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再平衡
——浅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再构建
2021-03-08林寅王晖
林 寅 王 晖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和意义作了明确论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12-13)。肩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历史使命的高等学校应自觉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国家战略转型的大局思考,摆在“大思政”角度谋划,融入“三全育人”体系中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神生产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实践经验来看,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战略需求之间的适配尚有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工作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学科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工作模式和相关理念研究相对滞后等。具体表现为:在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遇到的问题多但受到的指导少,上位主管和指导机构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多但师生的参与热情降低;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创新创业实践的起点愈发变高但未有与学科特色和所处起点匹配的产出[2](21-22)[3](77-79)。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探索和模式升级尤显必要,亟待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需求、社会期望和学生需要间的“供给再平衡”。
一、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再探索
(一)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源和内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百森商学院第一次将“创业”作为教育培训内容,创建全球第一家致力于创业相关理论研究和课程开发的创业研究中心并开设创业培训课程;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学者科林·博尔提出“三本教育护照”理论。该理论认为,未来的人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与“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是成为“具有开创性的人”的重要能力,创业观念的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被凸显[4](48)。
与“创业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的涵盖面更广,要求更高。具体到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指以学科专业教育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为平台,以构建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思维和精神等底层逻辑,提高科学研究和创业技能等为目标的教育模式[5](48-50)。在上述模式中,学科教育是创新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创业从实践角度对创新教育成果进行检验,逻辑关系上,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1.第一课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关联
从实践层面看,高等学校主要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和教学成果与创新创业成果间的转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实践。创新创业教师依托第二课堂平台,将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和创新创业实践的基础;学生基于以上成果,开展以各类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创业实践[6](94-96)。教师和学生往往将重点置于“转化”,对第一课堂教学成果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不足,导致部分情境下出现“为了转化而转化”,“忙”而“糙”的问题,实际上反而影响上述转化效率。
2.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衔接
经过多年实践,高等学校普遍建构了较为成熟的第二课堂系统,但伴随相关实践的深入,相关问题逐渐显现,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第二课堂相关平台的相关设计与现实需求不适配,主要体现为第二课堂的活动分类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对学科特色的兼容性有待提高[7](47-49)。诸如“工坊”(实物制作)、“工作坊”(理论研讨或理论研讨与实物制作相结合)、“模拟类”活动(模拟法庭、模拟经营等)和实验实训(医学技能、电子电路设计等)等具有较突出学科特色的活动,相关实践活动在当前第二课堂体系中难以准确归类,对第一课堂教学实践成果的承接能力尚显不足,对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可复制性和可检验性造成影响,不利于后期跟踪管理和总结评价。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三全育人”理念的融合
推进以“全员、全程、全方位”为内容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则是重要着力点之一[8](6-8)。从“全员”角度看,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施教者”尚以专业教师为主,有相关专长和业务能力的政工干部、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参与相关工作的机制和平台,参与度有限,专业教师以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亟待充实,非专业教师指导创新创业的渠道和机制有待拓宽和完善。从“全程”角度看,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呈现“两头冷,中间热”的现象,创新创业教育集中在学生修业进程的中段,对新生年级和毕业年级关注相对不足。从“全方位”角度看,相关工作往往在“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中摇摆,非教学教职工在“本职工作能否应用于创新创业指导”“要不要参与”和“如何参与”的摇摆中出现自我怀疑和退缩,相关机制和模式的探索尚有进一步推进和提炼的空间。
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再平衡”
(一)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供给理论的适配
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肩负“时代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精神生产活动,在“大思政”工作格局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活动”的一部分[9](117-121)。具体来说,创新创业教育生产的是“创新创业理念”这种精神产品,供应的是创新创业技能、平台和指导等教育服务,高校是生产活动的重点领域。从“生产”的角度看,上述“精神产品”和“教育服务”的“生产者”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受众”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供给”的特性。在这种特殊的“供给”关系中,供给侧表现为精神生产可能形式的具体化,即教育服务供给和思想产品供给,需求侧则是学生丰富的创新创业需要。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学科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工作模式和相关理念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造成了上述“生产活动”需求侧的不平衡状态;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探索和模式升级,“供给侧”通过动态调整可达成再平衡状态,充分适配国家需要、社会期望和学生的需求。
(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再平衡”的实现路径
1.丰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
借助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推动思政教育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鼓励指导教师通过自身工作,尤其对学生现实需求的调查研究,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局,构筑“全员思政”工作格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框架下,充分结合学科和行业需求特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出发,分别根据使命、任务和需求,围绕“‘创’什么”“为什么‘创’”“如何‘创’”和“为谁‘创’”等问题,分析微观层面师生个人需求和宏观层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社会需求。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包括但不限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精神生产活动”的存在形式可充分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而具体化,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积累。
2.拓展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的外延
以更“人本”的角度和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服务”。实践中注重对“创新”和“教育”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能力”。探索构建“教学、竞赛、创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育人理念和“课赛融合、以赛促创、创赛联动”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注重学科交叉,充分学习并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注重“育人”成效,在创新创业中构建尊重个体的双向交流沟通模式,在产出创新创业“成果”的同时,达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理论的外延。
3.拓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和渠道
从教师角度出发,高校应为教师提供除第一课堂外更开阔的平台和渠道,促进基于学科特色的专业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打造具有“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竞赛的能力+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从学生角度出发,高校应尝试通过课程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结合,促进基于学科特色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创新创业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通过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供给,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现“供给再平衡”。
三、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再构建
(一)“教学、竞赛、创业”三位一体的双创实践育人理念
以创新创业思维为底层逻辑,充分突出实践导向,主管部门积极引导教师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转换为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实际需求的“教学+竞赛+创业”模式;指导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传统依托个人的“学习—吸收—实践”的模式,向小组学习模式转变,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实践引导,将议程设定、总结汇报、课程作业等课堂教学的环节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推动线上线下课堂与校内校外实践的联动。
在实践和探索中,通过动态调整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体系,探索通过第二课堂系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系统化管理和服务,在各类竞赛的基础上,结合第二课堂体系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成果进行全面、科学、可检验的评估;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和机制,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成效进行检验。
(二)“课赛融合、以赛促创、创赛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顶级通类赛事和学科领域内有影响力的赛事为工作载体和目标,从学院层面推进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竞赛项目相融合,通过课堂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小组孵育并组建项目团队,以集训、预选赛、初赛等为练兵备战平台,探索形成更为协同高效的实践育人机制。
从“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将第一课堂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实践的基础。在以目标导向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学术伦理、产权争议等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过程中,提炼一套稳定、可行、可复制的,从第一课堂课程设置到第二课堂有效衔接,最终实现从第一课堂学习成果向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实践基础高效转化的模式。充分调动涉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使其协同配合,推动探索构建“课赛融合、以赛促创、创赛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
(三)规划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公共空间
充分协调校内教学教辅单位和职能部门,划定专用于创新创业相关活动的公共空间。依托上述公共空间,以既有的实验室、研究室、工作团队、竞赛团队和创业团队等为基础,推进“校、院、师、生”四级联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定期举办各类服务于创新竞赛和创业工作的讲座、沙龙、工作坊,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同学提供工作空间和交流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与需求更适配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以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捕捉并适应行业和社会需求,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