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如何记住“乡愁”
——历史文化品质打造的必要性问题

2021-03-08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乡愁历史旅游

刘 清 周 静

(豫章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及精神追求的提升,旅游业态悄然发生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游山玩水,文化旅游日益受到青睐:迈开的是双脚,愉悦的是身心;看到的是风景,触动的是心灵。身处现代社会之中的我们,总有一种寻找“乡愁”的冲动。“乡愁”,可以说是融入旅游,尤其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地带的基本要素。诚如有学者所总结的:“美丽乡愁:抓住了旅游的命门。”[1]

“乡愁”在哪里?在名山大川间,在炊烟袅袅的传统村落中……但最根本的是在民族的精神家园里,化为各种文化符号,散落在逝去的传统中,与我们及城镇化日渐推进的现代人群之间有不小的空间和时间间隔。那么,在文化旅游中,如何才能让游客更好地接近和找到“乡愁”呢?一条核心路径是历史文化品质的打造。

一、“他者”与“自我”、“乡愁”与“寻根”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及业界的一般共识,广义的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2]。如以服务对象——游客为中心加以考察,在文化旅游中有两大要素特别重要:一是学习,二是他者。

结合本论题看学习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学习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突出特色。从特定意义来看,如果在一场文化旅游中不能学到任何东西,或者学习效果几近于无,那么,这种旅游活动就没有获得应有的成效,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失败的活动。对于受众来说,但凡需要学习的内容,一般都具备两大前提条件:一是较隐性的,即还不能全面或深入理解的知识。如果是一望可知的显性内容,就是不需要学习的,或者学习意义不大的。二是要有价值和意义。通过这种学习,自己获得提升和进步。

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旅游依托于自然与文化两种资源之上,前者较显性,后者较隐性;自然旅游对应前者较多,文化旅游聚焦于后者。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发生转换,这一行业正更多地由显性资源转入隐性资源,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如此,即便是自然旅游,如自然风光、乡村游等,也需要文化内容的介入。也就是说,今后的旅游发展已不能停留于简单的喧嚣与狂欢,纯粹的游山玩水将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深挖其中的文化资源,应该成为且必然会成为发展方向。但这些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旅游地需要自觉地呈现各种文化元素,并引导游客理解其中基本的知识和内在意蕴,触动心灵,获得思考;需要在打造旅游产品时,自觉地发掘隐性的文化内容,提升品质,丰富内涵。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文化旅游不仅致力于“看得见”的风景打造,还需要由表及里,渐渐呈现那些“看不见”的文化元素,让游客自己体会、思考,获得精神的愉悦或震撼。

转入学习内容的价值层面即在文化旅游中所呈现的应该是精美的精神大餐,让游客在获得知识和思考的过程中感到物有所值。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化,业界越来越意识到以游客为中心的意义,什么样的景致及产品可以深度吸引游客呢?有论者提出了感知价值理念。

这一理念是基于顾客需要层次提出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它们落实到旅游过程中,前两者主要是在吃、住及安全问题等方面获得充分的保障,它们是旅游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保证,现在对于此点已基本达成共识,并为各文旅单位所遵循。这方面的工作作为基础,固然不能放松,但是,它们毕竟还只是低层次的需要,后面的几个层面才是逐渐深入的高品质需求,由此所获得的体验和满足感,与前面的两个层次不可同日而语。

有论者指出:“能否有效丰富文化旅游者的体验,是文化旅游成功与否的关键。”[3]在低层面的需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毫无疑问,提升或升华需要层次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的问题是,在文化旅游中,什么才是符合游客的进一步需要,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呢?我们认为,“乡愁”或许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乡愁”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或知识组合,而是知识之上的思考。这种思考直通内心,在景色和灵魂的共鸣中,使他者与自我沟通。

从表面上看,“乡愁”是远去的历史文化,似乎与游客及当下有不小的时间间隔。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是一种“他者”的存在。但进一步的问题是,历史文化是当下的根与魂,今日种种一切都可追溯于此,所有的人与事都从历史中走来,那里有文化、有初心,那里是精神家园的起点。人们都有“寻根”的要求,从何处来,到哪里去。这样的思考可以落实在文化旅游之中。所以,一场好的文化旅游所展现出来的“乡愁”往往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恰恰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历史文化的追寻中,可以获得自我的实现,找到情感的归属,“他者”与“自我”将融汇在精神家园的寻求中。人们将带着目光和思考上路,在久违的历史记忆里进行宁静致远的省思;在文化“乡愁”里,发思古之幽情,收获淡淡的喜悦与温暖。

二、深度问题:文化旅游的深化需要历史深度与学术依托

“乡愁”事关历史文化内容,这一内容的展现并非炫目的浅层感受。要记住“乡愁”不能只停留于一次走马观花的观赏,而是有深深的思考,有内在的浓度,让人欲罢不能,久久不能忘怀,需要在文化深度上狠下功夫。

历史深度与学术依托值得高度关注。作为必不可少的两大支撑,其不仅与文化旅游具有的内涵相匹配,还要有传统旅游业之外的现实责任与时代担当。

正是在这样的旅程中,面对各种文化景致,拉近的是距离,看清的是道路,文化旅游可以承载起“讲清楚”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同志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毫无疑问,要理解“中国道路”的现在,就必须知道它的传统与过去。通过思考,我们了解了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深切地了解历史如何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需要多种形式与载体,但文化旅游有天然的优势与作用。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真正认识中国,认清中国道路,光靠书本和纸面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人们有必要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在一草一木间获得直观亲切的体会,找寻历史的感悟。当旅游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旅游不仅是一种游乐活动,还承载着价值观的思考与教育。当游客们置身于具有历史厚度的景致时,实质上进入一部活的教科书中。如开发得当,则在身临其境间不仅可以直接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力量,还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教育移于现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种无声的教育中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的历史内涵,有必要成为一个努力的方向。进一步说,就景色而言,“绿色”固然可以怡人耳目;但更应该重视“绿色”后面的“古色”和“红色”,因为更多地依托传统,承载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苦难。只要历史的厚度得以重现,只要不以轻率的游戏精神看待它们,人们就可以为过去的辉煌而激动,由此树立文化自信;就可以因近代以来的苦难而感怀,深切感受今天中国道路的得之不易。从这个意义来看,文化旅游要做强,作出担当,必须靠文化力;文化力的呈现应来自深厚的历史感。文化旅游是休闲,但绝不止于简单的休闲,它是向传统和文化的致敬,更是在寻觅历史深处的民族基因。

但历史感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需要打造,需要今人的努力工作,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基础性的学术研究工作要跟进。如失去这个基础,文化旅游的品质就会受损。我们注意到,在一些文化旅游景点,原生态失真,历史感减弱,直接或间接地损害文化品牌。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在原因是,在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中,往往重开发轻研究,即使有研究,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一种过于追求短暂经济效应的市场研究,为了吸引眼球和暂时的销路,在研究基础尚未牢固建立时,推出一些过于追求形式感的产品。

这样一来,一些地方古城不古,民族特色不特,失去原有的风貌。诚如研究者所指出的,这种做法“满足旅游者猎奇心理,终会导致当地族群传统文化遭受破坏”[4]。比如,南京的1912街区是以展现民国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区域,外观虽然是民国建筑,室内的陈设已与民国文化毫无联系。有研究者提出:“结合民国文化研究,使这些建筑能够再现当时的生活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保护了街区‘真实性’。”[5]由本论题出发思考,这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原生态的保护问题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旅游地注重外在的热闹和市场效果,忽略内在的文化内涵。在项目的论证过程中,多着眼于外在的形式化及演艺效果、市场营销的考量。旅游开发商们大多不考量历史文化的本真性,历史文化专家缺位。

若缺乏严谨的学术品质,则这些匆匆推出的文化项目固然可以为文化旅游的开发造一时之势,但并不能带来持续的发展,甚至可能给后期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戏说性的笔调和影视感的热闹终究撑不起历史文化的天空。文化旅游之所以引发大家的热情,是因为后面有丰富而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要让它们为大家所接受,展现好历史时期的场景,将后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讲得地道、到位,是一大关键。要做好这一工作,绝不仅仅是发挥想象力,通过渲染、煽情的视听冲击或高超的解说技巧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实实在在的学术工作及权威研究作为载体和依托,如此,内涵和品质才能得到保证。

毫无疑问,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中需要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或载体呈现于受众眼前,深入浅出地展现原生态的风貌及文化内涵,我们无意否定形式的“活泼”。但“浅出”的背后是“深入”,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后面作依托,那么历史和文化景致终将失去输血及造血功能。从这个意义来看,文化旅游特别需要研发一体,形式上的“活泼”需建构在研究的“严肃”之上。以最近引人注目的南昌海昏侯墓葬重大考古发现为例,作为当地文化旅游的“新名片”,正处在全力打造之中。近期宣传报道中出现的许多器物,如编钟、马蹄金、玉器、漆器等,虽然说足够吸引人,但它们背后的文化背景、社会生活、礼仪制度及一些历史的细节,才是根本所在,也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但一般受众难以或无法掌握这些知识,一些媒体遂因势利导,依托专家解读,将人们的视线由器物层面延展开,深挖背后的历史文化,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以其可信及权威赢得受众。这说明,只要用之得当,对文化符号进行深度的学术挖掘,那么不仅不会失去市场,反而是赢得受众的必要保障。毕竟这不是一望即知的普通山水,或一场通俗的文艺表演,没有高水平学术团队的解读,只是一个古代墓葬而已,其价值根本无法真实、准确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更不用说深入挖掘其内涵了。所以,这一文化遗存今后要合理持续地开发,要真正成为文化旅游的“新名片”,需要以学术研究为依托丰富内涵,后续中的亮点在这里产生,高端和品质将在这里获得保障。“海昏”如此,其他文化旅游产品也是如此。

总之,要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历史深度与学术依托必不可少。“文”“史”“研”三者应层层深入,形成一种梯次关系。对这种梯次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是推进文化旅游持续和良性发展的一大关键。

三、文化打造与产业升级

文化旅游作为后天产品,需要文化打造,如此才能使产业升级成为可能,否则会在低端产品链上徘徊。

升级与低端的矛盾,着眼点在历史文化的内涵打造上。事实上,现在的旅游业界对于产品品质并不漠视,甚至可以说极重视。各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从政府到开发商也是颇下气力,投入不小的精力和成本。然而,有游客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景色或景物后面的故事十分单薄,甚至浮于面上,很雷同。“乡愁”由此成了纸面上的概念。为什么会这样?重视技术呈现,轻视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极值得注意的方面。

例如,在一些风景区,可以看到很多仿古的歌舞表演。但是,无论是服装造型还是故事的严谨度,都能挑出不少毛病,令人觉得太过现代,失去历史文化的本来面貌。这种形式呈现的本来目标是升级旅游产品,但内容的浅白反而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在产品升级中,我们必须有这样一个基本信念,即文化打造必须以历史文化内容建设为核心。内容为王,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再例如,前所引及的摩梭人的旅游项目,他们的爱情故事必须符合当地久远的历史和传统,将现代游客与原住民相配“谈恋爱”,虽热闹有余,但是对于历史文化是一种伤害,而且游客不能从中学到知识,由此进一步获得历史的思考,并在发思古之幽情中展示出“乡愁”之感。

最近做得比较好的是河南博物院的系列文化旅游项目。2021年2月,在河南春晚上,“唐宫夜宴”惊艳世人,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之上。整体风格诙谐幽默,又不失文化底蕴。在高度还原唐代仕女的基础上,镇馆之宝一一呈现,并依次出现《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千里江山图》等古代名画,以及出土于山东嘉祥徐敏行夫妇墓中的《备骑出行图》壁画。3月,河南博物院的华夏古乐团又用复原的音乐文物演奏了根据影视作品《长安十二时辰》插曲改编的《清平乐》,曲调唯美,服饰乐器风格统一,背景颇有古风特点。它们的成功及所受到的热捧,不仅在于技术手段的运用,还在于夯实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面,技术升级建立在文化内容之上。宛若走入大唐,在视觉和听觉享受中,“乡愁”之情亦悠悠而至。它告诉我们,在文化打造之中,内容是灵魂。只有在文化内容上下足功夫,现代技术才会焕发出活力,产品升级才成为可能。

总之,文化旅游不是一场简单的走马观花,感受并学习历史文化遗产是其中的一大重要任务,这是它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当旅游产品的历史文化品质得以保证之后,就可以搭建起一座望见“乡愁”的桥,既推进旅游业的品质提升,又使游客的心灵愉悦。在家园回归感中,在寻根与追问里,拉近当下与传统的距离,倾听心灵的声音。

猜你喜欢

乡愁历史旅游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新历史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