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几处唐代壁画颜料分析研究
2021-09-16赵永升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赵永升 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前 言
新疆古称“西域”,作为陆上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是我国历史上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的地区。新疆境内现存大量的土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墓葬、壁画等文化遗存,其中,唐代壁画以其数量多、内容丰富、艺术水平高等特点,在新疆的文化遗存中居有突出的地位。
根据近年来所做的一些基础性工作,我们对新疆境内几处遗址现存的唐代壁画颜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现将这几处遗址概述如下:
(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唐代壁画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其中的唐代洞窟开凿于9世纪以后高昌回鹘时期,窟型较大,保存现状较为完整,壁画起甲、脱落、空鼓、开裂等病害较为严重。
(二)阿斯塔纳38号唐墓壁画
阿斯塔纳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其中第38号墓志文字已不完全,就画风和书法的风格看,似是中晚唐时期的作品[1]。该墓葬壁画出土后即被水淹没,目前壁画残块藏于吐鲁番地区博物馆。
(三)吐峪沟千佛洞唐代壁画
吐峪沟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位于峡谷中段,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在南北朝时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凝聚在每个洞窟中的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坎斯坎套塔格佛寺唐代壁画
坎斯坎套塔格佛寺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境内,系北朝隋唐遗迹。由于佛寺遗址坍塌、当地气候条件、人为盗窃等原因,大部分壁画都已遗失,经过考古部门抢救性发掘和当地文物局追缴,目前有60余个壁画残块保存于图木舒克市文物管理局。
二、壁画颜料分析
本研究主要针对以上四处文物点唐代壁画进行取样分析,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新疆境内唐代壁画在颜料的使用上有着明显的规律和特点。取样位置及分析结果详见表一、表二。现根据分析结果就各种不同颜料详细讨论上述四处唐代壁画所用颜料的规律。
表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6窟X射线衍射取样分析结果
表二 阿斯塔纳38号唐墓X射线衍射取样分析结果
(一)红色颜料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6窟红色颜料基本为铅丹,未发现有其它红色颜料的存在;阿斯塔纳38号唐墓壁画红色颜料使用了铅丹和朱砂的混合颜料,铅丹主要分布于壁画画面边缘粗线条处,朱砂主要分布于主画面颜色的填充处;吐峪沟唐代壁画红色颜料区分较为明显,在2号窟内,红色颜料主要为朱砂,在28号窟的红色颜料使用方面,有朱砂、铅丹以及赤铁矿三种成分的混合存在;在坎斯坎套塔格佛寺唐代壁画的红色颜料分析中,仅发现了铅丹,但有少量的赤铁矿存在。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及壁画的整体画风,结合前人已完成的一些工作[2],可以初步断定,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6窟年代属于中唐至盛唐时期;阿斯塔纳38号唐墓年代属于盛唐时期;吐峪沟石窟2号窟年代属于初唐时期,28号窟年代属于盛唐时期;坎斯坎套塔格佛寺唐代壁画年代属于盛唐时期。
(二)绿色颜料
在四处唐代壁画颜料的分析结果中,绿色颜料均为氯铜矿,未出现其它绿色颜料成分。在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使用氯铜矿绘画的记载,现代绘画过程中也不使用该颜料[3]。氯铜矿是铜矿的次生矿物,从化学性质上说,氯铜矿没有石绿稳定,较容易受赋存环境影响变成石绿,但在新疆干燥气候条件下,氯铜矿能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化学变化。氯铜矿早期由阿富汗等国传入新疆,到了唐代,氯铜矿可能在新疆境内有生产,但由于新疆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也可能是继续由上述地区传入。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绿色颜料,在各个时期也均为氯铜矿。
(三)蓝色颜料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6窟蓝色颜料基本为石青,但又有少量硫酸铅矿的存在;阿斯塔纳38号唐墓壁画未发现蓝色颜料;吐峪沟石窟28号窟中蓝色颜料全部为青金石,未发现其它蓝色颜料成分的存在;坎斯坎套塔格佛寺唐代壁画蓝色颜料大部分为青金石,有少量石青存在。就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蓝色颜料在各个时期均为青金石这个结果来看,新疆境内壁画蓝色颜料中青金石的使用,基本还是由阿富汗、印度等国传入,另外,在史料中并未出现我国有青金石产地的记载。此次分析中并未出现群青作为蓝色颜料,这就说明上述四处唐代壁画时代未到唐晚期。中原地区在唐中期,石青基本取代了青金石作为蓝色颜料,柏孜克里克作为唐代重要的皇家寺院,在颜料的使用上可能会受中原的影响较大,从而使用了石青作为蓝色颜料,而未发现青金石的存在。
(四)棕色颜料、黑色颜料和白色颜料
上述四处唐代壁画中棕色颜料、黑色颜料均为硫酸铅矿和块黑铅矿的混合物,即铅丹的变色产物PbO2。另外,还有大量位于画面线条位置黑色颜料未检测出结果,初步推断这些黑色颜料为石墨。白色颜料种类较为繁杂,但基本以石膏、高岭土和方解石为主,另外有少量的硫酸铅矿存在。
(五)其它颜料
在此次分析过程中,还发现少量的黄色颜料和金色颜料。经分析,黄色颜料成分为雌黄,仅在吐峪沟石窟2号窟内有少许。金色颜料同样发现与吐峪沟石窟2号窟内,成分为金。
表三 吐峪沟唐代壁画X射线衍射取样分析结果
续表三
表四 坎斯坎套塔格佛寺唐代壁画X射线衍射取样分析结果
三、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在上述四处新疆境内唐代壁画中,大量使用了铅丹、朱砂、氯铜矿、青金石、石膏、高岭土、方解石等矿物作为壁画颜料,在新疆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大部分颜料未发生明显变色、褪色的变化,仅铅丹这一种颜料发生变色,有关铅丹变色的研究,敦煌研究院李最雄先生等人已做了很详细的实验和分析[4-5],证明湿度是铅丹变色的主要因素,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
第二,新疆境内所使用的壁画颜料,来源大部分为国外传入,在使用方面也有部分借鉴中原地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6窟蓝色颜料的使用)。另外,使用由本地生产的颜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确认。
第三,根据分析结果及壁画的整体画风,结合前人已完成的一些工作,可以初步断定,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6窟年代属于中唐至盛唐时期;阿斯塔纳38号唐墓年代属于盛唐时期;吐峪沟石窟2号窟年代属于初唐时期,28号窟年代属于盛唐时期;坎斯坎套塔格佛寺唐代壁画年代属于盛唐时期。
第四,虽然大部分颜料变色、褪色不明显,但由于近年来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游客参观的增多所造成的微环境突变等原因,科学有效的解决颜料老化也成为下一步将要进行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颜料的成分或组成,可以为今后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