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2021-03-08叶苗苗伍旭中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信仰抗疫马克思主义

叶苗苗,伍旭中

(1.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1],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校进一步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教学途径,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伟大的精神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和感化能力,抗疫故事生动真实、内容丰富,抗疫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内容、新素材、新载体。高校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最为重要载体,要将抗疫精神所蕴含的育人的价值得到彰显,需要我们采取多种途径将其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从而实现二者融合的目标。本文在阐明抗疫精神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抗疫精神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在价值,最后深度阐述了如何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期为高校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一、抗疫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耦合性

(一)抗疫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内涵

抗疫精神是什么?2020年9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其基本内涵可以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五个关键词来概括[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指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引下,使受教育者能全面深刻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即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对象的信仰的教育。总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3]。大学生是国家最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抗疫精神蕴含着满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功能

1.抗疫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抗疫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具有一致性和共同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抗疫精神”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汲取养料,具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价值。其二,“抗疫精神”的生成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土壤,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我们经历了重重磨难,却能一次次不断的奋起,归根结底靠的是民族精神这一关键法宝。“抗疫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特殊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在推进全民抗疫的实践期间,广大民众所展现的实践智慧、精神动力、集体自觉和乐观信念等均属于此范畴。

2.抗疫精神蕴含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的价值导向功能

抗疫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所蕴含的教化育人功能可以满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抗疫精神”所蕴含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尊重科学等品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担当,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四个自信”的新要求,能激励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另一方面,“抗疫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动素材和宝贵的育人资源,有利于增强说服力,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抗疫斗争中的具体案例,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全面理解抗疫精神的内涵价值及实践品格,使之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具有的科学性、人民性与真理性,不断汲取抗疫精神的内在力量,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进而坚定信仰,并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付诸行动,最终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够有效推动抗疫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抗疫精神的铸就离不开我们持久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现将抗疫精神从内在的认同转化为外在的践行行为,更好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信仰教育。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追求,被展现的淋漓极致,表现在不放弃每一名患者,团结一致形成抗疫合力等方面。同时疫情面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挺身而出的一批批“最美逆行者”;面对疫情各级政府实事求是、统一指挥、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积极行动;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大国担当等。一方面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的传承,另一方面全面的检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效。

二、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厚植与坚定理想信念

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当前,在学校、家庭、社会三大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客观地说,现有的教育成效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和需求尚未高度契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如教育的内容、教学的方式等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理想信念教育等的理解深度不够,引致认同度不高。而对于抗疫斗争的全过程,当前的每一名大学生都是亲历者,对抗疫过程中涌现的人和事、抗疫数据反映的抗疫成效、政府采取的抗疫举措等都有着客观认知。抗疫精神蕴含的一系列精神元素,如奉献、团结、奋斗和担当等,也恰好正是大学生需要补足的精神之“钙”。将抗疫精神全面、系统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中,作为亲历者的大学生,更易转化为精神动力和行动自觉。

(二)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塑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激发中国力量的底层逻辑。各种抗疫物资的快速集结、科学分配和有序流动,展现出社会的公正与平等,展现出国家的硬实力;平凡人中无数的你、我、他也因敬业友善而感动着每一个社会公民,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因此说抗疫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精神实质和价值观念共识。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一代的主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体系涵盖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4](P67),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把抗疫精神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中,讲好“抗疫”故事,发挥抗疫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铸魂育人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5]。

(三)有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践行中国精神的行动自觉

中国精神涵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抗疫精神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其将民族精神中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协和万邦等特质进一步彰显;同时将时代精神中的尊重科学、崇尚真理、遵循客观规律等特质进一步弘扬。总的来说,抗疫精神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也彰显了新时代的价值导向。因此,把其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存续发展的深厚情感[5],激发其用身体力行的行为积极践行中国精神的行动自觉,也是创新和发展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应有之意。

三、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激发思政工作活力

“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思政工作队伍主要由思政课教师、党团干部和辅导员等组成,其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发挥抗疫精神的育人价值,须打造一支品德过硬、作风优良的思政队伍,增强工作成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全面整理和充分发掘抗疫故事背后的教育元素,同时将抗疫精神的鲜活案例全面系统和有机地融入思政课中。高校党团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积极主动地学习抗疫精神并归纳、总结和提炼其深刻内涵,并结合党团干部自身的优势,积极利用学习成果,如利用党课培训、党员活动日、团小组活动等途径,积极开展大学生教育引领工作。辅导员是高校中直接从事学生管理的群体,也是高校中大学生最为信任和最为依赖人,辅导员应当结合这种特殊的身份优势,努力成长为专家型辅导员,进而成为引领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因此辅导员群体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抗疫精神融入各级各类辅导员专题培训班、研修班等培养路径中,使其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好模范引领、榜样带动作用。

(二)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要渠道,通过系统全面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全面理解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而为其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抗疫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将抗疫精神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展现“思政课”应有的深度。思政课教师应依据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找准切入点,进行课件开发,实现抗疫素材到教学资料的科学转化。如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呈现,推动抗疫精神的“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6]。二要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进“思政课”应有的厚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想实际和兴趣点,提升信息化和智慧化教学能力,提升对智慧教学手段的驾驭力,在教学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5]。三要讲好讲透抗疫故事,传导“思政课”的温度。思政课要立足抗疫实践中真实的人和事,将抗疫故事中人性的光辉讲深讲透讲好,并让大学生真切的感受的,以此在大学生心中埋下求真、求善、求美的种子,充分发挥思政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能[6]。

(三)将抗疫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第二课堂的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对大学生成长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高校应利用好第二课堂,把抗疫精神融入社团建设、网络文化等活动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和教育功能。首先,在社团建设中要弘扬抗疫精神。鼓励大学生成立“抗疫精神研究小组”“抗疫精神宣讲小分队”等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与抗议精神研究和传播密切相关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指导老师的引导下,一方面基于大学生自身的视角、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语言,形成形式多样的研讨成果,深化对抗疫精神的全面认知,同时利用好校园宣传橱窗、广播频道等传统渠道宣传相关成果,激发大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提高参与度,扩大影响面;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参加抗疫精神宣讲等志愿服务,分享对抗疫精神的思考体悟。其次,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抗疫精神。要主动运用网络新媒体,开设关于抗疫斗争的网络平台或相关专栏,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宣传抗疫精神。最后,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弘扬抗疫精神。要组织开展抗疫主题的书画展、设计大赛、情景剧等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演绎抗疫精神[7],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抗疫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培育家国情怀。

(四)将抗疫精神融入社会实践中,积极发挥实践活动的提升作用

实践育人是课堂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7]。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理论学习之余,还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条件的高校,可结合每年开展的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等方式,组织学生到我国疫情初期最为严重的武汉市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抗疫遗存地参观学习和实地走访,如武汉的部分“方舱医院”,增加学生的现场感,触摸疫情防控一线的真实印记,了解当时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的奋斗精神;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去走访曾经参与抗疫的青年榜样人物,全面了解他们参与抗“疫”的现实场景和真实感受,大学生从了解这些同龄的、现实的榜样故事,再到学习他们的担当精神,实现从外在的感性认识到内在的理性认识的升华,有利于其实现精神的洗礼;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对抗疫精神进行研究,收集、整理抗疫斗争的歌曲和故事,自编自导关于抗疫斗争的文艺作品等。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信仰抗疫马克思主义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