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之内涵

前人对传统道德、美德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主要的代表作有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丛书5卷,其中包括规范卷、德行卷、教育修养卷、理论卷、名言卷,得到过江泽民、李鹏同志的题词、李岚清同志的作序,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道德研究影响最大的丛书。丛书从规范、德行、教育修养、理论、名言等多个方面详细地展示了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收入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关于中国传统美德的有代表性的经典规范、道德事迹和言论。每一卷所收集的原典资料非常丰富,是一个大型的关于中国传统道德的文献资料库。

另有,唐凯麟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丛书”三卷本,从历史与现实、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角度, 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张锡勤的《中国传统道德举要》主要基于儒家的视域对传统道德的许多德目做了详尽的分析。刘献君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提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奋务实、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分析了仁义礼智信、忠孝节谦宽廉耻等德目。张祥浩在《中国伦理思想宝库》中负责撰写了《德目篇》和《传统美德篇》,前者分析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德目如仁、义、礼、智、信、勇、敬、廉、直等,后者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涵括爱国爱民、自强不息、忠恕宽容、注重气节、勤劳节俭、中和为贵、诚实守信、克己奉公、扶危济贫、见义勇为、谦恭有礼、敬老爱幼、行己有耻、忍辱负重等。程凯华的《中国传统美德》对“道德”“传统道德”“传统美德”的含义、特征、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主要从修身美德、齐家美德、处世美德、治国美德等四个维度进行了诠释。焦国成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公私关系的美德(公、忠、廉)、家庭关系的美德(孝、慈、友悌、和柔)、人系的美德(仁、义、礼、信、逊)、自我的美德(智、勇、耻、节、勤、俭)等做了详细的疏解。

从德目体系上看,前人阐释传统美德德目的视野虽然涉及道家、佛家等,但主要在儒家道德哲学,缺乏从道家、法家、墨家等的视野加以解读。此外,目前学界所提取的认为应当在当今社会所提倡和遵守的具体德目往往过于繁杂,也不统一,没能选择数量不多的、便于人们记忆和接受的一些重要德目。如焦国成所选择的美德德目就有十九个:公、忠、廉、孝、慈、友悌、和柔、仁、义、礼、信、逊,智、勇、耻、节、勤、俭。德目的繁多择定,虽然相对全面,但难以为人所熟记,也就不利于得以普遍推广和践行。

因此,在前人所提炼的德目体系之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择定,显得十分必要。综合多维的思考,可从以下七大层面加以简约地提炼:第一、修身美德之要义,应当是“仁”即仁爱;第二、齐家美德之要义,应当是“和”即和谐;第三、生活美德之要义,应当是“俭”即节俭;第四、劳动美德之要义,应当是“勤”即勤劳;第五、交往美德之要义,应当是“信”即诚信;第六、为官美德之要义,应当是“廉”即廉洁,第七、公民道德之要义,应当是“公”即公忠。简言之,为了方便人们记忆,将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简约地提炼为“仁”(仁爱)、“和”(和谐)、“俭”(节俭)、“勤”(勤劳)、“信”(诚信)、“廉”(廉洁)、“公”(公忠)等七个美德范畴。具体阐释如下:

(一)修身美德——“仁”(仁爱)

提倡并论述“仁”最多的是儒家,众所周知,孔子《论语》的思想核心其实就是一个“仁”字,孟子着重推崇的也是一个“仁”字。据《论语》记载,樊迟问何谓“仁”?孔子回答说:“爱人”[2](P131);孟子则直接说:“仁者爱人”[3](P595)。而“仁爱”一词出自《淮南子·修务训》的“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4](P631),这里主要意指上对下的慈爱。不过,在儒家那里的爱人,存在血缘的限制性。而道家老子那里的天地和圣人的特点是“不仁”[5](P13),仁是偏于血缘的爱,所以应该公平无偏地爱人,广博地爱他人;它需要宽广的胸怀去容纳这个世界,它既是爱己也爱他人,既爱他人也爱己。易言之,道家并不反对真正的“仁”,并不反对无偏私的“仁”。相比较而言,儒家的“仁”更具有现实性,考虑到了血缘关系的重要;道家的“仁”更具有大爱性,突破了血缘的限制。

不难理解,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核心的“仁”,自然统摄着多种具体的美德,《论语》记载就说,子张问何谓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2](P183);樊迟问何谓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2](P140),即“恭”“敬”“忠”都是人的本质内涵。此外,所谓仁者,自然应当孝慈亲人,孔子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P131);仁者,自然应当礼义他人,回归“礼”原本就是“仁”的本质要求,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P123)就是此意。从“仁”字的构造“从人,从二”来看,便知“仁”就是协调人和人二者之间关系的伦理准则,而且“仁”字的构造实际上又充满着两人一体的意味,内含着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智慧。因此,作为个人修身的美德即“仁”,其外延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易言之,世人只要能够修行“仁”德,具备仁爱之心,那么无论其担任何种角色,都是“仁者无敌”,可为道德的楷模。

(二)齐家美德——“和”(和谐)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道理。然而,中华民族向来就是重视“和”即贵和的,贵和就是中和为贵、以和为贵的意思。贵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它在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富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充分发展,而各方面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环境作为根基。贵和,语出《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2](P8)。只要齐家贵和,只要家庭能保持和谐的氛围,万事就没有不兴旺的;而且,家庭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其他层面的和谐。诸如影响到个体内心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即由此推及自身、自然、人际乃至社会亦然,只要讲和气,塑造和谐的身心关系、物我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那么内心世界、现实生活均能呈现出一派和睦的景象。

具体从道家哲学的视野来看,内心关系的和谐,就是道家庄子所着重追求的心和,他认为心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即所谓“形莫若就,心莫若和”[6](P165),这样生命个体就能达到心灵空明的和谐状态。这是庄子对个体自身修养目标的追求,犹如有学者所言:“庄子所真正关注的是人的自我心灵之和。在他看来,‘和’是生命的应然,它应成为我们终极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7](P244)物我关系的和谐,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和谐乃至万物之间的和谐,道家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P117)就是这种和谐关系之所指。因为人生活在宇宙里,是宇宙万物之中的一个存在,人不能代表其他万物,故而人自身幸福的程度必须在与宇宙万物保持协调一致的程度中获得。然而,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是道家庄子所说的“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6](P458),这里的“人和”指的就是人际之和,这是获得“人乐”的前提条件。

(三)生活美德——“俭”(节俭)

通常“俭”与“勤”合称为“勤俭”,“俭”与“勤”二者之间显然存在紧密的关联,均为中华传统美德中两个重要的德目,而且是流传最广、普及最广的两个美德之一。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当然“俭”与“勤”二者之间关系虽紧密,但含义并不相同。“俭”主要是节约、节俭的意思,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俭生活,节约资源。节俭,出自《管子》的“俭约恭敬”[8](P1014)。作为一种美德,节俭是与奢侈、浪费相对而存在的,历来为古代思想家所重视。《论语》说:“奢则不孙,俭则固”[2](P77);墨子强调节用节葬;管子认为“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8](P1170);老子则强调“去甚、去奢、去泰”[5](P77),尤其是通过不争、处下而来的心理上的俭约,成为养生的心理基础。审视现实,如今的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人们欲望的无止境,因此人们在生活中步入节俭的路线,才能迎来持续富足的明天。

(四)劳动美德——“勤”(勤劳)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明确指出,劳动不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道德得以产生的根源。因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为人成为道德主体创造了社会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要,同时劳动推动着人类道德的发展。可见,劳动活动本身与道德的生成与发展存在紧密的关联。而且,人们幸福生活的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每一位国民的劳动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直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此,国家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视和升级,目的无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以提高劳动的意识和能力,锻造奋斗的意志和决心,树立“勤劳”的美德实践精神。

“勤”的意思是尽力做事,不偷懒,就是通常所说的勤劳,这是人们对待劳动的一种美好态度和品质。作为美德,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工作,勤奋刻苦,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开创自己的事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勤劳作为德目,出自《管子》:“饰于贫穷而发于勤劳”[8](P278);孔子也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2](P195),勤劳这一美德受到各家的重视,当然也受到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勤劳之所以重要,这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所决定的。如果不勤劳,物质资料就生产不足;生产不足,就无法生活,人类就不能得到持续的生存和良好发展。易言之,勤劳是致富的正当路径,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必要努力,即使在高科技的时代,仍然离不开人们勤劳的工作,仍然需要传扬勤劳的美德,这也应当是“劳动教育”的目的所在。

(五)交往美德——“信”(诚信)

“信”,即诚信。“诚”和“信”是互释的,二者含义相同。诚信,就是诚实而讲信用。作为一种美德,它要求人们诚实于心、言行一致。诚信一词,出自 《管子》的“贤者诚信以仁之,慈惠以爱之”[8](P888)之说。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P21);孟子则有“朋友有信”[3](P391)作为“五伦”之一的经典概括。 荀子同样非常重视诚信,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11](P48)庄子则强调“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6](P1032)。总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广为世人所流传。需要说明的是,诚信与忠相通,也与仁、义相联系,所以“仁、义、礼、智、信”常常被相提并论。毫无疑问,如孟子所说的朋友相交应当诚信,推及上下关系、同事关系的交往,也应当讲诚信。可以说,一切正当交往皆以诚信为本。

(六)为官美德——“廉”(廉洁)

“廉”即廉洁,就是说为官者不贪财物、立身清白。是否廉洁向来被视为判断是否为好官的重要标志,廉洁官员往往被载入史册,流传于民间,这就是老百姓所尊称的“清官”,而与“贪官”相对。“廉”被管子称为“国之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8](P11)。古代思想家对“廉”作了多方面的界定,韩非子说:“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9](P390);《吕氏春秋》说:“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10](P195)。很显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在当前我国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依然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无形而强大的道德力量。

(七)公民美德——“公”(公忠)

作为国家公民,面对国家,应有什么样的美德来规范、约束、引导我们自身?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在历史长河中,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于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观念,以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优良的思想传统,为公民所普遍接受和遵循而成为公民美德。所谓“公民”,顾名思义,应当注重“公”义。“公”涵有奉公、公忠的道德意蕴,而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两三千年的道德生活中所确立的公民美德之精义。公忠思想在传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家各派中均持高度一致的观点,均取一以贯之的态度,并且惠此中国、泽被天下。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涉及天下兴亡、国家安危的重大利害关系。

儒家孔子尤为重视公忠思想,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就被曾子概括为“忠恕而已矣”[2](P39),且有“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之说[2](P129),随后儒家经典《礼记》《忠经》提出和注重“天下为公”以及“忠为报国”等公忠思想;墨家墨子则提出“举公义,辟私怨”[12](P46)的主张;道家老子则有“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5](P36)的观点;法家韩非子则有“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9](P366)之见,等等。各家各派所强调的公忠思想,旨在倡导为民、为国、为天下的公忠精神,这一精神凝结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毫无疑问,为己奉公,忠于祖国,理应成为中华民族永远赓续和弘扬的传统美德,用以协调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承担起作为一国之公民应有的道德责任。

综上所阐释的七个德目,即“仁”(仁爱)、“和”(和谐)、“俭”(节俭)、“勤”(勤劳)、“信”(诚信)、“廉”(廉洁)、“公”(公忠),分别从修身、齐家、生活、工作、交往、为官、为民等七个层面做出抉择,涵盖了人们作为多种主要角色的美德德目,这理应成为当今最应该加以传扬的传统美德。其中,每一个德目均与其他六个任何德目相关联,即它们都是互相联系的,当然在精确的层面看,往往很难予以严格区分;而且它们涵盖或涉及许多于此没有提到的传统美德,这是无须赘言的。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既然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传统美德,这就意味着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有其特殊的价值。当然,在思考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时,必须将传统美德与社会上的其他因素相联系,把它置入整个社会系统之中来加以衡量和把握,它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必须与其他方面协调,才能产生共作双赢的局面。也就是说,就道德而讲道德无法实现道德自身的真正发展和落实,基本属于空谈。

为什么必须将传统美德与社会上的其他因素相联系,把它置入整个社会系统之中来加以衡量和把握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客观地说,因为道德不是一切,道德不能决定一切,传统美德属于道德范畴的视域内,当然也永远没有例外,即传统美德并不能决定一切。也就是说,应当客观地、理性地看待其价值。客观地说,传承、提倡、践行传统美德,不仅在于它自身持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功能,而且在于它能为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个体道德修养起到推动和涵养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美德的美学价值

毫无疑问,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最优良、最美好的精华部分,“美”和“德”并不是简单的集合,它是有机的联姻,意指其“德”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的体验。因此,它不仅具有道德上使人向善的意义,它还具有美学上使人求美的功能。无论中西方思想史上,均存在一个主流观点,值得我们参考和深思,即认为真正美的事物应当是道德的,真正道德的事物也应该是美的,美和善应该是相统一的。在此意义上说,研究和推行中华传统美德,可以让世人领略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光彩的魅力,欣赏道儒墨法、儒道佛之间的差异和共通,辅助大家对中华灿烂古代道德文化的把握,从中体验传统美德文化之美。这是传统美德内在的、自身的价值功能。

这种美学的价值功能,类似于文学、诗歌、书画、音乐所给予人们的审美功能,使人以美的享受。譬如说,诵读美的诗歌、欣赏美的书画、静听美的音乐自然给人以审美的体验,让人进入到一种心情愉悦或心灵震撼的精神状态。审美的熏陶、教育和学习,对于人们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美的事物,美化心灵,即让世间之美物与个人之内心产生联动,从而陶铸一个美的精神世界,最终求得个体生命涵养之提升。当然,不必讳言,传扬传统美德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其审美上的价值,而在于其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二)传统美德的社会价值

传统美德的弘扬实践的坚持和深入,使传统美德成为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自然参照,这样的道德行为无疑对社会他者存在教育、感化、激励的作用,对社会关系起到到调节、和顺的功效,这是美德德目功能外现的价值之实现。具体而言,传统美德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主要有调节、教育、激励等多种社会功能:

第一,传统美德的调节功能,即它具有通过善恶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个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在整个社会调节系统中,传统美德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成为人们行为的特殊的调节器,调节着人们的行为、和顺着社会的各种关系。比如说,传统美德德目中的“仁”“和”“信”,在调节人们行为、和顺社会秩序上,必然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从“仁”的构造“从人,从二”来看,便知“仁”就是协调人和人二者之间关系的伦理准则,通俗地说,就是在与他人相处时,应当把他人当人看,即应当平等相处;而且“仁”字的构造实际上又充满着两人一体的意味,明显内含着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智慧。而作为齐家德目的“和”,所谓“家和万事兴”,推之于社会,同样可以说“社会和则国家兴”。只要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和顺的状态,国家则自然安定、兴旺。作为“朋友”交往的德目之“信”,对于扭转当前社会失信的严重状况,将要担任重要的角色,这也是之所以诚信被确认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根本原因。当然,作为道德中重要部分的美德和法律应当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也应该是道德健全的社会,离开了道德调节而仅仅依靠法律调节,则无法建构秩序井然、长治久安的社会。

第二,传统美德的教育功能,即它能够通过评价、说理、榜样示范等方式,形成社会舆论,影响社会风尚,使人们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传统美德,以感化和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境界、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在调节和解决个人利益同他人、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过程中,实现人们对社会倡导的传统美德的认同,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社会直接需要的秩序的轨道。其意义在于唤起人们道德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人们自觉主动地按照社会倡导的传统美德来协调个人同他人、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比如说,传统美德德目中的“勤”即勤劳,对于教育全社会的劳动者,应当勤于耕耘、努力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俭”即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反对的是铺张浪费,这种美德能够教育人们节省各种资源。“廉”即廉洁,则教育各行各业的管理者自当廉洁奉公,尤其是政府官员理当带头遵守、践行这一美德,形成一个优良的作风,为社会做出道德的榜样,何况官员是否廉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存亡。

第三,传统美德的激励功能,即是说传扬传统美德,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道义上的支持,化为一种激励性的精神鼓舞的力量,鼓舞人们克服困难、勇于奉献,真正去遵守和践行传统美德,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久而久之,树立一批又一批的道德榜样,这样在社会上养成一股良好的道德风气,激励着更多的人去遵守和践行传统美德,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首先从自身做起,从少到多,不断地激励他人、鼓舞全社会。比如说,传统美德之“俭”,反对的是铺张浪费,它作为一种美德,如果人们都能奉行的话,那么去饭店请客吃饭时就无须点上过量的饭菜,够吃即可、少讲排场,如果有剩菜,则打包回家而不羞涩。显然,美德之“俭”激励自己不羞涩于剩菜打包,这一打包的行为又将激励鼓舞身边的他人也能构践行节俭的美德。简言之,传扬和践行传统美德,具有激励自己、鼓舞他人的价值功能。

(三)传统美德的个体价值

传扬和践行传统美德,对于个人而言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就是所谓传统美德的个体价值。实际上,每一个人将社会所弘扬和认可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就是每一个体所真实具有的美德,即个体美德。这种个体美德对于个人自身的成长、发展、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传统美德是个体成长、发展与完善的动力装置。众所周知,道德通常用否定性的“不应该如何”等话语来表达对个体的约束,而用肯定性的“应该如何”等话语来引导和激励人的思想和行为。无疑,传统美德作为一般道德的重要部分,也不例外,它同样通过“不应该”或“应该”等话语来推动个体的成长、发展和完善。可以说,任何一个人是否完善自身、能否立身处世的根本,就在于是否立德。德不具,无以立身。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2](P12),“立”什么?如何“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显然是“立于礼”[2](P81)、“民无信不立”[2](P12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P2);孔子认为不但要立己,而且要立人,即“己欲立而立人”[2](P65),不但自己应当立身于德,而且也激励身边的他人立身于德。孟子也说,立身处世当“先立乎其大者”[3](P792),此“大者”实即德也。以此,通过立德,不断地推进个体自身的成长、发展与完善,以实现自我生命的终极价值。

第二,传统美德是个体成长、发展与完善的润滑装置。在个体的成长、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阻力,如何克服阻力?用什么来克服阻力?毫无疑问,践行传统美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克服各种阻力的重要行为方式之一。譬如说,当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遇到阻力,即当个体与他人相处,遇到不顺、出现不和的情况时,这就需要首先反省自身,提醒自己有没有以“仁”与人相处,有没有与人平等相待,有没有给人以关爱,因为从“仁”字的构造即“从人,从二”来看,便知“仁”就是提醒人们应当平等相处的道德准则,而且“仁”字的构造实际上又充满着两人一体的亲爱意味,显然内含着润滑、和顺人际关系的道德智慧。同时,也反省自己与人交往时是否“信”,如不诚信相交则人际关系必然不顺畅,即会出现交往的障碍,于是必须首先通过诚信的美德来加以润滑和推动,以协调和保持交际的和顺关系。

第三,传统美德是个体成长、发展与完善的制动装置。个体在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如果过于顺畅而得意忘形,则有可能失去理性、私欲膨胀而成为虚荣、名利、权欲等卑下情欲的奴隶。这就特别需要传统美德对私欲的约束和抑制。比如,当一个人通过劳动发家致富后,改善自己原有的生活条件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富裕之后就可以随意铺张浪费了吗?显然,这是传统美德所不允许的,这就需要通过“俭”的这一制动装置,对其悖德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或纠正。又比如说,当一个为官者,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拥有一定权势时,有可能忘了初心、忘了廉洁,走上大肆收受他人财物的不归之路,而成为私欲和权欲的奴隶,最终成为阶下囚,这就需要传统美德之“廉”的制动装置,时刻提醒自己,为官者必须干净、廉洁,以防自己走上不归之路。

总之,传统美德对于个体成长、发展与完善而言,不仅是推动个体成长、发展与完善的动力装置,也是加速个体成长、发展与完善的润滑装置,同时又是限制个体成长、发展与完善的制动装置。正如汽车的发动、润滑和制动是汽车正常行驶的必备要件一样,传统美德的个体价值功能就在于推动、润滑与制动个体的成长、发展与完善,推动、润滑和制动是辩证统一的,是每个人在成长、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美德个体
身边的传统美德
诚实是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助人为乐是美德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