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标识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2021-03-08万梅

家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万梅

【摘    要】幼儿教育以标识为载体,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教师应科学地利用标识引导幼儿进行有效阅读,从而提高其阅读效率。同时,还应根据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中午养成按时休息的习惯;活动时也要让幼儿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在长期坚持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标识;习惯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4-0185-02

Use Logo as a Carrier to Cultivate Children'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Nanyuan Kindergarten,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WAN Mei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uses logos as a carrier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for children. It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promote their healthy growth. Teachers should scientifically use signs to guide children to read effectively so as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daily life of children, they should be guided to develop good hand-washing habits, pay attention to hygiene, and develop the habit of taking a regular break at noon; children should also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observing discipline during activities.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long-term persistence.

【Keywords】Identification; Habit formation;Self-management;Ability training

一、利用标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利用标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使幼儿形成节约粮食,勤俭节约的好品质,让幼儿能意识到浪费粮食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习惯,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从而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用餐的地方张贴标识,引导幼儿按顺序进入餐厅,养成排队就餐的良好习惯。进入餐厅以后,在墙壁上或者餐桌上显眼的位置,张贴一些禁止大声喧哗的标识,提醒幼儿在就餐的时候不能说话,并向幼儿解释就餐时不能说话的原因:一边进餐一边说话,容易把食物呛到气管里面,引起非常严重的事故。还可以在每一个幼儿的座位上张贴一定的顺序标志,让他们按顺序各就各位,这样幼儿就不会因为抢座位而发生不必要的矛盾。餐桌上可以粘贴珍惜食物的标识,让幼儿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标识培养幼儿正确穿戴衣物整理床铺等的好习惯

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经常发现有些幼儿不会自己穿戴衣物。有时,非常简单的一个小动作,就能纠正幼儿自己在穿戴衣物上的差错。有些幼儿在生活中,从没学习过生活的基本技能,在大人的呵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幼儿园,他们的这种行为习惯就不能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必须对幼儿的这种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在幼儿就寝的地方,可以张贴一些标识,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日常活动中有些活动的运动量比较大,幼儿在活动的时候容易出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提醒幼儿及时脱去外套,以免感冒。中午休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学会穿戴衣物。睡觉前,先铺开自己的被子,摆正自己的枕头,但有些幼儿难以铺开自己的被子,还有些幼儿脱衣服解不开自己的纽扣。这些简简单单的生活技巧,对有些幼儿来说,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张贴一些标识,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午休起来以后,幼儿需要整理自己的床铺,最难的就是叠放自己的被子。有些幼儿迅速地收拾好了自己的床铺,有些幼儿把自己的被子翻过来卷过去,不会叠放;还有的幼儿不会穿鞋;有的忘记了系鞋带;有的左右不分,左面的穿到右面,右面的穿到左面。针对幼儿出现的这些穿鞋时左右不分,系纽扣时上下系不齐,叠被子时把被子卷成一团等情况,需要幼儿教师耐心培养和指导。如果能利用标识,给幼儿展示明确的示范动作,就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使幼儿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三、运用标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习惯

幼兒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提高。尽管教师反复强调幼儿下课以后要去上厕所,然而下课后,有些幼儿玩得忘乎所以而不去如厕,等到上课的时候,突然想上厕所,这样就容易扰乱上课的秩序。尽管教师反复强调,上完厕所要洗手,但是有些幼儿把它当作耳旁风,根本没有意识到不洗手的危害性。要摒弃幼儿的这些不良习惯,需要教师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提醒他们。教师可以在课室张贴标识,时刻提醒幼儿按时如厕,在洗手间张贴标识,提醒幼儿如厕后要洗手,必要的时候在洗手池旁边悬挂一些洗手步骤的图片,引导幼儿正确地洗手。如果教师没有正确地引导,那么很多幼儿把手伸到水里边,泡水以后就算是洗手了。个别的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不按规定洗手而在那里玩耍,结果衣服湿透了。有时幼儿的所作所为让教师哭笑不得。对幼儿来说,在家里上厕所男女是不分的,所以在幼儿园里他们认为和家里一样,男女也是不分的,偶有发生进错男女厕所的事,他们以为非常自然,那么在厕所门上张贴男生女生的标识,让他们根据标识找到自己的厕所,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就要从如厕这些基本生活习惯培养起,逐渐地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以标识为载体 引导幼儿自我性别认识

幼儿潜意识知道自己是男生或者是女生,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则无从知晓。幼儿教材中,就设计了相关的课程,引导幼儿认识自己。比如,省编教材幼儿小班下册第8页,“男生女生”这一课,就是有性别认识的相关内容。教材中画了几个辨别男生女生的标识,让幼儿进行辨别认识。首先是服饰标识不同,花裙子和短裤放在一起,说说这两件衣服是谁穿的,同时教材中问:男生能穿花裙子不?教师就要明确告诉幼儿,男生不能穿花裙子,这是男生女生区别的标识。其次是发型,男生的发型短,女生的发型长,女生的头发上可以插朵小花,可以梳个小辫子,还可以扎个马尾辫,男生是不能这样装束的,这也是男生女生区别的标识。运动方面,女生男生也是有区别的,女生喜欢“文静”的活动,如跳皮筋;男生喜欢“剧烈”一点的活动,喜欢“碰撞”,如打篮球。这两个活动,教材上都画了标识,让幼儿自己选择,在选择中认识男女生在运动方面的区别。教材从中还提示:小朋友,你还知道男生女生在其他方面的区别吗?很多小朋友马上会联想到如厕,他们知道女生和男生的厕所标识是不一样的,那么就要引导幼儿看清男生女生的厕所标识,如厕的时候千万不能走错。同时要强调,午休的时候,男生女生认清自己的床位标识,各睡各的床位,男生女生不能挨着一起睡觉。此外,一些园中活动是分为男生女生两个组的,这些都是无形中对幼儿的性别教育,让他们明白,无论是衣着还是活动,男生女生总是有区别的。生活中,大家一起遵从这些区别,社会才能和谐安定。

五、结语

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教学中,需要培养幼儿的各种习惯。比如,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吃饭习惯,良好的洗手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时时刻刻提醒幼儿,可利用一些标识粘贴在显眼的地方,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导他们按照规则处事,慢慢地形成一種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地养成自我管理能力。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 年度一般课题“以标识为载体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26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虞姬东.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8(21).

[2]李大肖.幼儿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5(11).

[3]王大章.标识在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中的积极意义[J].启蒙教育,2019(21).

[4]李彩莲.利用标识引导幼儿科学观察[J].黑河教育,2017(18).

[5]吴金叶.辨析标识与幼儿的观察能力[J].幼儿教育,2019(16).

(责编  林   娟)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