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角下的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研究
2021-03-07刘建伟
李 颍 刘建伟
(清华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特别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和现实结合起来。”面向新时代网络信息社会中的高校学生,在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中落实大思政课要求,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促进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
1 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与大思政课内涵高度一致
大思政课之“大”,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思政课应落实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曾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用好大思政课。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作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是不断接触学术共同体、成为学术共同体成员的过程。发挥好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的作用在高校的大思政课体系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大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于学术共同体的概念,学者有不同表述的定义,但其基本特征是共同的:有特定的主体;有共同的研究领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共同的学术规范和共同的归属感[2]。大学校园中学术共同体多样的形式、共同的价值追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形式中感受真理的力量、爱国的情怀、殷切的期望。
良好的学术共同体文化在大思政课中能够成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应当注重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面向学生不同特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解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大思政课的有益启示,笔者在清华大学开展调研,通过文献检索、参与式观察、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通过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落实大思政课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体现了大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要求
2.1 大思政课的理论性在学术共同体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得以认可和深化
大思政课的理论性首先体现在用什么理论、如何用理论培养人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同时又要注意和学科文化、学术文化、校园文化相结合,营造大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善于践行的活动和氛围。在这一方面,学术共同体包含的共同价值追求、良好的学术共同体文化都有助于大思政课更见实效。对于学术共同体文化的理解,参与问卷调研的师生(有效问卷来自158位研究生、17位本科生、8位教师)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学术共同体内部鼓励多元和差异(81.42%,选择此项的人数比例,下同);学术共同体在日常实践和学术活动开展中遵循包容、开放、诚信的原则(80.33%);学术共同体内部有规范的基准和约束(74.32%);学术共同体内部倡导理性怀疑(70.49%);学术共同体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59.56%);学术共同体遵循相同的价值观(57.92%);学术共同体由优秀的学者组成(56.83%)。可以看出,大学生希望在学术共同体内部鼓励多元和差异,而对于学术共同体本身的共同目标愿景、价值观、规范等,大部分保持了充分认可和尊重,这就为大思政课的理论引导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理论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方面,一些人员稳定或者学科有跨度的学术共同体形式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和有效的促进作用。比如薪火传承的“师门”文化,基础是导师与研究生的稳定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一种持续数年乃至一生的“师承”关系。在清华传统工科院系,一个课题组或者实验室可能延绵数十年、传承多代学者。清华大学化工系就有四代传承的典型事例,金涌院士是在风雨中历练与成长的第一代化工人,1953年被国家委派赴苏联留学时他就知道,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1973年进入清华大学工作,并于1979年领衔组建清华大学反应工程研究室,现已发展成为“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清洁能源化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金涌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不仅在科研学术上获得多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更在生产中取得了突出的应用。在改革开放环境下,腾飞的第二代魏飞教授求学于改革开放的浪潮期。赶上时代的新机遇,他坚定地选择了纳米材料这一新的方向。他说“一辈子只做一两件事,要想办法做到极致。我要做的至少要是对全中国现在或未来有影响的事,我不管它有多难。”第三代张强教授赶上了新千年新清华,“在清华大学9年学习生涯中,我成长在一个老中青传承的工程科学团队里,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也让我一直思考如何传承这种精神。”进入新世纪,金涌主动退出了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并推举年富力强的魏飞教授出任实验室主任,自己退休后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关注青少年科普教育;魏飞被评为“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身体力行地负起自己的担当,传承教育的力量;从这个团队走出的“学术新秀”张强博士留校任教后,其指导的学生也被评“学术新秀”,第四代人已接续新时代的传承继续在化工领域深耕和创新。2021年4月25日,四代同堂的金涌院士团队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联欢晚会上,作为清华大学师生代表表演《我想在清华做的110件事》,不仅宣传了团队的创新成果,更表现了四代人一脉相承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2.2 大思政课的实践性在学术共同体多样的活动形式中得以落实和提升
大思政课的实践性要求有丰富的载体。学术共同体多样的形式,为大思政课提供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有利条件。根据访谈和资料收集情况,调研问卷中列举了学术共同体不同形式的十余项选项,均得到调查对象的肯定反馈。按照不同类型,可分为正式组织类,如学术委员会(65.03%)、党团班组织(24.04%);论坛会议类,如博士生论坛(68.31%)、长聘教授讲坛(67.21%)、人文清华讲坛(57.38%);沙龙组会类,如师生组会(58.47%)、文科沙龙(47.54%)、微沙龙(38.80%)、校友沙龙(30.05%);专项类,如“师门”(52.46%)、学生实践支队(25.68%)、青年教师教学大赛(22.40%)。
其中,博士生论坛在调研中被认为是最贴近研究生学习的学术共同体形式。清华大学2002年首次举办校内博士生学术论坛,至今已持续近20年。论坛对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博士生的创新潜力,对学术新人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论坛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优化提升,在校内学术论坛的基础上,将论坛延伸到校外,有效整合各院校、学科在同一领域的学术资源,为国内同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学生开展深入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形成了校际学术共同体[3]。
丰富的沙龙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多样选择。比如展示清华文科建设成就和文科教师精神风貌的“清华大学文科沙龙”,致力于促进校内艺术、人文和社科等领域的跨学科对话,助推跨院系、跨学科的思想碰撞,激发科研新思想、教学新内容和合作新机会,树立清华文科品牌,为“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做出清华贡献。“人文清华”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1月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发起的活动,包括讲坛、慕课、清华学者系列节目,旨在建立、传播清华新人文思想,以人文精神教育和影响学生,向社会传播清华人文精神,提升清华人文的社会影响力。疫情之中仍弦歌不辍,2020年3月19日,“人文清华讲坛”于云端开讲,以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启动深度思考。随着校园设施的增加,“学术交流送咖啡”的“微沙龙”模式越来越受欢迎,各种便利措施激励师生围绕科研问题、社会问题开展广泛交流。目前,清华大学“微沙龙”已成为常态化和便利化的师生交流平台,每年开展师生交流活动近9 000余人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学术科研讨论、跨学科交流提供保障的优秀范例。组会也是师生交流非常好的方式,通过组会上定期的工作汇报和学术交流,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研究工作进展,学生提出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应对。疫情背景下,师生凝聚共同智慧,云上组会、在线答辩、云上博士生论坛、远程科研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3 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凸显了大思政课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作用
3.1 “从游文化”中的教师主导性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在《大学一解》一文中表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清华大学公管学院从打造“从游”文化入手,全方位发挥导师的示范作用,在实践中探索出“思想引领、学业同行、生活陪伴”的新型三维导学思政关系,聚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希望良师像“大鱼”般用治学精神、人生态度引领和濡染学生,“小鱼”们从游其后,观摩习染,“大鱼”对“小鱼”在思想上引领成长、在学业上同游学海、在生活上相伴前行,将“小鱼”导向自己的精彩人生。
具体而言,导师在学术科研层面,指导学生在科研工作过程中注重增强思想引导,通过科研场景展示从事科研和教书育人工作的内在动力,从而对学生开展价值观引领;在生活层面,通过共同就餐、运动等丰富的共同生活场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展现人文关怀;在职业发展层面,聚焦价值选择引导,导师通过和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由公管学院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主办“博士生职业发展训练营”之“我要”系列活动,直面研究生们最关心的问题。老师校友深度回应职业选择,前辈师长悉心整理成长经验,带领“小鱼”探索前路,从入学到就业,一路相伴前行[4]。
导师作为研究生科研、生活、职业等方面的重要引领者,在师生共同体中实现学术、事业、人生价值观传承。在清华大学一些院系,本科生也配备了导师,通过“新生导引项目”各院系基本实现了新生导师全覆盖。导师在选才和育人过程中,潜移默化传承自己的价值观,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属于自身团队的“特质”,并在团队的学术方向、规矩原则、学生风貌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不同团队各具特色。
3.2 校园活动中的学生主体性
学生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定制学术共同体活动。“强基计划”书院学生在“从游”文化感染下,围绕感兴趣的主题发起了系列活动“从游沙龙”,旨在通过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引领,激发同学们思维的碰撞,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充分的表达,作为探索书院提升师生交流的尝试。始于1983年的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清华大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以院系或社团协会、学生组织为单位,按照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申报参赛。竞赛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1998年7月,17名清华大学博士生组成科技服务考察团,对山东省部分地市和企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考察和科技服务。这是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开端,发展到现在每年都培养出百余名优秀讲师。深入祖国基层,以青年之所学,为祖国伟大建设而奋斗不息,这是清华大学讲师团的初心,20年来一届又一届讲师团成员们依然不懈努力与坚守。讲师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围绕“浸润教育,讲学相长”的方法,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宣扬党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
4 注重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上好大思政课
在高校大思政课体系中,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是一个正逐渐受到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发挥其在大思政课体系的独特作用。
调研发现,大多数师生对于清华大学学术共同体文化和学术生态现状评价良好(73.77%),同时评价一般(23.50%)和评价不好的(2.73%)依然存在。主要问题集中在开放坦诚的学术讨论和学术批评空间还不够(72.92%)、学术共同体治学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62.50%)、学术共同体的自律性还不够强(39.58%)等。为构建良好的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议学校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86.89%),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制度(74.86%),加强文理工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73.22%),提供更多的国际化交流平台(68.85%)。
在大思政课体系中,高校应当逐步加强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学术共同体共同的价值追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丰富形式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积淀求真求实、开放包容、公正评价、交流互鉴的文化,为广大青年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营造良好育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