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1-03-08符永宁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依从性标准化

符永宁 符 珍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琼海 571400

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手段,如抗凝血酶药物、β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但部分患者病情危重,经药物治疗无法获得良好获益,病情仍有较高恶化风险[1-2]。介入治疗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治疗方法,可快速、有效疏通血管,改善患者病情[3]。虽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技术,但仍有一定创伤性,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且术后仍有并发症风险,部分患者预后仍欠佳[4]。因此,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也尤为必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JCI 标准的核心理念,建立以该标准为规范的标准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享受到更优势及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利于提高原发病疗效,改善预后[5]。虽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颇为广泛,但将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并未见较多研究,具体的应用价值并不明确。本研究主要探讨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指导未来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合理护理计划的拟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82 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 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2 例采用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8~70 岁,平均(59.74±4.28)岁;体重指数17.35~24.68 kg/m2,平均(20.91±1.54)kg/m2;收入水平3000~8000 元,平均(5524.16±267.84)元;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6]:Ⅲ级26 例、Ⅳ级14 例;教育背景:初中及以下9 例,高中/中专18 例,大专及以上13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21 例;年龄49~70 岁,平均(59.82±4.30)岁;体重指数17.46~24.69 kg/m2,平均(20.98±1.55)kg/m2;收入水平3500~8000 元,平均(5552.20±268.95)元;NYHA 心功能分级:Ⅲ级25 例、Ⅳ级15 例;教育背景:初中及以下8 例,高中/中专20 例,大专及以上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7];②均接受介入治疗;③患者及家属知晓且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脏器相关疾病;②合并肿瘤;③免疫系统疾病;④凝血功能异常;⑤药物过敏史;⑥近1 个月内应用过抗炎、降血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⑦精神疾病史。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如介入治疗准备、常规健康宣传教育、病情评估及判断、监护生命体征等;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给予患者供氧,以减少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介入治疗前局部严格消毒,避免感染部位进行穿刺,穿刺后及时更换敷料;给予常规心理疏导,与患者交谈,言语安慰患者,以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谨遵医嘱指导用药等。

1.3.2 观察组 给予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小组,组员包括1 名护士长和6 名护士。由护士长带领护士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并参考JCI 相关标准。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且利用头脑风暴法集中讨论、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最终制订出护理方案。(2)护理内容。①采用CICARE 沟通模式。具体内容如下:接触(C),护理人员保持微笑,选用患者喜欢的称呼与患者接触、打招呼。介绍(I),向患者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工作内容及职责。沟通(C),与患者进行交流,为患者讲解该次护理行为实施的目的与内容。询问(A)。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是否改善等情况,并讲解后续治疗方案,获得患者同意。回答(R)。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存在疑虑、问题,耐心且针对性解答。对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表示感谢,与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采用成功案例举例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②健康教育情景化。评估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依据评估结果制订患者版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方案),为患者讲解,使患者充分认识该方案后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健康教育内容: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方案并为患者讲解,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患者接受治疗前,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缓解患者负面心理状态,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叮嘱患者合理饮食,且控制盐的摄入量。医务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的服用时间、用法用量等注意事项,强调漏服、多服等不遵医用药行为的危害,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反馈给医生并适时调整用药方案。医务人员协助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锻炼,且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其中,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运动锻炼的强度以患者身体耐受为宜。若出现不适症状则立即停止。出院前为患者详细讲解病情加重的表现,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应对措施。出院后,利用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与患者持续沟通,叮嘱患者规律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行为,定期回院复查。(3)出院随访。在患者出院后,及时在微信群及公众号等平台指导、叮嘱患者保持健康行为。回院复查时及时将复查资料上传保存。每月进行2 次电话随访,询问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维持情况,并依据反馈结果给予针对性指导,进一步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主性。两组均于护理3 个月后评估效果。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相关指标:记录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并比较。②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栓形成、低血压、切口出血等。血栓形成判定标准:接受介入治疗的肢体胀痛或剧痛,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切口出血:切口周围出现青紫、苍白、肿胀、包块,且局部明显压痛。③护理依从性:采用自制量表评估两组护理依从性,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37,信度为0.841,效度为0.839,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81,各维度间相关系数为0.281~0.772。评估内容包括用药、饮食、健康行为等10 个问题,每个问题10 分,分值越高提示治疗依从性越好。④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问卷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问卷克伦巴赫系数为0.833,信度为0.839,效度为0.843,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87,各维度间相关系数为0.285~0.778,共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行为等10 个问题,每个问题10 分,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若期望值<5,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血压及伤口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治疗手段,可更加迅速、持久地疏通梗死动脉,减少坏死心肌面积,改善预后[8-9]。但因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措施不合理及健康指导不到位,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切口出血、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还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0]。

护理服务的全面性及护理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预后起到关键性作用[11]。JCI 标准的核心理念与临床一直所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的理念相一致,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JCI 标准的主要核心思想[12-13]。有研究指出,通过安全规范的JCI 标准指导护理开展,可促使护理服务更加优质、高质量[14]。标准化护理模式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护理模式,通过规范化护理流程及措施,充分利用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合理调整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依据标准化程序落实各项护理工作,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及操作规范性,且可有效提高患者与医务人员的交流沟通,护理质量较高[15-16]。但目前将该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较少[17]。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护理干预效果,本研究将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并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压、切口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更具应用价值。

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主要从标准化沟通、健康教育及院后随访等3 个方面进行,可有效促进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治疗的认知度,面对异常情况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故而更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8-19]。并且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还强调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并在出院时告知患者家属持续观察,若出现突发情况可及时通知医生并对症处理,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20-21]。此外,本研究还观察了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利用CICARE 沟通模式的标准化语言沟通,对护理流程、措施等护理内容进行标准化,可使患者对疾病、治疗知识的认知进一步提高,且护理过程中会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采用转移注意力、肌肉放松等方法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22-23]。同时,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会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及运动等多个方面的指导,更利于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加上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跟踪了解患者的近期状况,给予强化性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使患者自身建立健康行为及良好的饮食习惯、用药习惯[24-25]。

综上所述,JCI 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更利于降低介入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依从性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