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3-08毕剑锋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创新能力美术

毕剑锋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一、引言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倍受重视,特别是高校美术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学院的美术教学已经成为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特别是目前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好,审美标准越来越高,促使高校美术教学规模越来越大,教学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带动我国与美术专业相关新型产业的发展。然而,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就业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应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培养方式比较单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产学研三结合的方面发展极度不平衡等,需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创新热情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一般来说,主要是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教学模式是学生模仿教师的作品和创作技巧。这样,学生的美术作品表现形式显得比较单一,没有创新元素,长此以往学生的创作灵感就会受到抑制,不敢大胆地展开想象和创新,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没有创新追求,缺乏创作灵感,学生作品的内容比较呆板

缺乏活力和创新力,在美术教学中表现得很明显。学生在这种教育下创作的美术作品在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影响就业。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跟不上社会实践的需求

目前高校美术教学中,课程基本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设置: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规划课程按部就班地进行,一般来说高校都比较重视课程的完整性,关注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够重视,这样培养的毕业生必然遇到“就业难”的问题。

(四)产学研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发展不平衡

重视基本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美术人才的能力需求。一些学校没有自己的创作基地,缺乏实践性教学,用人单位感觉学生不愿意深入基础搞创作。美术创作和文学创作一样需要深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不能脱离生活。

三、探索提高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我们有必要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比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果断的决策力。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过人们通常的认识。”我们培养的美术专业学生,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具备“勤奋努力、作风严谨、自尊自信、有批判精神,不盲目崇拜名人”的坚韧性格。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此必须抓好教书育人这个教学环节。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各种策略和措施鼓励、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要追求精细,更多了解社会各种思潮的博弈情况,扩大知识面,做到“以人为镜,以史为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传承传统文学、创新新思维的重任。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个原则问题,原则问题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决地贯彻执行。

(二)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严师出高徒”,教师必须治学严谨,还要有创新意识,才能给予学生高度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建设一支思想道德水平比较高、审美观念和技术专业比较拔尖的教师队伍。这样的专业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美术专业毕业生。这一点已经被教育实践证明,因此首先应该抓紧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更新教学观念

根据市场经济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体系。要聘请美术专业名师来学校讲学,组织学生到人才需求第一线学习和实践。也可以租用名校的创作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和训练。目前许多学校在农村和城市经典风景区建立了写生基地和创作基地,学生可以放飞想象、自由创作,而且有一些优秀作品问世,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搞好美术教学,多安排一些实践性教学课程,设置更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多一点学生自由创作的时间和空间,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当然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中也可以搞创作,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活动给学生们做出表率。比如有的语文教师将自己发表在《山东文学》《奔流》《草原》等刊物上的散文和小说给学生当作课堂范文,那么美术教师为什么不可以用自己的获奖作品给学生讲课呢?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创新灵感。

(四)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青年学生在创新道路上相当于好奇心很强的儿童,非常需要用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获得成就感。关键是教师鼓励学生在画法和技法上有所改进、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年轻教师有天然的亲和力,可以团结和带领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向美术的高境界进军。在新型的教学关系中,教师要像化学实验中的触媒一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展开创新思路,建立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进步。”高校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场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环节都应该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六)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对目前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对美术专业大学生的需求侧重点,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例如我们可以开展“订单式”教育模式,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身定做”可以服务于用人单位工作需要的美术人才。美术学习要经过刻意练习,就好像弹钢琴要反复训练基本技法一样,美术学习也要进行基本功训练,这个阶段的学习是必须严格要求的,不能敷衍了事。

(七)科学评价,激励创新

对于有创新行为和成果的学生和老师,应该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定级,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比如教师或学生的作品在美术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学校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者给予教师晋升职称的机会,给予学生“加分”和专项奖学金。

(八)探索教学方法创新的最佳途径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美术课程,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作为基础,美术教学就能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运用电教设备、互联网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营造氛围,制作生动活泼的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将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课堂,如影视、动画片教学的多媒体手段。

2.加强课堂演示。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教师的课堂演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当场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教师要敢于下水、勇于下水、善于下水,带领学生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美术专业人才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和认可。

3.将作品与情节背景联系,增加教学情趣。有的美术作品画面没有情节性,加上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设计生动的教学情节,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教学情境中。

4.多元评价、延伸学习兴趣。很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以分数评判学生学习优劣,美术课中学生的原创精神更重要。美术创作是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有时候仅仅用分数无法表达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因为要研究如何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十分重要。

5.营造环境、组织活动、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加强美的视觉感受,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竞赛活动,通过创作的作品得奖肯定学生在美术事业上取得的成绩,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结语

目前高校美术教学存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和创新意识培养比较欠缺、学生的创作灵感没有被激发出来、课程设置上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实践教学环节还不够多等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美术专业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高级神经成长、成熟和创造的过程,作为高校这样的专门学习机构,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既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进行美术专业课教学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教育,促进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引领学生树立创新思维,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创作出更新更美的美术作品,为学生在美术事业中奠定好持续发展的专业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祖国需要更多的美术人才,为此,高校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思维,为祖国培养优质的美术人才而努力工作。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创新能力美术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创意美术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