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国璋“和平统一”政策研究

2021-03-08温永财

文教资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督军段祺瑞和平统一

温永财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整个社会陷入剧烈的动荡之中,清政府对于地方的绝对控制被严重削弱,并且在与天平天国的战争中,清政府所依赖的八旗、绿营兵不能再担当战斗的主力。清政府被迫下令地方督抚训练民兵,虽然最终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已大不如前,地方势力对清政府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离心力,直到庚子事变后的东南互保,彻底打破了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均势。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南北实现了短暂的统一,这种依托权谋和武力形成的短暂统一终究不能长久。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在讨伐声中暴病而亡,南北势力最终走向分裂,军阀割据开始形成。

1917年张勋复辟后,黎元洪引咎下野,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讨逆大功再次组阁上台,段内阁企图建立临时参议院作为御用机关来代替被张勋解散的旧国会,孙中山于南方组建军政府并且联合为段所排挤的西南军阀,共同对抗北京政府。段祺瑞视西南势力为主要敌人,要以北洋派的优势兵力征服西南,实现国家一统。[1]而冯对此并不认同,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和平统一”政策与段对抗。

一、“和平统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冯国璋提出“和平统一”政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身利益是冯推行“和平统一”政策之根本

二次革命中,张勋率军攻陷南京后,大肆劫掠,“茅舍草屋,无不被抢;妇女老少贫富,多被奸淫”[2],南京一时混乱不堪,同时日本与英美也对袁政府施加外交压力,袁世凯便顺水推舟撤换张勋,任命冯国璋担任江苏都督。1917年8月,冯国璋受段祺瑞邀请,入京代理大总统。江苏督军由直系干将李纯接任,与赣督陈光远、鄂督王占元牢牢掌控着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广大的直系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段祺瑞为了推行“武力统一”政策,派遣皖系宿将傅良佐代替谭延闿担任湖南督军,这引起了桂系陆荣廷的恐慌,陆一面要求唐继尧出兵湖南“援湘”,一面派遣使者联系冯国璋,请求直系制止皖系出兵湖南,避免战争,以和平解决南北争端。冯国璋自恃有长江三督的支持,又有直桂的联盟,针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提出了“和平统一”政策与段对抗。一方面,长江流域为直系经营多年,一旦战事爆发,长江沿线必然为战火覆盖,会严重损害直系在长江流域的统治,另一方面,冯国璋为了争取西南对中央政府的认可,采用顺应西南要求的和平战略,来换取滇桂两系的支持,使直系获得南方的盟友,达成南北的同盟,从而对皖系形成夹攻之势,最终击倒段祺瑞,实现直系对北京政府的绝对控制。一旦段祺瑞的武力统一真正实现,必然会危及直系在长江流域地区的统治,因此冯国璋致力于推行“和平统一”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利益。

(二)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是推行“和平统一”政策的客观原因

民国建立后,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就着力恢复中央集权的状态,而地方军—绅政权却日渐巩固[3],这一矛盾,引发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经年的战争对于处于南北中间的省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四川和湖南两省,反战情绪最为高涨。

湖南作为南北战争的中心地带,遭受战火摧残最为严重。1917年9月,傅良佐代替谭延闿任湖南督军,随即率北兵入湘,而南方陆荣廷也电请唐继尧率兵“援湘”。“南曰护国,北曰靖乱,国未得其护而民愈危,乱未见其靖而民愈扰”[4],10月,北兵溃退,岳州被焚毁。次年三月,南兵溃退,张敬尧代任湖南督军,在湖南大肆劫掠屠杀,“自株洲至萍乡老关,铁道两旁所有未毁民房,概为兵据”[4],“战争所至,弹雨横飞,逃避无从,血肉山积”[4]。长沙、湘潭等地方土匪溃军横行。仅醴陵一地,就有四万七千多间房屋被毁,两万余人被杀,财产损失达1940余万元。[4]

与此同时,四川遭到的破坏同样严重,从1912至1916五年中,四川共计大小战役四百七十七战,仅民国五年一年军费就高达6024078元,为了供给军队的开销,军阀们“一年中有征粮七八次以至十余次者”[5],甚至粮食预征到四十二三年之后。更加以军阀们巧立名目,如验契:“凡不动产,不问价格大小,每契纸一张,纳捐一元”[6],再如狗捐,“洋狗免捐,京狗减半,土狗全纳”[6],等等,不一而足。

面对层层剥削和战火破坏,全国人民的厌战情绪日益高涨,冯国璋顺应舆论提出“和平统一”政策,可谓顺应百姓的心声与愿望,正当其时。

(三)帝国主义在华之争是“和平统一”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

袁世凯死后,北洋系群龙无首,帝国主义于是转而寻求新的在华代理人,伴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段祺瑞以“三造共和”之功再度登上内阁总理的位置,日本寺内内阁便着力扶植段祺瑞,以期获得更大利益。

1917年7月20日,日本制定对华外交政策,公开表示“给予段政府以相当友好之援助,以期中国时局的稳定,同时设法解决日中两国间若干悬案,方为得策”[6],并且在年初已有的500万日元的借款上又进行了七次借款,总计1.45亿日元,而其中大部分的款子都用做军费和战争方面。在日本的支持下,段祺瑞编练“参战军”以期推行武力统一。但是1918年冯玉祥武穴主和和安徽讨逆军的建立,让日本感觉到武力讨伐的无望,“如果北军一旦陷于失败,现时雌伏的华中督军,势将再次举起反段旗帜,揭开北洋派分裂的序幕,甚而引起段政府的垮台亦不无可能”[6],与此同时,一战结束在即,英美得以回头兼顾东亚局势,日本一家独大攫取中国权益已经没有可能,只得修改对华外交政策,同时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逐步占据了上风,推行“和平统一”政策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财政问题是“和平统一”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

民国从建立初始,各省独立,中央收入几乎为0,袁世凯为了维持中央政府的日常运作,于是大举借债,二次革命中更是与帝国主义签订了“善后大借款”,袁氏当国期间,先后举债四亿元以上。

伴随着巨额负债的是军费支出的逐年增加,各省实力派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无论大小军阀都在扩充自己的军队,1913年,军费达岁入总额的27%,而1916年军费则达到岁入总额的37%。[7]袁世凯死后,地方割据趋势进一步显著,地方开始截留上交中央的税款,1917年,中央在16省派款2800万元,而真正解到中央的税款只有96万元,占比不过3%[7],1918年后各省更是拒绝向中央缴纳税款,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各省解款最终伴随着地方势力的形成而消灭。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不但拒绝向中央解款,反而每年向北京政府索要大笔费用来养兵。仅1918年,民国政府借款1.26亿元中就有5900万元用于战争和养兵需要[7],可见费用之巨。针对这个问题,从袁世凯当政期间就着力进行裁兵,以确保北京政府对南方各省的管控,但伴随着袁世凯的死去,北洋派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大幅削弱,北京政府想要解决军费问题,首先就要再度实现中国的统一,无论是冯的“和平统一”还是段的“武力统一”,都是为解决财政问题而进行的尝试。

(五)大一统思想是“和平统一”政策的思想来源

大一统思想诞生于先秦,历经战国的演变最终促成了秦帝国的建立,又在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下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正统思想。汉代后,历代封建王朝都以大一统思想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儒家学说来指导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晚清以来虽然儒家思想遭到西方学说的冲击,但是仍旧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北洋系军人深受儒家理念思想的影响,对于“忠君爱国”的思想高度认同。民国建立后,君主不复存在,所效忠的对象转换为了自己的长官,但是对于大一统的思想,无论大小军阀都保持有相当的认同,“军阀主义有朝一日总会结束而国家终将统一,这一点每个军阀都认为理所当然”[8]。冯国璋提出“和平统一”政策,其思想来源正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大一统思想。

二、冯国璋推行“和平统一”政策的进程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黎元洪引咎下野,冯国璋代黎任大总统,段祺瑞重组内阁。段组阁后,着手对南方用兵,在8月28日就和日本签订了第一笔善后借款作为内战军费,随即派傅良佐担任湖南督军进驻长沙。9月,林修梅、刘建藩在零陵宣布自立,第二次南北战争正式打响。冯国璋并不满意段祺瑞的武力政策,拒绝在段内阁递交的讨伐令上签字,认为“大事应当化为小事”,直到湖南战事发生,北京的讨伐令也没有颁布。但迫于段氏压力,冯国璋还是在10月22日下令通缉林刘二人,段氏一时处于上风。

10月6日,北军以王汝贤、范国璋为正副司令入湘作战,但是伴随着桂军援湘的消息传来,王范二人于11月14日撤兵停战并主张南北议和:“恳请大总统下令征求南北各省意见,持平协议,组织立法机关,议决根本大法,以垂永久而免纷争。”[4]此举正中冯国璋下怀,冯于17日发表通电表示“中央屡为迁就,愈就愈远,不得已而用兵,亦只为达到宗旨而已”[6],而在地方的直鄂苏赣四省督军也在18日发表调和通电,希望“双方先罢川、湘之兵……从此南北寻盟结好”[6],12月25日,冯发布弭战布告,自此“和平统一”政策在北京政府占了上风。

面对不利的局势,段祺瑞以退为进,主动辞职下野,同时让徐树铮煽动督军团对冯施压,12月31 日,北方主战派曹锟等16人发表世电,坚决反对旧国会,矛头直指冯国璋,皖系甚至打算重新迎接黎元洪复职。冯虽无可奈何,但仍旧不肯下发讨伐令,想要尽力阻止战争,实现南北和平。1月,战火重燃,冯借“南巡”之名想要回到南京举兵反段,在蚌埠被倪嗣冲拦阻,被迫回转北京,成为段氏手中的盖印傀儡。2月5日,冯国璋颁布罪己布告,同时下令免职广西督军谭浩明和王范两师长的职务,主战派再度占了上风。

3月23日,段祺瑞重新组阁,继续执行武力统一政策,但是随着前线战事愈加不利,曹锟和张怀芝都主张撤兵,而对于皖系全力支持的日本,也清楚地看到“北军的彻底武力讨伐,前途非常无望”[20],从拥段讨伐转为促使南北妥协,段氏的武力统一最终在全国的反战声潮中彻底破产。8月,由皖系一手组建的安福国会开幕,冯宣布不再参加竞选总统,而他所追求的和平统一“乃如幻梦”。10月7日,冯发布阳电,彻底卸任大总统之职,“和平统一”终告失败。

三、“和平统一”政策的意义

从秦王朝之后,历代王朝都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中间虽然历经过分裂与乱世,但是大一统思想自始至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大一统思想不仅仅是要求国家领土的统一与政治认同,更是对于民族文明和文化的高度认同,这种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历朝历代都把统一视作最高的理想和追求。民众所憧憬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都需要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之上,虽然中国数次经历分裂与统一,但是统一思想随着时间不断强化,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冯国璋所提倡的“和平统一”失败了,证明了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想要通过和平谈判进而实现国家统一是不现实的,但“和平统一”确确实实代表了民众的愿望。从北军入湘开始,反战的浪潮就此起彼伏,很快就从川湘流传到全国。在“和平统一”的政策余音下,上海总商会和汉口总商会共同发起要求和平的通电,并和北京总商会挈衔进行,全国各地资产阶级纷纷加入和平促成会,以期实现国家一统。尽管最终召开的和会不过是披着和平外衣的分赃会议,但是这次和会确实是在民众的强烈愿望下召开的,可见,和平统一是民众历经战火之后最为期盼的国家一统的方式。

与此同时,“和平统一”政策的失败和1919年上海和会的破产也警醒了中国人民,让人民看到军阀们披着虚伪和平外衣的本质,这促使处于时代转折点的中国人民重新去思考如何实现国家统一和实现最终的和平,为全新历史时期的革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督军段祺瑞和平统一
诸葛亮制木牛流马
神偷胖三
房子无小事,手续很重要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段祺瑞的棋局
尹楚平:和平统一是“中国梦·侨胞梦”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俞正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段祺瑞的“航空计划”
“督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