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间美术数字化传承与传播的技术应用
2021-03-08黄晓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黄晓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边陲,是著名八桂之地,在这里聚集了多个民族,汇集了多种文明,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同时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缤纷绚丽的民间美术。广西民间美术渗透在广西人员的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与广西人民的精神世界相融合,时代繁衍,生生不息,随着时代的发展,诸多外来美术文化的冲击,让民间美术备受损害,以至于部分民间美术趋于没落。为更好的传承与传播广西民间美术,可以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复原遗失的美术内容,传扬民间美术精髓,让民间美术与世界接轨,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民间美术、爱上广西民间美术、传播广西民间美术。
一、广西民间美术介绍
广西民间美术由于汇集了多个民族的智慧,其内容之精彩、其形式之多样、其思想其杂糅,是其他地区民间美术所难以企及的。广西民间美术是广西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代传承凝练的精品,也是劳动人民思想的感悟、审美的情趣、风俗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广西人民的艺术才能与智慧气息,地域色彩浓烈。广西民间美术来源于民间艺术,作品题材多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景与文化习俗。现代广西民间美术融合传统审美理念与现代审美意识,使用大胆的、夸张的表现形式,凸显广西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1]。广西民间美术作品以其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形象质朴而著称于世,富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广西民间文化是我国艺术传承中的艺术瑰宝,也是我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还是民间美术发展的“活化石”。接下来就广西民间美术主要内容展开一一介绍。
(一)壮族服饰
在辽阔的广西地域上,居住着一群壮族人民,他们在广西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时代的发展,让许多居住在城市中的壮族居民已经与现代融合,不再着壮族服饰,而部分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壮族人民,依然保留壮族传统文化特色,着蓝黑色衣裙与衣裤短装。男士多穿破胸的对襟唐装,材质为当地土布,不着长裤,上衣则为短领对襟,中间缝制了一排布结纽扣(一般为六对或八对),在短衣胸前缝制一对小兜,腹部位置则缝制了两个长约15厘米的大兜,下摆则向内折形成宽边,在上衣下沿两侧可以对开两个裂口。下身则穿宽大短裤,只到膝盖稍下。部分人绑缠腿,头上扎头巾。在冬天的时候,穿上鞋子戴上帽子;在夏天的时候,则光脚,免冠。壮族女士的服装风格也偏于朴素大方,端庄得体。壮族女士的衣服一般也为蓝黑色系。裤脚比较宽,头戴头巾(有提花头巾,也有彩色头巾),腰间则系上精美的围裙。随着民族大融合的不断推进,壮族人民的服饰已经趋于汉化。男士服装仅腰间束带的区别,而女士则只是围裙、绣花鞋、花边装饰的区别,而且裙装逐渐不再流行,裤装逐渐取代裙装。
(二)壮族刺绣
壮族的刺绣也是广西民间美术的重要部分,其不需要绘制底图,壮族人民仅凭自己构想,加之娴熟的刺绣技巧,就能飞针走线,制作出结构巧妙、布局工整、线条优美、色彩斑斓、寓意深刻的图案与花纹。壮族刺绣的主体是盘绣,绣法更为密集,基调比较单纯,加之大面积繁绣,成品尽显大气之风,色彩尽显夺目之姿。由于壮族刺绣,都是壮族人民精心制作,耗费大量时间,使用精良材料,所有成品都为上乘佳作[2]。
广西民间刺绣极为广泛,使用绒线或者五彩丝线绣制成形式多样、内容繁杂、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绣品用途也极为广泛,如装饰衣物、装饰被单、装饰背带、装饰门帘、装饰围巾、装饰头巾、装饰鞋面等等不一而足。壮族刺绣绣制的花纹与图案都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如麒麟、荷花、葫芦、钱币、福寿、竹子、菊花等,辅以云雷纹、弦纹、方格纹、水波纹等。一幅幅精美的壮族绣品,无不是壮族妇女的智慧反映,无不是壮族妇女的巧手映衬,无不是壮族妇女典雅情趣。壮族刺绣的典型代表——壮锦,其构图为排列清晰的四方连续编织,将一个个几何图案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复合成几何图案,最终图案结构清晰、排列有序、图案清晰。壮锦一般都是绣制几何纹当做地,在上面绣制不同的动物图案与植物图案,有花卉、有龙凤,多种图案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感十足、层次明晰、浮雕感强的绣品。
(三)瑶族银饰
广西自来是多民族聚集地,其中民间美术传承代表还有瑶族,瑶族人民将银饰看做是富贵、吉祥、高雅的代表。瑶族妇女将制有鱼虾、蜂蝶、花果、鸟兽、飞禽、龙凤的银制顶盘戴在头上,着有上述图案的银镯、银项圈、银耳环、银脚链、银戒指、银铃铛、银腰带等,瑶族妇女佩戴上这些饰物,显得袅袅婷婷,风采出众。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差的家庭则是使用铝制品或者锡制品。瑶族妇女在结婚的时候,还经常佩戴繁多的银饰,佩戴上凤冠,以示庄重。
(四)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依托于民族文化,剪裁的是广西省的壮丽山河,体现的是中国梦的美好寄托[3]。在一张小小纸片上剪裁出现代的别墅,剪裁出传统楼宇,剪裁出观光客,剪裁出垂钓民,剪裁出山歌者,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壮族的先祖为百越人,他们的剪纸多传承百越人,基本都是形态各异的小人,有的击鼓高歌,有的骑马打猎,简单而又明快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与花山崖壁画颇有些神似。剪纸艺术中祭祀剪纸颇具特色,如消灾祛病符,则是由神和人组成,符图上有两组神人,分别有四个人,都是呈托举状态,直直立在神像中间,符图的材质多为金银纸,将其裱在红色门笺上,金银色与红色互为映衬,显得庄重且神秘。广西各个民族的剪纸各有特色,尤其是求子剪纸种类繁多,究其根本是花母的传说,人们对花母的崇拜由来已久。求子仪式一般发生于婚仪典庆中,或者年俗中,那时需要剪裁出求子符、花婆神等吉祥剪纸,还要剪裁出花轿、花枝等[4]。
以上皆为广西民间美术的代表,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一一列举。随着科技社会的到来,国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与此同时,广西人民的价值理念、生活习惯等都随之而改变,传统的艺术审美逐渐被现代化的审美所取代,这就造成民间美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传统淳朴、特色、乡土的审美理念逐渐被现代时尚、前卫的审美价值所取代。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广西民间美术亟待新鲜血液的注入,急需与现代化技术手段融合,将传统的、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传承下去、传播出去,让世界见识到广西民间美术的魅力。
二、广西民间美术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技术
广西民间美术是广西民俗研究、民族研究的重要佐证,极具文化价值。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来引起互联网用户的兴趣,使其对民间美术感兴趣,更好的传承民间美术、传播民间美术,创新思维,开拓渠道,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广西民间美术数字化发展态势
广西民间美术的传播与传承,使用数字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5]。数字化技术可以在网络虚拟空间内自由切换民间美术的音频、影像、图文等,还能够快速进行修改、删除、移动、备份、扫描等操作。广西民间美术在互联网这一高速网络通道上,可以被快速传播、传扬,将相关内容置于网络空间中,网络用户则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相关内容,从而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广西民间美术是将艺术、科学完美的统一,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和谐统一,科技与艺术的和谐统一,美观与实用的和谐统一。科学技术是广西民间美术传承、传播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将民间美术的载体文本、刺绣、剪纸、服饰、银饰等转移到视频、声音、图像之上,将美术实体保护转向非实体保护,将有形的美术保护转向无形的美术保护,让民间美术保护、传承、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桎梏。通过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手段,能够将美术文化再现于网络世界桎梏,活起来、动起来,进而更好的传承、传扬、传播、保护起来。
(二)广西民间美术数字化技术
1.民间美术数字档案
广西民间美术数字化的第一种形式,就是将民间美术运用档案的形式存储起来,对其加以保护。按照不同的美术种类,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摄影技术、扫描、存储、图像处理等)将各种美术元素:材料、工艺、纹样、图案、符号等整理到一起,并统计出来,记录在计算机中,鉴定其艺术价值。将平面的实物,利用网络软件设计成立体影像,实现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将其精准的存储起来,以便后期调用、加工。另外,存储的美术档案,还应编辑好目录,以便后期检索、编辑、编纂,为日后的美术创作提供素材。还要注意深入研究档案信息,也就是深加工民间美术数据信息。民间美术数据信息涵盖了民间美术形式、纹理、造型、结构等诸多方面,将这些信息详细提炼,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构建简洁、清晰的制作工艺流程。最后,构建系统化的数字模型,为广西民间美术的修复、研究、观赏、开发提供数字化信息,让数字化存储实现其价值意义。广西民间美术档案数字化系统是我国非遗文化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数字化档案的建立,既是民间美术文化保护的理论依据,也是民间美术文化传承的实践依据[6]。
2.虚拟民间美术馆
虚拟民间美术馆是民间美术馆的数字化升级,不仅馆藏了大量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美术作品,还有利用网络技术还原了一些没落的民间美术作品。虚拟民间美术馆利用“表面质感建模科技”将美术作品的材质还原出来,再现棉、竹、纸、麻等材质的纹理与气息。将民间美术基础元素:光、色、点、面、线等有机结合到一起,组合成丰富的图像,以近乎真实的形象展示出来,甚至还原每一节细节与瑕疵,更显其真实性。当虚拟美术馆建立之后,就需要广西文物保护部门、非遗文化宣传者积极去宣传,引起大众的兴趣,进而去参观、了解。虚拟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应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得观光者置身于网络世界中,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享受其独有的风情与气息。数字化美术馆工程,不仅需要民间美术专家的鼎力支持,还需要建筑师、电脑专家、设计师、心理学家、政府部门等的配合,应用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让虚拟美术馆更有吸引力。
3.数字化模拟技术
现阶段,广西民间美术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挑战,急需数字化模拟技术来加以保护、传承、传播。用于广西民间美术传承的数字化模拟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抢救濒临消失的美术工艺,利用人工智能与虚拟漫游两种技术,修复变质、损坏的美术作品,恢复其最原始的面貌。一种为模拟展示现存的民间美术作品,复刻美术作品的色彩、造型、工艺等,让观赏者对其有更深的了解,明白其内在存在的关系,知道其制作过程,防止拟古误区。
4.数字化交互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移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IPAD、APP、WiFi等移动终端设备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些移动设备、软件工具能够快速获取碎片式美术信息。基于此种网络背景,广西民间美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创作,而是加上创新这一因素,将传统美术元素置于美术App中,人们就能够利用该APP自主创作,让用户参与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之美,获得审美体验,感受精神愉悦,增加民族自豪感。由此可见,将广西民间艺术作品置于动态的互联网环境之中,将美术作品与用户利用数字化交互技术联系起来,研发美术创意产品,让民间美术更有价值。比如,将广西民间艺术与动漫结合起来,将艺术元素应用到动漫人物制作上,将建筑元素与动漫场景结合,让动漫作品平添了一分民族气息[7]。
广西民间美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熠熠生辉的瑰宝,但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速,一些广西民间美术趋于消亡,一些民间美术局于框架内难以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承、保护、传播广西民间美术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研究广西民间美术数字化传承、传播的途径,将静态的、实体的美术转化成动态的、虚拟的美术,搜集具体数据存储起来,利用APP等移动交互技术,实现广西民间美术的创新。让广西民间美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见识到广西民间美术之美,感受广西民间美术的魅力,传扬民族文化,争得国际文化竞争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