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1-03-08肖香龙岑朝阳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抗疫育人思政

肖香龙,岑朝阳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2.浙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凶险疫情,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不畏艰险,奋勇斗争,以伟大抗疫精神为代表性的杰出精神面貌,迎来了疫情防控的良好局面,当疫情仍在世界各国蔓延时,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却向好发展,正常有序、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正在平稳恢复。疫情有效防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以及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伟大的抗疫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蕴含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为广大思政工作者提供了一整套生动的案例,也为青少年学习接受思政教育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但是,为什么要将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如何将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这都是思政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回答好这些问题,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从着力维护国家安全、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青年。

一、伟大抗疫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首先要将抗疫精神置放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背景下予以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明晰抗疫精神的基本内涵: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一)生命至上

生命至上精神深刻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把它保住,我们办事情一切都从这个原则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坚持“不算经济收益账,只算人民健康账”,为感染新冠病毒的公民实行免费医疗,对老百姓实行免费核酸检测,把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优越性,与西方国家实行“群体免疫”的抗疫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什么都豁得出来,正是因为敬佑生命早已化入民族基因、精神骨髓”,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民生命的重视、中国人民对于生命的敬畏、医护工作者对于病患生命的奋力挽救,无不体现出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心中的仁爱基因。中国人民的深厚仁爱传统,是生命至上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谱系要素,更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支撑。

(二)举国同心

举国同心精神深刻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团结伟力。

面对疫情,各民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形成了富有现实性且具有范例意义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古人曰:“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是渗透在中华儿女骨子里的传统精神基因,而疫情防控体现出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再度辉煌,关键在于我们有携手同心、团结互助的中国精神支撑,我们有各民族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只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身边涌现出了无数“平凡的感动”。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举国同心精神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却仍然绽放着中国人民的“大爱”之花,把海内外的中华儿女紧紧团结在一起,体现着中国人民的团结伟力。

(三)舍生忘死

舍生忘死精神深刻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

“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是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和不屈不挠的拼搏意志,是“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1]。这种奉献精神包含着不畏艰险、逆流而上、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等内涵。疫情发生以来,最感动的人莫过于医务工作人员不畏新冠病毒被感染的危险,写下请战书,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所体现出的勇往直前、无私奉献与英勇斗争的精神。他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决然为国出征,多少患者的生命因此被挽救,多少家庭免于支离破碎,为当时处于恐惧和担忧的国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四)尊重科学

尊重科学精神深刻展示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求真务实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性的前提下办事,而创新则要求我们展现全新的智慧。“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最宝贵、最有生命力的内容,实际并不在于它的某些理论内容,而是在于它在人类历史领域内所确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之基”,这突显了科技创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作用。人类的发展史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科技进步的历史。“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是打赢这场战争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根据疫情的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深刻体现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五)命运与共

命运与共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携手合作、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

病毒无国界,疫情不分种族。疫情在全球快速传播后,中国迅速开展各类援助,捐资捐物,派送医务工作人员前去救治,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与多国元首互通电话慰问,传递中国情谊。疫情面前真正展现了中国担当、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的人类精神,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超越了西方传统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模式,已经成为治理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有效方案,任何单边主义、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中国坚持和衷共济、爱好和平、携手合作、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与相互协作、共渡难关的文明精神,这种担当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建构抗疫精神协同育人体系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首先要坚持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与网络育人的“四位一体”格局,建构抗疫精神协同育人体系。

坚持课程育人。从总体上看,专业课程的功能一般以传授具体学科的知识为主,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形势下它们同时也承载着深刻而复杂的育人功能,肩负着促使学生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使命,这是由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要构建抗疫精神协同育人体系,首先应将课程育人放在首位,并重点集中在思政课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和课程育人能力的提升上。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建立课程育人过程中的协同互动机制,在神圣的抗疫精神教育的思政课堂上与课程中,同时鼓励学生表达对于主体诉求,打破由教师包揽一切的传统课堂,以此提升学生的被关注度,促进学生总体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生成与发展,实现师生共振。在后疫情时代,建构抗疫精神协同育人体系,要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就要发挥课程育人的重要支撑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课程全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和谐共处、互助友善的道德情操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文化、道路的认同,同时培育学生尊重科学、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增强思政课的学理性和吸引力一体化建设,努力将课程育人作为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支撑。

坚持实践育人。新时代,广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建设的重任。他们能否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同时,增长才干提升自我,是我们必须深切关注、积极引导的重要问题”[2],随着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学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随之进入了深水区,传统的单一课程育人体系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新形势下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学生迫切的发展需求,通过强化实践育人,建构抗疫精神协同育人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即依据抗疫精神的实例,鼓励学生结成小组编写抗疫相关的小剧本作为课堂的小组作业,学生通过进行课内课外的抗疫剧本排练,引导学生在扮演包括警察、医务工作者在内的抗疫一线人员,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抗疫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学生小组表演成果进行点评。总的来说,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使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现实性,并将实践育人作为建构抗疫精神协同育人体系的中心环节。

坚持文化育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3]要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基础性作用,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与网络育人打造浓郁的,与抗疫精神相关的校园文化基础。学校根据所处地区、教育阶段层级、疫情防控级别的不同,应当展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例如搜集本地抗疫过程中涌现的感人事迹与英雄人物并制作展板,开辟本地抗疫精神专属展示窗口,并结合校园自然与人文景观、校训等内容引导校内学生进行参观与观摩,在其现实性上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润物无声的影响路径,强化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和谐共处、互助友善的道德情操和法治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文化、道路的深刻认同。

坚持网络育人。在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育人方式因其对学生独有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将成为助推学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网络育人进入抗疫精神协同育人体系的构筑,有助于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总体实践。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不偏离抗疫精神基本方向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将伟大抗疫精神通过新媒体媒介向学生娓娓道来,润物无声。具体来说,可以运用开放式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通过包括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搜集有关抗疫精神的短视频,并分享自己的感想,打造线上的“思政云课堂”[4],在线下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增强师生之间的线上联系。通过网络育人,既可以提升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时效性,提升学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能鼓励学生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分享自己的抗疫感想,也有助于培育学生尊重科学、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更好地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发展[5]。

(二)实施分层分类教育

分类教育是指按照学生所属教育阶段的不同,提供适合其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而分层教育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式以调动其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得学生更好地吸收特定的教学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丰富,各年龄段、各阶段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要将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必须看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因此,通过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方式,在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实施分层分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学龄前儿童,其特点是一般倾向于通过皮相感知和表面现象对世界进行认知,比较重视具体形象对于事物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难以自我调节心理活动与行为能力,注意容易不集中,但是与其他幼儿合作的意愿一般较强。抗疫精神融入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应当以疫情相关知识的故事化、拟人化讲述为主,能引起其兴趣并体现新冠病毒危险性,团队合作“抗击疫情”的游戏类活动为辅;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幼儿教师直接与幼儿进行互动给予其心理支持,在幼儿发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难以调节自我行为时传递相应的关怀并表示共情、予以开解。

其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与初中生,其特点是思想单纯、想法单一,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未形成真正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语言表达能力有时无法满足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更是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要将抗疫精神融入义务阶段小学生、初中生的教育,一方面需要开设疫情主题相关的班会课,宣传疫情中抗疫英雄们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体味伟大抗疫精神,此外还要把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得内心积压的情感予以宣泄;另一方面,为了弥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分辨是非能力的不足,教师还应将正确的疫情相关知识、正确的疫情信息换递给学生。不但如此,广大思政教师要注重家校合作,将学校思政课堂的蔚蔚学风一路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之中,使得思政课学习与家长、家庭、家风紧密结合。

再次,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自我认知能力显著增强,对事件能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论正确与否),对于身边的变化较为敏感,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对于外界交往有时会出现紧张或焦虑,有时对特定事件的认知会比较极端。要将抗疫精神融入高中阶段的教育,思政工作者一方面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专题讲座,引导高中生正确地接收与处理疫情相关的信息,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各科教师也要在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学生陷入“负性偏好”的恶性循环之中;另一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要利用自身教学专长,结合所教学科与课程,用通俗易懂且又有实际教学作用的实例,将伟大抗疫精神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

最后,对于大学生与研究生,其特点是心智较为成熟,对新知识的学习吸收能力极强,但由于所属专业、来自地区、家庭状况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这些不同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个人对于疫情本身知识的认知状况、疫情影响程度轻重、对于政府采取措施的总体评价等等因素。因此,针对大学生与研究生来说,要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其重点和难点是怎样让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学生切真切实感受到抗疫精神的真实性与先进性。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积极在分类教育基础之上依据学生情况的不同采取分层教育的方式组织抗疫精神的学习。如,对于非医学或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抗疫精神宣传的过程中,可以侧重于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学理性讲解,满足学生对于新冠病毒的学理性好奇心;对于来自武汉地区且遭受疫情打击较大的学生,给予额外的关注与关怀,在思政课后进行单独谈话,传递共情,抚慰他们的心理创伤;对于来自受疫情影响较小地区的学生,要在思政课上重申新冠肺炎的严重性与形象的广泛性,重点介绍抗疫人员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对于抗疫精神的深刻体会。

(三)建构有效的评价体系

学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既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的过程。要将伟大抗疫精神全方位、多领域、高效益地融入学校思政教育,既要建构协同育人体系,又要实施分层分类教育,而构建学校思政课程专属的评价体系也是必要的路径之一。建构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应当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与指导性原则,注重发挥评价体系的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激励功能。

一方面,要构建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思政工作者要将对于学生成绩评价的细则与重要性提前向学生进行宣讲与说明,将生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得出抗疫精神专题思政课程结束后对于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即最终成绩。例如,从评价的主体上看,学生成绩的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学生通过填写评分表或撰写自评性小结,对自己学习抗疫精神的过程予以系统性总结并自评;外部评价就是视学生学习层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由其他同学、任课教师、家长或学院辅导员等进行综合性打分并撰写评语,着重评价学生对于抗疫精神的了解程度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掌握与运用程度。第二,从评价的方式上看,可以分为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对于学龄前儿童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的形式,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指导;对于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这可尽可能多的采用书面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刻反思学习抗疫精神的优点与不足,并进行长期性的学习。

另一方面,要构建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机制。对于广大思政工作者,建立一套动态且公平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思政课教师德育能力,将抗疫精神作为长期性课程内容,使伟大抗疫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构建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在现代社会,启发式教学是需要被提倡的,通过启发式教学将伟大抗疫精神导入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客观上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对于思政教学来说,进行抗疫精神相关的知识性灌输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因地、因时制宜地评价教师教授抗疫精神的教学方法,将启发式教育与灌输式教育同时纳入评价机制[6]。其次,要从构建对于教师教学实际效果的评价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师在教学前设置的抗疫精神相关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否达到,二是教师的备课环节、讲课环节、作业布置与学生成绩评价标准是否体现了专业性、是否与抗疫精神进行了较好的结合,三是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教师教学各环节中是否能更好地理解、消化并将抗疫精神融入实际生活。最后,还要实现教师自评与教师互评,即通过思政课教师跨班级、跨校、跨省域甚至跨阶段的互评,从同行评审与讨论过程中,思政工作者们将接收到大量的新知识、新观点,也有利于启发新思路,新方法从事本身的抗疫精神教学工作。

三、结语

伟大抗疫精神的红色旗帜,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传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抗疫斗争中形成了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为主要内容的伟大抗疫精神,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建立一套动态且富于实效性的国民思政教育体系,有助于激发教育受众的爱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情怀,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思政课的德育作用,将抗疫精神作为包括后疫情时代在内的长期性课程内容,将伟大抗疫精神永远传承下去[7]。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人民步履于接续奋斗的新征程,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之中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必将始终焕发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耀眼光芒。

猜你喜欢

抗疫育人思政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画”说抗疫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