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2021-03-07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素养

李 婷

(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核心素养一经提出便受到相关学者和教师的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概括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2]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也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还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承载了悠久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古人的思想与情感,具有深刻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比较大且内涵丰厚,是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重要载体,在语文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未能很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要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使学生既能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文化美,又能提高文化修养,提升审美品格和语言实践能力。

一、品味诗词之言,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立足整体分析语言,重视诗歌内涵把握

古诗词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但由于年代久远且表情达意较为含蓄委婉,学生很难凭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理解其中的内涵。理解字句含义是深入阅读诗词的前提,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把字句讲解作为课堂的重点,脱离文本来讲解字词,却忽视了诗词中深层内涵的挖掘,这样表面化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讲解字词的基础上将整篇作品串联起来,立足整体把握诗词内涵。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涉及到了“杨花”“子规”“明月”几个意象,“杨花”即柳絮,暗示漂泊无定,“杨花落尽”点明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词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感情基调;“子规”啼叫着“不如归去”,声音极其哀切,抒悲苦哀怨之情;“明月”高雅纯洁,具有相思之意。掌握字词含义是把握诗词内涵的前提,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对“杨花”“子规”“明月”三个词的理解串联成一个整体,回归到诗歌当中,进一步感受李白在此诗中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无限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意。

(二)鼓励再创造,强化语言实践

诗词教学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文本大意,把握诗词内涵,还要求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发挥创造力,进行语言实践。“阅读能力是一种输入知识的能力,而写作能力就是一种输出的能力。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效果就在写作中体现。”[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提到了多个意象,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学生在掌握诗词大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以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思。除此之外,这首诗融情入景,“杨花”“子规”本为无情之物,在这里却承载着诗人的愁绪和对友人的关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中,抽象的愁绪借着“月亮”随王昌龄直到夜郎西,这里李白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这样的写作手法极具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师要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手法的精妙并使学生尝试灵活运用,鼓励他们选择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写成小文章和同学进行交流。

二、聚焦诗词之巧,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巧妙设疑,提高思维深刻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古诗词教学中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思维逻辑性、深度性、发散性、想象性、批判性、创造性等发展的课堂氛围。”[4]营造课堂氛围需要设置有效的问题,问题是串联起课堂的关键,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野望》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音韵之美时设置了如下问题:将“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改为“树上皆秋色,山中唯落晖”是否可以?是原句较好还是改句较好?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分析颔联的音韵之美,而是换掉原诗中的字,两句形成对照,学生更容易发现原句用了叠音的手法,进而懂得在诗词中字词的重复使用会形成节奏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分析《野望》的思想情感时,教师可引入曹操的《短歌行》,让学生找出其中与《野望》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情感相似的一句,学生对比阅读后可知此句化用了《短歌行》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结合写作背景可总结出诗人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却事与愿违、孤独失意的落寞情绪。教师基于文本结合其他诗词来设问,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本,这样的问题设置对学生思维发散性、深刻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个性化阅读,提高思维灵活性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或是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忽视学生的阅读感受;或是逐句讲解诗歌内涵,给学生先入为主的观点,禁锢住学生的思维;再或者不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按照预设的课堂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教师应该意识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观点,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思考。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蕴含了苏轼复杂的情感,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他情感的集合点,因此教师在学生掌握语意、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讨论词人在此句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一次思维发散的过程,有的学生会读出苏轼想要建功立业却被贬黄州的愤慨和无奈,还有的会读出苏轼追比英雄,渴望有所建树的壮志豪情……这都是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培育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个性化、过程的个性化和结论的个性化,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5]因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课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对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帮助。

三、把握诗词之美,注重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多角度解读文本,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古诗词是美的音乐、美的意境、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的结合体,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点,引导学生从语言、修辞手法、情感等多个角度理解文本。以杜甫《望岳》为例,教师可以提供支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品读这首诗歌。从语言方面,古人写诗往往会倾注心血在几个或者一两个字上,从而将诗词写活,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颔联中“钟”“割”二字就极具凝聚力,分别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遮天蔽日、高大巍峨的形象;从修辞手法方面,“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运用设问手法,引人注意,在结构上还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颔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运用对偶手法,整齐对称,意义含蓄集中;从情感方面,通过对泰山的描写,诗人既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又以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的凌云壮志。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鉴赏诗词,更能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古诗词的美,除了分析诗词本身的美以外,教师也要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悟,进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发挥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艺术,方寸之间却可以展现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学生在发现诗词之美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文字,应该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文本内部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意境和形象这两个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意境方面,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如在《钱塘湖春行》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现有关钱塘湖春景的图片,配以自由轻快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之中,更真切的体会到诗中所描写的美丽画面。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诗句和自己的想象,以口头语言的方式描绘自己脑海中的西湖春景。再如在《使至塞上》中有“单车”“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一系列意象,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将众多意象连结起来,扩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还可以让学生发挥特长,以绘画的形式描绘这幅大漠风光图。形象方面,教师可通过对具体诗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形象或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要借助诗词中的具体意象来感知,如要感受《使至塞上》中的大漠风光,就必然要分析其中的诸多意象;人物形象方面,如在学习《卖炭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人对卖炭翁遭遇的叙写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得出诗人塑造了一个苍老悲苦的劳动人民形象,表现了对饱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在感知自然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微写作,表达自己对意境的赞美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等。联想与想象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生对诗词会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和更深刻的感悟。

四、品味诗词之味,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知人论世,强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任何一首诗词的出现都有它植根的土壤,也就是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独特的经历。学习诗词要知人论世,只有这样学生对诗歌才会有更透彻的理解。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连用了“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只有了解苏轼在作词时的经历和心境,才能对词人的用典有更深刻的把握。苏轼此时政治上处境不佳,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仕途不顺的苏轼希望能有机会一展宏图、建功立业,于是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亲射虎”的典故是指孙权具有雄才大略,能为国家建功立业;“遣冯唐”的典故是指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虚报战功而获罪削职,冯唐为此向文帝辩白此事,最终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射天狼”的典故是指天狼星主侵略,这里指西夏。由三个典故来看,苏轼虽身处逆境,但并未堕落消沉,他始终渴望着有朝一日北宋朝廷能像汉武帝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能像孙权一样建功立业,挽弓如满月,痛击西夏军队,成就丰功伟业。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足够背景知识的支撑,学生是很难深入理解诗歌内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入背景知识,才能打破时空的局限,让学生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从而真正把握诗歌意蕴。

(二)植根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与理解’强调在文化的渐染中理解传统文化,寻绎文化基因,扩大文化视域,增强文化自信,并自觉地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6]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前提是学生既要充分了解中华文化,又要对自身文化保持高度的认同感。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运用典故之外,它还承载着节日、民俗、季节、节气等诸多文化因素。诗词中文化因素的讲解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因素,以关键词的形式进行诗词归类,使学生对诗词中的文化要素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提炼出“秋天”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诗词,并梳理这些诗词表现出的秋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升华,阐释古诗词中的悲秋文化。再如初中教材中涉及到“月”的古诗词中有很多,“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这些都是含有“月”的诗句,月亮本身并不带有感情,但在文人笔下被文化化,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以此为关键词选择恰当的诗词,引导学生感受“月”的魅力。文化关键词是打开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才能对文化有更高的认同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古诗词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同时也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核心素养要求的推动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素养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