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探析
2021-03-08张慧欣
王 昆 张慧欣
(沈阳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立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育人和育才“双育”深度融合发展,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当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广大高校教师进一步探析。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依据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
(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在一系列著作中提出并深刻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这一目标,不仅离不开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离不开教育。课程思政主张提炼出每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教育的同时,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相同的,后者为课程思政的提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2)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依据。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其中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在当下依旧值得阐释与发掘,我国古代儒家确立的伦理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主导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德治”方略;另一方面施以“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将政治教化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主张家国一体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和借鉴了一部分儒家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但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利用。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164)只有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才能丰富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促进课程思政进一步发展,并使其具有民族特色。
(3)中国共产党不论在长期的革命与斗争中,还是在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3](534)在毛泽东同志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要教育人们成为“四有”新人。当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被视为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部署。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之后,进一步提出“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明确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依据
(1)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迫切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这一观点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4]对于学生的教育既包括知识体系教育,又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要发展教育,就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5]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课程思政顺应了这三个要求,在学生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将育人融入育才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破解广大高校育人和育才“两层皮”的困境。党的十八大以前,部分高校存在重视育才、忽视育人的情况。一些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亲和力较弱、针对性不强,导致广大高校育人和育才逐渐陷入“两层皮”困境。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提出了“三全育人”的理念和目标,特别是2017年12月5日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6]随之,按照该纲要的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专业思政教师的责任的狭隘教育观念,破解了广大高校育人和育才“两层皮”的困境。
(3)总结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课程思政建设最早源于2005年上海市进行的“两纲教育”改革,八年后上海市一批高校为了实现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开始结合优势专业及办学特色,萃取不同课程的思政元素改革课堂教学,复旦大学的“中国系列”课程、上海师范大学的“三大课程群”与“三大课程系列”教学模式设计、上海财经大学的《匡时魂》校史话剧已取得初步成效。总结“上海经验”,不难发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需要学校的重视、教师的主导、课程的设计及经费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项目并及时总结经验,才能深入有序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体系教育,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工科院校及不同层次的高校,如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立足加强人才培养,使全部高校、教师、课程都承担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双育”责任。在教师层面,首先要树立“双育”意识、肩负“双育”责任;其次要结合专业特点及课程性质,差异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层面,一方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估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广大教师首先要树立起“双育”意识、肩负起“双育”责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重强化广大教师“双育”意识与能力。首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须时刻自觉树立牢固的“双育”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肩负起育人职责,转变单一的育才观念,“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7]。强化广大教师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双育”意识,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既要通过组织教育又要重视自我教育,使广大教师切实认清自己肩负的“双育”责任;另一方面,构建制度规范,将教书育人的要求纳入课堂教学各项规范之中。其次,广大教师要提高“双育”能力,这决定着课程思政的最终效果。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源自组织培训,除了广泛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及现场教学观摩等培训活动外,还要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教学研究的合作,积极构建课程思政集体教研规范。另一方面源自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锻炼,由被动接受课程思政培训到主动探索转变,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探寻新的方法手段,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同时,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使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受到检验,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探求客观规律,形成理性化认识,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二)广大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及课程性质,差异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学科不同,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如文学、历史学、哲学类学科侧重培养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学科侧重教导学生树立经世济民、抱柱之信的职业素养;教育类学科侧重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理学、工学类学科侧重指引学生成为矢志报国的大国工匠;农学类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医学类学科侧重培养学生“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艺术类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依托专业知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使课程思政建设更贴合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其次,课程不同,课程思政建设的切入点不同,公共基础课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教育课需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藏的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结合拓展;实践课强调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立足各类学科及课程的差异之处,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课程思政建设规律,不仅能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还能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添精神和思想的动力,最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高校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估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估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特定的评价方法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各要素、活动效果及影响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首先是评价的标准,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8]在评估课程思政成效时,要将人才培养效果摆在首要位置,同时充分发挥课程思政领导决策者及委托的决策咨询部门或评估委员会的作用,完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其次是评估的实施,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系统性的原则,兼顾评估的整体性和层次性,通过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和性质,并运用量化的形式,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灵活运用比较评估和达标评估法、群体评估和个体评估法、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法、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法,既在学校层面和广大教师及学生层面进行评估,又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角度进行评估,以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估体系。
(四)高校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机制,要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的方式,充分调动课程思政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以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对其进行导向。一方面,可以运用关怀激励,给予课程思政建设主体关怀、理解、信任和肯定,为他们建立有利于发挥能动性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努力做到“以情感人”。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目标激励,在学校层面,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各项评估、认证与考核之中;在广大教师层面,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评奖评优、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引导课程思政建设主体的思想和行为转变。通过目标激励,不仅可以减少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偏离,而且可以及时调整课程思政的运行过程,可以运用榜样激励,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选取具有典型的高校或教师,调动高校广大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榜样”的情景和角色担当,广大教师学习课程思政建设并参与其中,产生价值观体验和“双育”意识,主动内化并践行课程思政。
(五)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实施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非一时之功,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由广大高校党委总负责,教务部门总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配合,最终由院(系)落实推进,形成一套自上而下、协同高效的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其次,做好全面规划,一方面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充分考量“双育”融合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设计教学大纲时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同时在教材体系设计中彰显课程思政。再次,坚持循序渐进的建设方案,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建设初期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根据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努力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大范围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在全部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进行课程思政化改造。最后,加强以点带面,将广大高校、学科、专业、课程分门别类,持续深入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课”“标杆课”,通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三、结语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丰富的理论渊源,还有坚实的现实依据。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首先要树立“双育”意识、肩负“双育”责任;其次要结合专业特点及课程性质,差异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广大高校要立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最终实现育人和育才的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