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经典诵读“音诗画”艺术通感训练模式的构建

2021-03-08张景贤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通感意境

谭 芳 张景贤 彭 喆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展中华经典传承推广活动;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弘扬。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在讲话中强调,继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一、诵读的内涵

诵读,古称“讽诵”,最早见于《周礼》。古语对于诵和读的解释是不同的,如“诵”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读法,诵读的内容主要是韵律感节奏感强的诗、经。《说文解字》对“读”的解释为“诵书也”,包括“诵”的内容,还强调对内容的理解。“读”的内容主要是无韵的书、文。到了现代,诵读强调“理解”,如叶圣陶将“诵读”理解为“熟读”“成诵”,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认为,诵读包括朗读、吟诵、背诵和默读等。本文中,我们诵读的对象主要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作品,我们将诵读的内涵概括如下:诵读,是用标准的普通话,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所读经典作品的韵律、节奏等,调动口、耳、鼻、舌、身等感官进行感知并开展一种综合性读书活动,以获得对经典作品全面、深入、透彻的理解,对经典作品进行合适、合理的诵读“再创”。

二、经典诵读的意义

诵读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诵读者诵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品味、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诵读者的审美力和感受力得到了提高;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诵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将经典作品本身的美和诵读者自身领悟到的美融合,达到了情感和心灵的共鸣。经典作品经过诵读者的表达,已经被具象化。在作品与诵读者融合的过程中,诵读者把作品的文字从“躺着”变成了“站起来了”,更加立体了,把“无声”的言语变成了“有声”的语言,这样它们之间就融合了,这就是诵读者与作品的对话。

诵读者与作品融合度越高,越能进入诵读的佳境。这种融合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需要诵读者自我沉浸,任何人都不能替代。通过诵读,诵读者走进经典作品,可以实现精神的提升,陶冶情操,更可以丰富与深厚内心世界。我们可以通过文学、美学、音乐学等学科的融合,探寻一种“音诗画”艺术通感训练模式,帮助诵读者进入诵读佳境,实现诵读的“再创”。

三、诵读的要求

(一)准确和规范

经典诵读是一种需要运用多种技巧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不是见字发声的机械运动,需要诵读者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诵读,尊重原文,不读错别字,不随意加字和减字。

(二)声情并茂

诵读经典作品时要保证准确、流畅,还要使用一定的诵读技巧,比如重音、停顿、节奏、语势等;要求诵读者运用真情实感,准确把握经典作品的主旨和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感情,根据自己的体会将作品诵读出来。

(三)再现再创

诵读经典作品时,诵读者要把握作品的意境,通过诵读将这种意境表现出来,这就是“再现”;每个诵读者结合自身经历,会有不同的表达和理解,诵读就成了二次创作,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形成了“再创造”。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进行合适的“再创造”,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因材施教

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化的,学生的诵读水平需要通过个性化的诵读实现。有些诵读者基础较差,基本的发音都不准确不规范,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准确流利;部分诵读者发音没有问题,但情感不够,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对作品加深理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身临其境;诵读基础较好者,教师需要着重加强对停顿、重音、语速等诵读技巧的指导,提出更高的诵读要求,不断激励他们成长。另外,教师应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积极推荐经典诵读的作品,将经典作品融入课堂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探索中华经典诵读“音诗画”艺术通感诵读训练模式

(一)融合“音诗画”三门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和审美能力

“音诗画”艺术通感诵读训练模式是指根据经典作品的类别进行分类引导,创造性地将美学、音乐学、文学等学科相融合,将音乐和绘画置于文学情境,以文学的视角释义音乐和绘画,有效运用丰富的诵读训练素材和创新理念,使学生在感受音乐、文学、美学三者的碰撞中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提高经典诵读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运用形象感受

中华经典优秀诗词作品中某些词句会让诵读者心里产生一种刺激,引起诵读者的体会和思考。为了将内心的这种感受呈现出来,诵读者需要调动各种感官,比如听觉、触味觉等,让作品中的情感、景物、人物等诵读者的心理活起来,形象感受是诵读者的一种综合性的感受,对于诵读好经典作品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竹石》这篇作品的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两个字,描写出了竹子扎根很深,咬着青山不松口的感觉;“破岩”二字指的是破裂的岩石,竹子从荒凉的石头缝里长起来了。从“咬定”到“破岩”,作者把竹子的执着、顽强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这两个实词对诵读者产生了心理刺激,让诵读者透过作品本身,仿佛看到感受到了竹子的执着和顽强。此时我们配上郑燮的《竹石图》进行讲解,再配以琵琶断断续续的演奏,把握住诵读的停顿和重读的处理方法,诵读者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带入进去,诵读效果就可以在“音诗画”中很好地展示出来。

2.展开联想

诵读者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知识储备,展开联想,开拓想象,这样诵读者诵读起来才会有情有义、有滋有味。首先我们需要调动诵读者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展开联想,诗词本身的意境会触发诵读者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在音、诗画营造的特有氛围下,诵读者的思维被激发,各种感官被调动,诵读的情感就被激发了出来。比如,诵读《满江红》这个作品时,老师可以先讲述该作品的背景营造氛围,再播放激昂激烈的乐曲,配以合适意境的画面,调动听觉和视觉,让学生联想到残酷险恶的战争画面,渲染出作者的爱国情怀。只有深入想象,诵读者才会把握到这种诵读意境。诵读者结合已有知识展开联想,在情感的融入中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教师根据作品的风格,配以恰当的音乐和画面,可以感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在“音诗画”中得到美的享受。

3.创设意境

意境是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情境,是主观和客观交融形成的一种艺术境地,有着无穷无尽的诗意空间和韵味。我们在诵读经典作品的时候,需要引导诵读者在理解把握作品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形成诵读者独有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诵读创作欲望。比如在诵读《春江花月夜》这篇作品时,老师先要求学生试读,再进行范读。老师用诗意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月夜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然后播放古典乐器琵琶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感受江面上隐约轻微的波音和鼓声,一幅月光洒落江面、水面轻漾的美丽画面就展现了出来。这时,老师再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绘制一幅广阔空灵的月夜江海图。在音乐和画面的烘托下,作品的情感更加直观凸显,诵读者可以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更加容易把握住作品的思想情感,在“音诗画”中对该作品进行诵读的“再创”。

(二)抓住三个人群,多手段提升整体诵读水平

明确了文学、美学和音乐在中华经典诵读中的功能,在这种训练模式的探寻下,我们再从教师、学生、校内外专家三个人群入手,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强化专家的引领效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是不断提升授课教师的诵读水平。要求授课教师普通话水平至少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发音标准纯正;应学会正确地发声用气,学会对气息加以控制,学会用共鸣提高音量,润色声音;要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善于发现、追求和创造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用自己的智慧与情感进行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升华;要有个性化的解读和再创造能力,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要有个性化的解读,结合人生经历阅历和生活经验,进行再创作和出色的诵读。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首先需要培养诵读者的兴趣和热情,加强引导,让诵读者善于诵读、敢于诵读。教师在课堂活动中首先应该树立榜样,多范读,带头读,创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次是加强对诵读技巧的指导和对情感的把握,按照学生的能力层次提出相应合理的要求,结合经典诗词作品的内容,从音、诗、画等多学科多方面对诵读方法和技巧加以指导,如停顿、节奏、重音等,调动学生的感觉、味觉、听觉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有代入感,不断激发兴趣和诵读欲望。最后,丰富诵读评价模式:①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正确客观评价,教师的导向作用不可或缺;②鼓励学生自评,不断反思,总结提高;③开展学生互评,对别人的诵读情况进行客观点评并谈谈自我的感受等,评价方式应多元化,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并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以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三是邀请诵读名家、专家等进行指导。邀请校内外诵读专家来校或进行线上、远程指导,以举办讲座、走进课堂等形式开展,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加强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进一步提升诵读者的基本素养和诵读水平,培养学生的经典意识,为今后实施音诗画艺术通感训练模式开创新路径,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协同培育共同提高诵读水平

在诵读教学训练中,学校、教师应充分把握住“第一课堂”,做好知识的传授工作,开展好教学活动,同时发挥出第二课堂的文化熏陶和实践育人作用,达到共同提高高校学生经典诵读能力及语言应用水平的目的。组建学校的诵读协会、文学社、读书协会等,定期举办读书会、朗读诗会或经典诵读比赛,旨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活动的探讨中取长补短、查漏补缺,达到以诗会友、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可每年举办类似“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排练相应的舞台剧或诗歌朗诵节目,结合爱国主义、革命文化等主题,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运用“音诗画”艺术通感训练模式,在诗作、音乐和美学中探寻经典作品之美,品评中华优秀经典作品,激发探究创作欲望,在实战中提高诵读水平和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通感意境
为什么读经典(节选)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