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卫生微生物学实验准备质量的工作体会*
2021-03-08何鸿雁陶忠桦
何鸿雁,陶忠桦,汤 艳
(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 泸州 646000)
近年来,由传染病所引发的公共卫生疫情不断出现,如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窘迫综合征,特别是新近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暴露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而健全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需要高质量人才来保障,这对医学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合格的、有创新意识的、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提出了挑战[1-2]。卫生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人类与环境中微生物的关系、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及疾病的预防控制,是培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尤其是应急防疫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实验内容与学生在今后从事的公共卫生工作,尤其是与疫情防控工作紧密联系[3-4]。因此做好实验准备工作、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进一步夯实公共卫生防疫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高校实验准备工作中的普遍问题入手浅谈提高卫生微生物学课程实验准备质量的一些体会。
1 实验准备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普遍不被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劳动未从待遇上得到认可,导致职业倦怠。大部分实验室均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准备工作,没有从专业、技术、管理上进行深入研究。各大高校实验准备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实验技术人员知识储备和更新不及时 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是高校教学实验室的普遍现象。大部分人员均从行政或教师岗转入,特别从行政岗转入的人员,经过培训上岗,只能完成基础的实验准备工作。因此,技术人员知识储备和更新不及时,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更谈不上创新性工作。
1.2轻视仪器设备、耗材的申报和管理工作 大部分实验技术人员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实验准备工作只是实验开始前1周的仪器设备调试、实验教室与试剂耗材的准备、预实验等工作,而往往忽略了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申报工作、仪器设备维护检修工作、试剂耗材的查验工作。对申报工作的不重视,套用往年的申报数据敷衍了事,造成仪器设备的闲置和缺乏,如试剂和耗材重复申报造成浪费。对仪器设备维护检修、试剂耗材查验工作的忽视,导致课前故障仪器设备不能得到及时修复,或者没有有效期内的试剂。这些工作上的失误最终影响了实验课的开展[5-6]。
1.3学生普遍未参与实验准备工作,缺乏实验整体观 实验准备是一个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准备工作的好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实验成败。学生没有参与实验准备工作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不重视实验准备,只重视实验课程中的研究内容。二是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会给带教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由于缺乏实验准备的学习,学生缺乏实验整体观,对实验室的清洁和器皿的洗涤工作不认真,影响了实验和教学效果及后续实验的开展。
1.4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还有待加强 近年来,频发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反映了高校对实验室安全问题普遍存在管理漏洞。生物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部分学生生物安全意识薄弱,带食物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不戴口罩、手套,实验过程中没有无菌观念,实验结束消毒不彻底。不规范的实验操作,给实验室埋下不安全的种子。
1.5实验技术人员与带教教师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教师发现由于实验技术人员与带教教师没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实验准备工作出现遗漏或差错。比如,仪器设备调试不及时、实验试剂配制或者实验器皿准备的数量不足导致正式实验时实验技术人员临时抱佛脚,应急为相关实验准备工作补漏,这样的应急状态必然不能保证实验准备的工作质量,最终不仅延误了实验时间,还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
2 在实践中提高卫生微生物学实验准备质量
2.1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知识储备 卫生微生物学实验大部分都是综合性实验,实验准备工作繁琐、实验持续时间长、准备物品多、影响实验效果的环节多。实验技术人员具有足够的责任心和相应的知识储备是保证实验顺利开展的前提[7]。作者所在实验教学中心制定了周例会制度、月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期末的实验室档案检查制度及年终的绩效考核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一是不断强化中心人员的责任心,如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二是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业务短板,多途径提升业务能力;三是制定课程负责人制,把每个课程落实到人,防止工作中的相互推诿。
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方面,根据卫生微生物学的相关进展,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实验准备工作,内外结合,对内采取自学的方式,对外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各级各类的校内外培训[8],如参加全国的各级各类培训会、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去泸州市疾控中心实地学习等方式。通过此种学习方式,实验技术人员拓宽了眼界,了解了前沿科学、先进的仪器设备、方便快捷的检测试剂和先进检测手段等。尤其通过学习同行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实验技术人员清楚了自己在实验室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容易麻痹大意之处。通过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和不断地学习,切实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增强了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
2.2做好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的保障工作 实验准备工作在提前一学期甚至1年的仪器设备和耗材申报工作时就已经开始了,同时体现在平时的仪器设备维护和试剂、耗材查验工作中。为了保障这一系列工作能顺利开展,作者所在实验教学中心出台了与此相关的仪器设备申报和验收制度、仪器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实验耗材申报及管理制度、实验药品管理制度等,并把申报工作落实到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认真研究自己负责的学生实验指导和实验要求,与带教教师积极沟通,对实验中涉及的每个细节反复推敲,详细记录每个实验步骤所需仪器设备、试剂和耗材,最后根据学生人数统计出总需求量。这样既杜绝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又保证了学生实验的顺利开展。
2.3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 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实验课上的内容,同时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实验准备和实验结束等相关工作,这是今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能独立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台面是否整洁、玻璃是否清洁、实验用品摆放是否科学等这些细微环节往往也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卫生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不仅仅是实验技术人员单方面的工作,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验准备和预实验等工作,还培养了其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9-10]。
近年来,作者所在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反复探索、实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其应对策略为:(1)对学生进行分组,把每班学生分成6个4~5人的实验准备小组,轮转参与实验准备工作;(2)在开始实验准备之前,要求学生首先要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耗材,熟悉实验的流程;(3)在正式上课之前,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实验准备工作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入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注意、科学摆放实验所需物品、无菌操作观念、试剂的配置和消毒灭菌、清洗器皿的重要性和方法,正确处置实验废弃物;(4)教师讲解、示范预实验操作流程;(5)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6)实验准备工作和预实验结束,实验技术人员、带教教师和学生开会讨论、总结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避免相同错误反复发生。具体操作流程见图1。
图1 学生参与实验准备、预实验操作流程
学生在参与实验准备和预实验的过程中,提前熟悉实验环境和实验流程,培养其实验的整体观和良好的科研习惯调动其参与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安全操作和无菌操作意识。通过这一措施实验效果和科研氛围得到大幅提升。
2.4加强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在实验室中任何一个小小的安全漏洞都会引发一场大灾难。卫生微生物实验除了要注重一般的实验室安全以外,生物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屡次发生的实验室感染事件无疑给高校的微生物实验室敲响了警钟。
因此,实验准备工作还包括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的工作。除了理论课教师强调生物安全的注意事项外,学生入室前,均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并签署安全承诺书后方可入室。安全培训内容包括:(1)微生物实验室操作的基本规范、流程,主要包括个体防护、无菌操作和一些良好的实验习惯等;(2)使用高压灭菌器、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等大型仪器的安全注意事项;(3)实验室废弃物如何分类处置,尤其是微生物实验中染菌的培养基和器皿如何处置等;(4)发生病原微生物泄露后的应急处置预案。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有效杜绝了实验中的违规操作,保障了师生生命和实验室财产安全。
2.5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与带教教师的相互协作及沟通 实验技术人员与带教教师的相互合作、密切沟通决定了实验准备工作的质量及实验课能否顺利开展。协作就是发挥团队力量,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沟通”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1-12]。首先,从仪器和耗材的申报环节,双方的沟通合作就已开始,查资料、讨论、反复核对和论证,对待每一台仪器设备和每一个小小的耗材都一丝不苟;其次,共同带领学生开展实验准备和预实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正式实验顺利开展;最后,实验结束及时反馈和沟通,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实验扫清障碍。
总之,科学、规范地做好卫生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是保证学生实验顺利开展的前提。实验技术人员需要投入足够的工作热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夯实实践技能,善于在工作中总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把这项看似平凡、简单,实则烦琐、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才能切实提高卫生微生物学实验准备质量,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合格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