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研究

2021-03-08朱江华魏连栋

文教资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案例库案例思政

朱江华 魏连栋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逐步兴起。当前,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作为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案例库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效果。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政课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支撑

选用恰当的案例,使之与课程内容完美结合是案例教学的首要因素和最大优势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授课贯穿大学生“拔节孕穗期”的关键阶段,涵盖五门课程,理论体系宏大,知识点庞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案例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需涉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更迭极速加快的当代社会,如何快速、准确、高效地发现、捕获、整理相关案例,并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对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思政课案例库的建设才能突破单一教师或单一教师团体在经历、知识储备和技术手段上的短板,形成合力,为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案例支撑。

(二)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

高校思政课案例库的建设为思政课教师编写教学案例提供了统一的学习提升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不断提高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厚植新时代的家、国、世界情怀,不断开阔视野,将视野扩展到国际、国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授课水平,让高校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同时,通过案例的搜集、编写、使用和体悟过程,思政课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已有知识结构,促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解决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关键是如何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生化学反应。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案例教学就是解决这种互动需求最有效的方式。但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对理论的理解角度是不同的,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也不尽相同,故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有所变化,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足够丰富,且调取使用便捷。同时,从教学案例与教材体系匹配的角度考虑,案例要具有科学性和体系性特征,要求高校思政课案例成为“库”。

二、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的原则

(一)理论性和真实性相结合

理论性是指案例能够与授课中的理论知识相配套的融洽度,是案例的理论价值所在,表现为案例陈述内容与所授理论的相关性,尤其是案例独特性或者矛盾冲突点能反映理论构成要素在客观实际中的体现,这是教师选用案例带领学生分析,并加以引导的理论前提。真实性是指案例要来自于社会生活的真实事件,在编写案例时可以进行简要加工,以在相对简短的篇幅中再现案例场景,突出矛盾,切不可为了使案例完全符合理论描述而人为篡改案例;同时在案例信息搜集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冲击,而是要客观呈现案例本貌。这一原则要求思政课案例库在建设过程中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对人类改造自己、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能力。

(二)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结合

知识性是指案例并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或者热点的社会事件,更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内涵,使学生可以通过分析、研讨案例发现案例背后的知识内涵,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经验教训。价值性是指思政课案例要具有严格的政治严肃性和原则性,要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绝不可以误导学生走入唯心思辨、动摇社会主义信念的歧途。这一原则要求思政课案例库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学生们可以通过案例进行热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另一方面可以在此之后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国际化与校本化相结合

国际化是指在案例库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内,还应放眼世界,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国内、国际两个视角的对比分析,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校本化是指将案例关注的焦点聚焦到本校学生身上,通过对本校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成长历程、经验或教训的总结梳理,形成更适于本校学生接受,更能引起本校学生思想共鸣的案例。这一原则要求思政课案例库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将学生的成长、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崛起放在全人类的视角中进行审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着眼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埋头努力。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历史性是指案例应客观呈现某一理论诞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同时通过不同历史阶段理论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发展性。时代性是指案例应更好地抓住当前社会的热点,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认识世界。这一原则要求在思政课案例库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人类历史、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四史”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经典案例,又要保持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了解学生日常关注的焦点,及时更新案例储备。

三、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的路径

(一)深化认识,加大投入

高校的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案例库建设对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做好顶层设计,提供政策和投入上的保障。加大资金的投入,为思政课案例库建设提供更好的软硬件设施,提高信息搜索、汇总、整理、储存和共享的能力;加大人员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专职的案例编写人员,或者按一定标准将案例编写工作折算为教师的课时量,提升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案例建设能力

在一段时期内,思政课教师仍将是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的主力。思政课教师教案建设能力是思政课案例库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当深化认识,切实将编写教学案例看作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寻找科研灵感、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渠道,不断加强学习,更多地投入案例编写工作中。另一方面,学校和学院应从教师发展角度做好规划设计,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案例规范化、理论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从两个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案例建设能力,为案例库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高质量的案例。

(三)健全案例库管理

首先,做好案例库建设规划,形成校级,最低为学院一级的领导小组,确保案例库建设在本单位能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稳步推进;其次,做好案例来源筛选,要对参与案例编写的教师、教师团队、学生、社会组织进行相关考核,确保案例编写参与人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湛;再次,做好案例编写规划,根据案例编写人员理论素养、学科门类等特质,做好案例编写的规划指导,使案例编写人员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挥专长;最后,做好案例更新、交流和共享,坚持定期更新案例,加强校际的交流和共享,使案例库真正成为滋养思政课建设的“一池活水”。

(四)扩展案例来源

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应当积极拥抱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拓展案例来源。在原有教师个人编写的基础上,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首先,教师团队编写,不仅要组建校内团队,还应鼓励校际间团队合作,乃至跨国团队合作编写案例,开阔案例编写的视野。其次,师生合作编写,通过师生合作,将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充实到案例库中,为案例使用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社会共建,在做好案例质量审核的基础上,充分引入社会资源加入思政课案例库的建设中,发挥他们在信息来源、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优势;互联网+人工智能,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将互联网的信息来源与人工智能的信息处理两方面优势结合起来,加快信息时代案例信息搜集、获取和整理的速度。

(五)加强案例规范化

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的生命线是案例的质量,在案例库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案例规范化建设。首先,规范化案例构成要件,严格按照案例标题、案例描述、案例背景、案例分析与评价、应用领域和教学建议六个部分规范化筛选案例;其次,规范化案例质量,由案例编写专家或经验丰富教师组成评审团严格把关案例质量。

(六)做好案例库数字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案例库建设应积极适应这种教育形态的变化。首先,坚持案例库数字化,将案例库中所有案例按照日常教学常用格式进行数字化转化,成为适应教师教学的可视化数字资源;其次,做好案例库数字平台建设,通过打造案例库数字平台,提高教师调取、使用数字化案例资源的效率,使这“一池活水”更快地流动起来。

猜你喜欢

案例库案例思政
心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国内首个海事司法案例库正式上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实践应用的基坑工程设计案例库建设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MTI朝鲜语同声传译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