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康复护理联合活血化瘀汤熏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1-03-08田兴翠李林云徐启兰
田兴翠 陈 敏 王 莉 李林云 徐启兰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骨伤四科,安徽六安 237000
外科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主要手段,但因胫骨中下段血运不佳,软组织相对薄弱,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功能恢复不良情况[1-2]。故采取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既往实施常规康复护理仅遵医嘱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进行常规干预,术后康复效果不尽人意[3-4]。多学科康复护理是通过各个学科领域专家共同商讨诊疗方案,从患者生理、心理等角度出发,为患者制订最佳护理方案[5]。此外,研究显示,中医药在骨折患者预后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中药熏洗可提高关节局部温度,将其与护理措施结合,可进一步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6-7]。本研究主要比较中药熏洗结合传统康复护理与多学科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03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及观察组(n=52)。其中对照组男28 例,女23 例;年龄48~75 岁,平均(65.13±4.30)岁;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 hip score,Harris)评估患者术前髋关节功能,其中良16 例、差35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4 例;年龄49~75 岁,平均(65.20±4.32)岁;术前髋关节功能:良15 例、差3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骨科学》[8]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依从性较好,可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④存在硬膜外穿刺禁忌证,或对局麻药物过敏。
1.3 方法
术后4 周去除石膏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活血化瘀汤熏洗干预,药方组成如下:柴胡10 g、伸筋草、透骨草及海桐皮各30 g、当归、鸡血藤、益母草及丹参各15 g、怀牛膝、赤芍药、川芎、苍术、五加皮、泽兰、刘寄奴各12 g;用水煎煮1 h,将煎好的药汁倒在熏洗盆中,将盆放在便于患肢熏洗处,再将患肢放在盆口上方高于药液30 cm 左右,于患肢处盖上毛巾,熏蒸5~10 min,待药液温度在38~43℃时,利用药汁对骨折部位进行反复擦洗,直至出现皮肤发红、微痛为止,2 次/d,30 min/次,治疗1 个月。
对照组:在活血化瘀汤熏洗干预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术前评估患者自理程度、皮肤状况及疾病史等,告知患者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如术后1~3 d,以肌肉静力收缩运动及远端关节运动为主;术后4~10 d,主要是加强肌肉的等张收缩及关节运动,包括直腿抬高运动、屈髋屈膝运动等;术后3 个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可扶双拐或单拐行走。干预3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学科康复护理:①建立多学科护理团队:分别设置心理、营养、康复锻炼、疼痛、伤口处理、居家服务等小组,每个小组由2~3 名成员组成;②专业培训:邀请护理专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基础内容,患者出现意外的急救处理措施等;③制订康复护理方案并实施: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内容基础上,进行预防居家服务及社区服务等系列的后期康复护理,具体流程如下: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初步评估患者状况,根据具体病情,各小组成员初步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如心理小组主要负责对患者围术期心理辅导;康复锻炼小组主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术后康复训练方式及强度;疼痛小组主要负责对患者疼痛进行管理;居家服务小组主要是在患者出院后进行服务,通过电话随访评估患者是否需上门服务),同时由责任护士落实;各个小组成员在患者入院不同治疗时间段进行不同评估,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进程等的变化,随时修订护理计划;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并根据患者反馈,制订下一步居家服务,对有需求的患者可进行上门服务。干预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3、7 d 疼痛程度,该量表总分为10 分,得分越高反映疼痛程度越剧烈。
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采用Harris 量表[10]评定两组患者干预3 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共包括4 个维度,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髋关节恢复越好。其中分数≥90 分为优,70~89 分为良,≤69 分则视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表[11]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记分法,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3 个月后,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采用百分制,>90 分为非常满意,60~90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3、7 d,两组VAS 均较术后1 d 降低,且两组术后7 d VAS 低于术后3 d(P <0.05),但两组间各时点的VA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 比较(分,)
表1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 比较(分,)
注:与本组术后1 d 比较,aP <0.05;与本组术后3 d 比较,bP <0.05。VAS:视觉模拟评分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前后ADL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ADL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注:ADL:日常生活活动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病因复杂,多见于老年群体,据报道,股骨颈骨折近年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患者生活质量普遍较差[12-13]。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但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因需要长时间制动,关节血运功能降低,可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4-15]。因此,在股骨颈骨折术后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十分必要。
中医认为骨折的病机主要是经脉损伤,气血受损导致瘀血内生,影响气机运行,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为主要原则[16]。活血化瘀汤熏洗将热疗与药疗完美结合,通过热气利于提高关节局部温度进而改善血液循环,在热力作用下,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17-18]。降温后的药液浸泡于患处,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活血消肿作用,利于恢复关节功能[19]。但在中药熏洗辅助干预基础上依然需要给予患者康复干预。既往常规康复护理模式虽可解决患者基本问题,但无法满足临床对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迫切需求[20-21]。随着护理模式不断改进,多学科康复护理近年在临床中得到应用,通过不同专业学科专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联合为患者制订个性化康复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22-23]。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ADL 评分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与常规康复护理比较,多学科康复护理更利于提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多学科康复护理中通过不同学科专业人员对患者心理、营养、康复锻炼、疼痛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干预,有利于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继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24]。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多学科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突出的优势是设立了居家服务内容,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电话随访,利于患者反馈出院后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便捷的专业支持,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2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7 d,两组VAS 均较术后1 d 降低,且术后7 d VAS 低于术后3 d,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无论是常规康复护理或学科康复护理均可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但得到该结果也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纳入对象标准设计不全面等原因有关,具体结论还需未来展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
综上所述,多学科康复护理联合活血化瘀汤熏洗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更利于提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