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人,或者天使

2021-03-08□狄

文学自由谈 2021年6期
关键词:伊琳娜索菲娅纳博科

□狄 青

之前写《斯蒂芬·茨威格的困惑》,发现有人读后对茨威格困惑与否似乎兴趣不大,却对追随他殉情而去的绿蒂,以及为帕斯捷尔纳克坐穿五年大牢的伊文斯卡娅更感兴趣。感兴趣的理由倒也不复杂,无非是因为她们的行为与我们熟悉的现实中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强烈反差。尽管我始终对作家生活、情感的关注,要超过对文本“技术”的拿捏,但说实话,这种反差也颇令我困惑。是啊,我们早已习惯于对感情精打细算的生活,连谁比谁多付出一些都斤斤计较,遑论谁为谁去殉情?哪个女人会因了一个比自己大几十岁的老男人这样那样的想不开,就跟他一起去“寻短见”?然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类似这般令我们想不通的“爱情”却又屡见不鲜。

列夫·托尔斯泰当年就曾十分羡慕陀思妥耶夫斯基娶了比其小二十七岁的安娜·斯尼特金娜,羡慕的理由当然不是安娜足够小(托翁的妻子索菲娅也比他小很多),而在于彼时正是陀氏人生中最窘困的一段时期——前妻马丽娅去世不久,他则因欠下巨额赌债被告上法庭,还有,他的癫痫病时常发作,自卑感强烈的神经质性格更是喜怒无常,欠下的“稿债”多到难以偿还……就在此时,十八岁的安娜却突然爱上了他!曾经,同样年轻许多的阿波利纳里娅对他以身相许,但很快便因无法接受他潦倒的生活以及对她精神上的控制离他而去。他起初以为安娜也会过一段便与他拜拜,却未料到她竟然从此在他的生活里安营扎寨了。安娜既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上的得力助手,更是他生活中温顺的妻子和宽容的母亲。我无法确知十八岁的安娜是否真的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才华。就像我无法了解年轻的绿蒂是如何义无反顾与茨威格同赴黄泉一样,我也无法相信伊文斯卡娅会为既不能娶她为妻、亦不能给她带来半毛钱利益的帕斯捷尔纳克,忍受五年牢狱之苦。但我知道,一定有一种东西在冥冥中发生作用,就像如果没有安娜来呵护和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们很难想象陀氏最终会成为那么伟大的作家!

一直有人说,当年托尔斯泰是独自离家出走的,可事实不是这样。1910年10月27日,托尔斯泰给妻子索菲娅留下一封信,在雪夜中悄悄搭上一驾马车,在医生和女儿的陪伴下,秘密离家出走。途中一波三折,八十二岁的托翁终于病倒。他只好放弃马车,匿名改乘火车,最后躺倒在阿斯达波沃火车站的站长室——一座红房子里。索菲娅得知丈夫离家出走,一度精神失衡,企图自杀。她带领其他家人赶到那座火车站,却被医生和女儿拒绝进入站长室,理由是,怕刺激了托尔斯泰。索菲娅只好绕着红房子转来转去,不时敲一下窗子,让女儿出来,询问一下丈夫的病情。当时的俄罗斯媒体如此写道:“索菲娅贴着列夫·托尔斯泰在里面休息的房子走来走去,像一只颤抖的小鸟,希望进入它的巢,里面有它的至爱。”直至托翁进入弥留时刻,已经神志不清,憔悴得几成朽木的老妻才被允许进去。屈指细数,两人已经共同生活了四十八年!

托尔斯泰与妻子的矛盾,主要源于托尔斯泰对家庭财富的处理方式:他要散尽家财,但索菲娅不同意,她不能看着孩子们无着无落,她要坚定地保卫自己的家庭。最新发现的资料证明,托尔斯泰曾经在一次醉酒后,将他的大部分财产“遗赠”给一个叫做切尔科夫的乡间闲汉。当这个家伙拿着托尔斯泰写的字据来找索菲娅的时候,索菲娅被彻底激怒了,从此她开始“监视”托尔斯泰的一举一动,为此甚至托人从莫斯科买来了一只望远镜。托尔斯泰要求离婚,索菲娅说除非让她死。她后来开始偷看丈夫的日记,她被后人指斥的所谓“神经质”,不能说没有托尔斯泰的影响。

这位从小在克里姆林宫长大的美女,曾生活在皇室的上流社会,为了托尔斯泰,她才第一次来到乡间,进入一个封闭的只有417公顷土地的领地,她感到迷失。索菲娅很快发现,这种封闭的乡村生活不是她想要的,但她必须直面现实,一丝不苟地尽着妻子和母亲的职责。她为丈夫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忍受了丈夫的种种偏执,却又在他死后多年承担了“逼死”托尔斯泰的恶名。

在新婚之夜,三十五岁的托尔斯泰给索菲娅讲述了自己的“猎艳史”,包括他跟领地内许多女农奴的性经历。他对索菲娅说:“我在战场上杀人,我在决斗时杀人……我和放荡的女人鬼混,我欺骗男人。我说谎,通奸;我酗酒,打架。”这些话无疑吓坏了不足十八岁的索菲娅,她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但这就是她的命运,她是来适应这个叫托尔斯泰的偏执男人的,而不是来挑剔他的。接下来,托尔斯泰的每一部作品,索菲娅都是第一读者。她分享着丈夫成功的喜悦,也分担着他的焦虑与辛苦。有时抄完稿,她会对作品提出一些意见,他也欣然采纳。托尔斯泰写的字有时自己也不认得,就问索菲亚这些字是什么。他的稿子还总是要一遍一遍地修改,有时一张稿纸上改的文字甚至比写的还多。索菲娅就一遍遍地再抄,直到誊清。她乐此不疲,怀着愉悦的激情一遍遍誊写。一百多万字的《战争与和平》,她手抄了七遍。有时,某些句子他只写开头一两个字母,她就明白整个句子的意思,誊抄时帮他补足。哪些地方修改最多,哪些地方几乎没有修改,她最清楚。不管情绪如何、身体状况如何、是否疲倦,索菲娅每天晚上都要去取他日间写下的草稿,抄写得清楚利落才送回去。第二天上午,他又修改一番,午饭后,她再来取,重新誊写……而誊抄时,是她最美好的时刻。

索菲娅还把这个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她遏制住自己对文艺的爱好,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丈夫和子女。当托尔斯泰写作时,索菲亚不让任何人前去干扰——这哪是妻子,称她是大师的保护神都不为过,她的确是上天给托尔斯泰派来的天使。

即使在二人感情出现裂痕后,索菲娅依然为争取丈夫的利益不遗余力地奔走。她说:“这是我的使命,我的命运,我的目的;换句话说,这是上帝的旨意。”

托尔斯泰的女儿塔季扬娜说:“父亲娶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他塑造她,他的影响在她身上扎根。是他叫她乘坐头等车厢,在最好的商店为孩子们定制衣服,现在却要求她像农民一样生活,为什么?这就是母亲提出的问题。”塔季扬娜还说,当母亲身患重病时,全家都陷入悲伤,只有父亲显得兴高采烈。

索菲娅的晚年生活孤寂,忍辱负重。她将托尔斯泰的所有书籍和物品进行了盘点,详细地做了厚厚的记录,使绝大部分物件都得以保存至今。

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时,安娜年仅三十五岁,但她并未改嫁。余生三十七年,她把所有心血都献给了与丈夫有关的事业。她致力于整理、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并将与丈夫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写成了《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是安娜促成了七次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建立了陀氏“故居博物馆”,编辑出版了有关陀氏生平和社会活动的文章与艺术作品图书索引等等。可以说,没有安娜,就一定没有享誉世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那些不朽之作。

俄罗斯圣彼得堡纳博科夫博物馆内,有一幅作家纳博科夫亲手绘制的蝴蝶,上面的签名是“献给V,来自V”——“V”便是纳博科夫的妻子薇拉。他的确是应该感谢薇拉,因为她不仅是他的打字员、书籍整理员、档案管理员、服装师,还是他的会计、厨师、发言人、助教、司机(纳博科夫不开车)、保镖(她的手包里永远装着一把手枪),是纳博科夫孩子们的母亲,和纳博科夫遗产的继承人与保护者。

青年时期的纳博科夫很穷,且相貌平平,而薇拉则出身于富裕家庭,漂亮迷人。纳博科夫多次说:“是我让薇拉的头发早早就变白了。”

1923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在德国柏林,俄国侨民募捐假面晚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和年轻的纳博科夫搭档的,是一个戴黑色狼面具的女孩。女孩一边跳舞,一边娓娓评述着纳博科夫的作品。这个女孩就是俄罗斯著名出版商斯洛尼姆的女儿薇拉。从这场蒙面舞会开始,两个年轻人相爱了。

薇拉的父母不同意女儿与穷困的纳博科夫交往,尽管纳博科夫已经表现出了出色的文学才华。就在纳博科夫也决定摆脱这段情感时,薇拉提着行李箱出现在他的门口。没等纳博科夫开口,她就掏出一把手枪,说如果他不接受她,自己就没了去处;她打算打死纳博科夫,然后自杀。原来,薇拉为爱和父亲闹翻了,她决定离家出走。从此,纳博科夫的生活和写作上的一切,都由薇拉打理。薇拉安排纳博科夫的一日三餐,决定他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纳博科夫完成的每一部书稿,都是先由薇拉打印出来并参与修改,然后再通过她联系杂志社、出版商。

《洛丽塔》完成后,纳博科夫几次以“这是一个肮脏的精灵”为由,要焚烧掉书稿。薇拉抢回书稿,瞒着他四处联系出版商。著名的《纽约客》杂志和维京出版社都以这是一本“黄书”为由,拒绝发表、出版。一连串的打击,令纳博科夫痛不欲生,却激起了薇拉的斗志。她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样书,寄给了英国文学泰斗格雷厄姆·格林。格林看后大加赞赏,不仅推荐出版,还亲自在《周日泰晤士报》上撰文评论,让《洛丽塔》走进了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

而纳博科夫的一次出轨,则为世界文学史留下了一段经典故事——

诚实的纳博科夫向薇拉坦白了自己的新恋情——他爱上了一个叫做伊琳娜的美丽姑娘。薇拉问:“她也爱你吗?”纳博科夫回答:“是的,她非常非常爱我。”薇拉听后伤心不已,却跟纳博科夫不打不闹。她找到了伊琳娜,要和伊琳娜像古代骑士一样进行决斗。伊琳娜接受了战书,答应如果她在较量中失败,就不再去纠缠纳博科夫;而如果薇拉战败,则必须在一个月内和纳博科夫离婚。决斗的日子选在6月12日,地点定在了象征浪漫爱情的巴黎埃菲尔铁塔。

这天,薇拉给纳博科夫留下了一封信和离婚协议书。她在信中告诉纳博科夫,如果她晚上六点之前还没有回来,就不用再等她了,他则可以拿着离婚协议书,单独去办理离婚手续。在埃菲尔铁塔下,薇拉和伊琳娜开始了唇枪舌剑。薇拉指责伊琳娜鸠占鹊巢,而伊琳娜则指责薇拉事无巨细的所谓关爱让纳博科夫失去了人身自由。两人同时举起了手枪。就在这时,纳博科夫赶到了,他带着哭腔劝说爱他的两个女人不要这样。

薇拉忽然把枪口对准了纳博科夫,旋即扣动了扳机。伊琳娜尖叫起来,纳博科夫却安然无恙。原来,薇拉的枪膛里并没有真的子弹,她并不想真的杀死伊琳娜,更不会对纳博科夫下手,只是想告诉纳博科夫,如果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她会成全他。伊琳娜震惊了,选择了独自离开。

薇拉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家里帮纳博科夫打字、翻译、给读者回信和处理各种杂务。纳博科夫去学校授课时,她必以助理的身份,坐在教室第一排。如果后面有学生交头接耳,她必站起来维护秩序。每当纳博科夫在外面搞讲座,薇拉都是提词员和擦黑板员。夫唱妇随到如此地步,怕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再难寻见。

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女人,这话确乎有道理。当然,并非每一个女人都是天使,但好在,有限的天使名额都分配给了这世上真正的天才。表面上看,是她们在忍辱负重,可谁说得准她们不是带着使命来到我们凡间的呢?

猜你喜欢

伊琳娜索菲娅纳博科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欧洲有个武则天
纳博科夫:归去来兮松菊犹在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国内首次结集出版
沙特首位“机器人公民”想要孩子
没有什么来不及,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节选)
火车奇遇
俄富豪竞选人姐姐大选中蹿红
《洛丽塔》:薇拉必须在场
冰峰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