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人》文章隐喻及翻译策略研究

2021-03-08陆路平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译语喻体经济学

陆路平

(广西财经学院 商务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一、隐喻的意义

《经济学人》创办于1843年9月,是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周刊,该周刊关注世界各区域的时事热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颇受各国读者追捧。在中国,很多读者不仅把《经济学人》当成消息来源,还把《经济学人》里的文章当作学习英语的绝佳材料,学习其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近年来更有不少学者从传播效果、舆论偏向、文学价值、修辞手法、语法句法等方面对《经济学人》进行学术研究,现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就“隐喻”这一修辞手法对《经济学人》中的文章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相应的翻译策略。

隐喻分为广义的隐喻和狭义的隐喻。广义的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Lakeoff就提到,在日常生活的语言、思想和行动中,隐喻无处不在。狭义的隐喻指代的是一种修辞手法,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从版权的角度,通常指各种书面的原著,不论价值或目的如何,性质属于纯文学的、科学的、技术的或完全是实用性的,均为文学作品。在《经济学人》周刊中,不论是特写报道、专业性文章、随笔、评论抑或是书评,到处都可见隐喻的影子,因此分析《经济学人》文章中隐喻的应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为了取得更理想的传播效果,本书还进一步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精确地理解原文的隐喻,又将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才能更好地让目的语读者领略原文隐喻的精妙。

Newmark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把隐喻归纳为六大类:dead metaphors(僵死的隐喻)、cliche metaphors(陈腐的隐喻)、stock metaphors(常用的隐喻)、adopted metaphors(标准的隐喻)、recent metaphors(新鲜的隐喻)、original metaphors(独创的隐喻)。Newmark还进一步提出了隐喻翻译的七种方法,即“①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②用目的语中的合适喻体代替原语中的喻体;③用明喻代替隐喻,保留喻体;④用明喻与喻底结合翻译隐喻;⑤将隐喻转换为喻底;⑥省略和⑦隐喻和喻底结合”。Nida也提出了四种方法:①把隐喻译成隐喻;②把隐喻译成明喻;③把隐喻译成非隐喻;④把非隐喻译成隐喻。

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视角出发研究隐喻,赵艳芳认为隐喻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束定芳在专著《隐喻学研究》中指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行为,是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另一领域的经验阐述说明的行为。程同春指出,完整的隐喻结构包括三部分:本体(tenor)、喻体(vehiele)、喻底(ground)。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但在一些隐喻结构中并没有出现喻底,或者可以说喻底是隐藏的。他认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对于这样的隐喻都能理解,因为人类的心理共通,有相似的认知基础,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运用隐喻时又有一些不同,比如形容一个人胆小,汉语会说“胆小如鼠”,把胆小的人比作老鼠,英语把胆小的人比作chicken。关于如何翻译隐喻,众多学者提出了观点,如柯平认为,隐喻很常见,“在任何情况下,喻义都是应当保证传译的东西”。石春让在直译法和意译法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增译法,他认为有些隐喻对于译语读者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此时需采取增译法,进一步阐释在两种情况下要采取增译法:一是源语和译语之间表达习惯不同,二是需要添加解释性内容说明喻体。王寅认为译者应在充分理解源语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在译语文本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表现作者描述的现实和认知世界。

二、《经济学人》文章的隐喻分类

《经济学人》多为信息类文本,不少译者在翻译《经济学人》的文章中的隐喻的时候以意译为主,强调译语读者的接受效果,但其实《经济学人》的文章用词覆盖面广,不乏难词、高雅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在翻译隐喻的时候要仔细分析。本文将这些隐喻分为三种情况:①文学性强,作者的隐喻有较为强烈的意图,或者两种语言的隐喻含义对等,翻译时应尽量保持原文的隐喻。②信息类文本,以传递信息为主,如果原文的隐喻拗口,或者在译语文化中没有对应的意象,不为目标读者所理解,就可以不保留原文的隐喻。③源语和译语有类似对应的隐喻,但不完全对应,或者译语读者不能完全理解源语隐喻的情况下用改写加释义的情况。下面将举例分析。

(一)文学性强,隐喻有较强烈意图,保留原文隐喻

e.g. Moreover,how countries treat migrants is an impor⁃tant advertisement of their character and values,which Ameri⁃cans underrate to their cost.

试译: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怎样对待移民恰恰是该国国民性格和价值观的重要展示,曾经低估这一点的美国人现在才知其重要性。

在这句话中,advertisement的本义是“广告、启事”,引申含义是“展示”,汉语中“广告”是“广而告之”的意思,同样包含“展示”的意思。这个隐喻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译文保留该隐喻意向。

e.g. Mr. Sessions’s cruelty will also widen the partisan gulf. It provides more ammunition to those on the left who ac⁃cuse his party of racism.

试译:司法部部长Sessions的残酷举动将会加剧党派分歧,为指控共和党奉行种族主义的民主党提供更多弹药。

这句话出自“A Cruel and Unusual Border Policy”这篇文章,讲的是特朗普政府在美国边境实施的新政策。特朗普上台以来对美国边境实施强有力的控制,还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并派军队捍卫边境安全,用强硬手段驱逐非法移民,特朗普的一系列强硬政策招致很多人特别是民主党人的反对。文中those on the left,字面意思是美国的左派,也就是民主党。ammunition的本意是弹药,这里指的是美国的左派指控共和党奉行种族主义,司法部部长推行的严苛的边境政策会为左派提供更多论据,这里将论据比喻为弹药,说明这些论据影响力很大,不仅像弹药那样威力极强,还是对付敌人的好武器,在这个语境下就是对付共和党的好武器。

e.g.Amid talk of a political,co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crisis,bond yields spiked and global stock markets shud⁃dered.

试译:当人们都在谈论这场关于政治、宪法和经济的危机时,债券收益迅速升值,股票市场动荡。

shudder的本意是“剧烈的摇晃、摆动,震动”,这句话把shudder运用到股票市场上,股票市场的晃动即动荡,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这个说法,这个隐喻的含义读者能理解。

e.g.Boat-sharing start-ups vie to rule the waves

试译:船只共享初创企业争先恐后引领风潮

文章提到船只很贵,但是大部分船只拥有者却很少使用他们的船,平均下来一年使用船的时间只有10天左右,与此同时,想租船的人除了支付昂贵的租金外,选择却很少,这就催生了船只共享服务。共享经济在这几年很流行,服务项目从共享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雨伞、充电宝、度假屋等应有尽有,共享经济已然成为一股风潮,现在延伸到船只共享上。wave的本意是“海浪、波浪”,隐喻为“汹涌的行动(或思想)态势;风潮”。“风潮”的隐喻含义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保留原文隐喻读者也能看懂,文章的标题译为“船只共享初创企业争先恐后引领风潮”。

(二)不保留原文隐喻

e.g.A bigger problem is that the populists have little idea how to deal with the myriad causes of Italy’s stagnant produc⁃tivity:a rigid,dual labour market;uncompetitive product mar⁃kets;the proliferation of family-owned firms that do not grow;a banking system hobbled by bad loans; an underperforming education system;and,more recently,a brain-drain.

试译:民粹主义者面临的更大问题是他们几乎没有办法解决造成意大利生产力停滞的原因:僵化的、实行双轨制的劳动力市场、无竞争力的产品市场、家族企业盈利停止增长、被坏账侵蚀的银行系统、表现不佳的教育系统还有最近的人才外流。

本句中,hobble最初指“捆绑(马或其他动物的)双腿(以防其走失)”,而后有了“蹒跚、跛行”的意思,从本义“某某东西被捆绑住了,所以步履蹒跚”出发,这个隐喻的含义是说某东西或事物被其他东西或事物妨碍、阻止,但是在汉语中我们一般不说“被坏账妨碍的银行系统”,译为“被坏账侵蚀的银行系统”更恰当。

e.g. Mr Obama’s solution was to call on like-minded democracies to help repair and extend this world order.Hence the Iranian nuclear deal,choreographed with Europe,Russia and China,which bound Iran into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试译:奥巴马的方案是召集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来重塑和扩展这种世界秩序。因此,由美国和欧洲、俄罗斯以及中国共同制定的伊朗核协议,成功迫使伊朗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制约。

choreograph的本义是“编舞”,引申为“编排”,如果汉语译为“编排”放在这里就不合适了,偏离了原文的感情色彩,这里指的是美国和其他各国共同设计、制定。

e.g.Breaking a few eggs

试译:加拿大经济转型之痛

You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a few eggs.这个俚语的本意是不打碎鸡蛋就做不了鸡蛋饼,喻为在成就一番事业或者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肯定要克服一些困难。这篇文章谈论的是加拿大的经济情况,加拿大和美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当特朗普开始对加拿大实施贸易制裁后,加拿大的经济受创严重。美国对加拿大的钢铁和铝都加征了关税,加拿大的工业、汽车行业和工人受到很大影响,接下来美国还将对加拿大的农产品开刀,加拿大农民担忧不已。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试图说服特朗普,避免贸易战,但是没有成功,在外贸方面依赖美国的加拿大将受到重创。特朗普的强势反而促使加拿大国内各党派的团结一致,加拿大议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支持特鲁多对从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加征报复性关税。加拿大要想破解当前的经济破局,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必须强势起来,实施反制措施,这个过程困难重重。综合这篇文章的内容,标题可译为“加拿大经济转型之痛”。

(三)隐喻的源语和译语不完全对应,采用解释法

e.g.Manna from heaven

试译:天降神奇——快递

manna这个词出自《圣经》,音译为“玛纳”,指的是以色列人在荒野40年中众神赐的食粮,隐喻为“天赐之物;意外的好事”。这篇文章讲的是世界上第一台商业无人机送快递服务在江苏省开展,如果将这个标题译为“天降神奇”或“天降好物”,那么固然可以吸引读者眼球,但不足以表达文章想表达的内容,有些含糊。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解释法,译为“天降神奇——快递”,这个标题先以天降神奇引起读者兴趣,是什么样的神奇呢?然后进一步解释是快递,让读者一目了然。

e.g.Theresa May’s sticking-plaster

试译:特蕾莎·梅的医改膏药

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曾令英国人引以为豪,但是现在随着英国民众就诊需求的增加和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NHS的看病效率越来越低,而且英国政府每年对NHS的投入有限,资金投入远远赶不上需求。针对NHS 的这一大弊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现在是前首相)决心用“一块大药膏”治疗,但作者说特蕾莎·梅的改革仅仅是贴了一块膏药而已,没起多大作用。特蕾莎·梅决定对NHS每年投入国民收入的3%-4%,这相较之前的投入是增加了,但仍然是入不敷出,而且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增加医院这两样很重要的事情并没有出现在特蕾莎·梅的提议中。原文标题中的“sticking-plaster”指的是膏药,但结合文章我们得知这个膏药指的是的特蕾莎·梅的医改计划,因此在翻译标题时我们加上一些解释,译为“医改膏药”。

三、结语

《经济学人》的文章语言丰富,作者善用修辞手法,尤其是隐喻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生动,隐喻在标题中的运用更是让文章增色不少,往往是点睛之笔。隐喻不仅常用在文学作品中,在新闻特写、经济报道、政治评论中也频频出现,因此译者要把《经济学人》中出现的隐喻译好才能让读者体味到文章的精髓,但是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隐喻不能直译,本文把《经济学人》中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并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①文学性强,隐喻有较强烈的意图,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语境下意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保留原文隐喻;②原文的隐喻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意象,汉语读者无法体会原文隐喻的情况下不保留原文隐喻;③原文隐喻的意象和译语不完全对应,采取解释法,增加解释让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隐喻。

猜你喜欢

译语喻体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经济学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经济学的优雅
AIDMA 法则观照下广告译语的美学等效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