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生成规律
2021-03-07程银
程 银
(1.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贵州财经大学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 550025)
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获得感的内生源驱动力,是新时代呼吁革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盘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召唤,更是凸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的时世审视。近年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面临社会思想生态变迁、信息技术媒体革新、构成要素新变、工作方式老套、教育内容不新的多重境遇,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略有衰减。至此,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以遵循“三规律”为原则,以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出发点,因事因时顺势而进地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突显了提升亲和力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之策。使思想政治工作本应具有的亲和力再度被激起,为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途径,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指明了方向。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提升亲和力,提升亲和力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把握亲和力的生成规律。亲和力的生成规律究竟是什么?学界并未形成共识。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相关概念澄清
时代是理论创新之母,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概念、内涵、外延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时代境遇中保持着概念的生命之树常青。新时代境遇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概念的推进和发展,仍需在理清以下三对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一)“亲和力”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概念的由来及演进,最初源于化学用语“亲和力”,后引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原指物质之间结合时的相互作用力”[2]。后在心理学中“亲和力”意蕴为人对人的“亲近、喜爱,从而促进彼此的交流,并以此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减少人际间的矛盾与冲突”[3]。“亲和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初次表达见于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4]此处的“吸引力、感染力”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原初表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引发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探讨热潮。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概念在这一波又一波的研究浪潮中逐步推进和深化发展。李建从教育主体与教育实践关系的视角将其定义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性、吸引力和倾向性,还包含教育对象对施教者和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和和谐感”[5]。叶方兴则从广狭两义的角度出发,从广义上将其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给人们的亲近感受。这里不仅包括教育对象,也包含教育主体乃至整个社会大众”[6]。从狭义上释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所形成的亲近感受。就此来说,‘亲和力’与‘亲近感’具有实质性关联,并同‘和谐感’‘一体感’等感受紧密联系,且与‘距离感’‘疏离感’‘断裂感’等相关感受相对”[6]。不难看出,研究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概念的定义主要基于主客体间的范畴、关系来界定,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些相关概念的界定中,仍存在对主客体范畴混淆、教育主导与教育主体界定模糊的情况,进而在研究中将亲和力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混淆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在一些领域或实践中会有部分相交,甚至有时会被混淆,但其内涵与外延都各有所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内涵与外延相较而言都窄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渠道也有别于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尽管它们在特定的时期被等同使用,但从概念演变和发展的进程来看,其本身的范围和内涵都有着明显的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联系。2019年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阐明了思政课亲和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本质区别和内在关联,指明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一命题,着重强调了思政课作为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守好每一段渠。学界对“亲和力”的相关研究再度升温,呈现“井喷式”发展状态。“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吸引的潜在功能,以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7]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受教育对象范围、教育内容和方式等都远小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途径、载体、范畴也远大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间的亲切感、课程载体的时代感、教学内容的趋同感、课程教学的和谐感。也即是“首先缘起于学生对教师形象气质的喜爱和对其人格品性的肯定而产生的一种亲近感和尊崇心”[8]。
思想政治工作则范畴更广,其核心主体泛指一切的社会人,尽管各个时代的目标、内容和叫法不同,但却古已有之,其概念本身及内涵、外延都是几对概念中最为广泛的。涵盖社会运行管理中的方方面面,主要体现为解决人的思想、观念、立场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个协调效应的生命系统。故而,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概念也更为深远和复杂,学界对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界定也形式花哨、维度多样,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就是理论自身的魅力,无形间把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也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是一种环境力,即社会大环境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支撑力”[9]。仅从外在环境界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有其合理之处,但这种一叶障目的定义难免有些掩耳盗铃之势。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是指工作对象对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言语艺术、人格品行的亲近感,以及对工作内容、法理依据、载体媒介、预达目标的趋同感与和谐度,表现为对对象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这种亲和力是基于对信仰坚如磐石的定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9]它既包含又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
事物之间的紧密关联决定了概念间的相互交融,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和目的天然地把它们的共同主体“人”作为共同的受众对象。但不同的是它们之间的主体在不同的境遇趋于流动,所归属的场所和范畴也各有所异。对概念的界定也需紧扣时代境遇,依据其所归属的范畴和要素区别定义。目前,学界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定义倾向于构成要素定义说,“四要素构成说”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由“主体亲和力、客体亲和力、介体亲和力以及环体亲和力”[10]构成。“五要素构成说”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亲和力、教育方法亲和力、教育内容亲和力、教育主体亲和力和教育环境亲和力五种”[5]。分别从内在亲和与外在亲和的系统关联上进行了界定,并构成了一种聚拢的合力。但这种构成要素法的界定难以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区别,在实践中极易导致概念的使用混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重在教育的亲和,着重突显的是高校对学生、党外人士、教职工、党政干部的政治思想引领及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其对象宽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窄于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是更倾向于对对象的管理中形成的互动力,亲和力也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重要手段。理清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也就不易混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概念。从其构成要素上看,二者在主体、对象上高度融合,在开展中既有包含又有竞合关系。从内容上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包括管理班团事务、校园文化塑造、学生勤奖助贷、宣传工作、易班建设等方面的亲和力,当然也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二者是包含关系。从形式上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样,涵盖面更加宽泛,评价体系更加具体。因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体现在高校工作中的各个领域,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是事关高校生命线的工作。但必须明确的是,“亲和力绝对不是迎合力,而是朝着预期教育目标的引导力,”让其对象成为“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所需要的那类人,而非随心所欲地成为精致的个人主义者”[10]。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内部生成规律
亲和力的生成是一个双向驱动的过程,既需要实施主体内部的情感驱动、人格感染、话语吸引及人文关怀,更需要外部环境、教育方式对受施力者的吸引和感染。
(一)“真实情感”是亲和力生成的心理基础
“没有人的感情,就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1]显然,在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中,亲和力首要着眼于双方情感上被感染、感动和吸引而生成的亲近感与和谐度。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生成,首先应源于思政工作者对思政工作的真实热爱,出自内心的喜爱,以及对学生充满情感的关爱之心,进而产生对其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的亲近。就好比是发动机的内燃力,缺乏情感这个最本真的东西,就会对工作缺乏激情,进而产生疏远感。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先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2]。施教者本身缺乏真实情感,就难以成为一个能够鼓舞别人的人,更难以主动亲近别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也是最具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仅靠外在管理制度的驱动和书斋里的逻辑推理研究,难以取得实效。因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并不起源于人们的逻辑推理,而是起源于情感”[13],做人的工作一旦离开了情感,就容易使自己出丑。因而,高校思政工作者的真实情感是主动走进学生心灵、主动亲近思政工作对象,坚定理想信仰,激发燃烧斗志的原生动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生成的内在心理基础。缺乏真实情感的人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定是没有说服力的,是缺乏自信心和底气支撑的。
(二)“理论深度”是亲和力生成的潜在前提
理论魅力是思政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征服教育对象的潜在力量,理论功底深厚、学科背景扎实,能深层次理解和讲透教育内容的教师,其自身理论魅力焕发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必将引发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的思考。“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讲授理论的彻底与否,关键取决于教育者自身是否敬畏敬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学懂学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教育者只有彻底掌握了理论,理论的说服力也才具有生命力,因而才能掌握群众,为群众所信服。群众才愿意亲近教育者,乐意听其言,信其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除了内容不够新颖,包装不够时尚外,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思政工作者理论水平不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15]。因而,理论功底的匮乏必将引发教育对象的抵触,必将导致教育者自身出丑,激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疏远感。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方式多样,期待程度更高。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自觉提升理论功底,善于用理论的彻底性、科学性去征服学生、赢得学生,进而才能亲近学生,促使亲和力的生成,达到预期的工作和教育目标。
(三)“健全人格”是亲和力生成的道德因素
思政工作者的人格是由自身的品行、学识、性格、气质等综合素养构成的一种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品质本身就是一种魅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让受力者自发地走近、亲和的力量。健全的人格是思政工作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亲和力内部生成的道德因素。人格具有自身的吸引力,同样也具有自身的破坏力,双面人格的教育者往往更容易受到弃唾,败坏自身和学校的形象。反之,健全的人格往往能形成一种人格魅力,弹奏出和谐的人生旋律。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是自身道德素养的核心,其魅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及学生的认同。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应用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来坚守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用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职业作风影响学生,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魄力感染学生,以自身光辉的人格形象来赢得学生的敬仰与爱慕。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工作者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工作成效。“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16]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在于能将“教育者的人格魅力”视为“自我的人格典范”,而到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我教育,从我出发的教育也才最能生成亲和力。
(四)“话语艺术”是亲和力生成的载体媒介
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必然要借助语言载体来表达、传播、接收。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和语言表达的时机、场合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话语艺术”。“话语”作为思政工作者开展管理、教育工作的传播载体,其自身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的语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教学中慷慨激昂的话语艺术必将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加受教育者的亲近感。新时代语境下的工作、教育对象以“95后”“00后”居多,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更加关注自身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期望彰显自我,倡导平等交流,倾向于接受更具亲和力的话语。传统语境中的“政治话语、文本话语、权力话语”疏离了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释怀与关照,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主观感受,缺乏亲和性,因而被贴上了“枯燥化”“呆板化”的标签,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高校思政工作者理应顺势而行,因时而新,不断革新话语体系,转变话语风格,变“权力话语”为“权利话语”,更加关注受教育者在教育关系中的感受和地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对话。转“宏大叙事话语”为“微小叙事话语”,转“文本话语”为“形象话语”,从“高大全”到“人性化”,从“庙堂之高”到学生个体的“小确幸”,“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7]话语的革新和转变,正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的时代之命,高校思政工作者唯有增强自身语言魅力,转变传统话风,才能促使自身内在的亲和力生成,进而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思政工作喜人心”的境界。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外部生成规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生成需要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内在动力的关键在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本身,包括思政工作者和工作对象,是推动亲和力生成的重要引擎。外在动力主要体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内容、方式方法、实践起点和最终落脚,这些外部力量是亲和力生成的外在保障和实践场域。
(一)“日常生活”是亲和力生成的实践场域
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蕴藏于日常生活的涵养池中,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其中产生及其变迁。“日常生活与每一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它无声地滋养和孕育个体生存和人类社会,即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背景世界,也是每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世界。”[18]日常生活的涵养池囊括了一切的社会人及其观念,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除了要借助于自身内在的因素驱动亲和力的生成外,还应立足于日常生活的涵养池,以日常生活作为亲和力生成的水源条件。探寻亲和力生成的内在思想源泉和外在实践场域,帮助人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明辨是非,回应大众心声关切,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以身边的感人事迹触发人心,倾听民众的心声,使亲和力的生成之水源远流长。另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立足于“日常生活”沃土的场域之际,切勿随意拔高或流于形式,致使思政工作腾飞于学生日常生活的领域外空。亲和力作为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合力,只有在整体实践的互动中才能逐步生成,一旦脱离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场域,亲和力的生成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凭借如何强大的内在动力也难以生成。
(二)“理想信念”是亲和力生成的价值旨趣
理想信念是人们的精神之钙,精神上缺钙就容易得软骨病。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强,易于受不同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价值取向多元。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美好环境中,物质条件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再加之学校挫折教育的缺乏,理想信念教育不够,学生们对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缺乏体验感,对先烈们历经磨难换来的和平美好环境缺乏深刻认识,满足于现实,缺乏长远的规划,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欲望不强,动力不足,信心不够,容易受挫折的阻挠而放弃,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同样,就高校的多数青年思政工作者而言,他们对职业晋升、职称评定等缺乏必要的规划和追求,对工作缺乏热情,仅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守住工作时间。显得无欲无求,工作上缺乏主动和激情,进而阻碍了亲和力的生成。可见,加强对思政工作者、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政治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理想信念是人们精神上的支柱,理想信念一旦坍塌,人们的价值走向就会滑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就难以生成,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就更加乏力。高校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的价值旨趣也就难以如期如愿实现,与党的预期目标相差较远。
(三)“现实的人”是亲和力生成的逻辑起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在人,终点也在人。亲和力生成的载体和对象是处于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脱离于现实的居庙堂之高的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实质上是开展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教育,其目的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忠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意识形态位居上层建筑的顶端既源于社会实践又高于现实生活,并集中体现在“现实的人”的政治立场、阶级意识、道德观念上。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9]。现实的人“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20]。“现实的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又是其对象,在整个过程中既扮演剧中人又扮演剧作者,其整个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诸多内外在的情感因素、环境因素,都是在社会实践中阐释人的观念的过程基础上形成的,培育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而非是脱离现实底色的政治空谈或说教,进而塑造人。因为“人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2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生成,只有始终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从现实的人的本性出发,去思考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高大全”向“人性化”转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底蕴,进而促使亲和力的生成。同样,亲和力的生成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又反推进亲和力的提升,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四)“革新方式”是亲和力生成的外在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做人的工作,又是离不开人去做的工作,不论是作为内在亲和力生成的主体的工作者,还是作为外在亲和力生成的其它环境因素,最终都是由人去创造完成,而“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22]。细言之,外在环境是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呢?其影响的大小如何?实际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工作方式方法影响着工作者及其对象的亲近度和亲切感,工作的规范程度、合法程度决定着目标的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颖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对象的认可度,影响着教育的实效。工作方式作为亲和力生成的外在条件,对亲和力的生成意义重大。在以往的工作中,由于传统工作方式的习惯性及其工作方式的陈旧老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难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赶应付、做材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增加一线工作者的负担,而且疏远了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距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要善于革新观念,了解工作对象的特点,“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23]及时地根据环境的变化及工作对象的特点,找准相互间的共鸣点、切入点革新工作方式,促使亲和力的生成,进而保障工作有效开展。
(五)“全面发展”是亲和力生成的最终落脚点
“现实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生成的逻辑起点,那么,为什么要生成亲和力、提升亲和力?亲和力到底有什么用,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亲和力直面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人既是情感动物又是社会之人。亲和力的生成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作的实效,以期顺利到达工作的预期目的,不断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既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那么,亲和力生成的最终落脚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上来。人才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赢得了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势必要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必要之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起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在整个培养人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更是为了留得住人、抢得到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生成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而需不断提升和改进的方法,也是顺应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需要的必然选择,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总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和利用好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关键的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但亲和力的提升决不是随心所欲就可以实现的,它不同于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那么简单,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是紧随人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极其复杂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故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需要在准确把握其生成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层地开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生成规律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视角探寻其生成的条件。以期能在准确把握生成规律的基础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不断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