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建党百年 感悟教育使命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天安门观礼有感
2021-03-07丁凤良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丁凤良/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结合所从事的基础教育工作,我有如下深刻感受。
第一,要贯彻落实并组织好光辉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带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党史是学生了解党、笃信党、热爱党的宝贵教材,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珍惜好、挖掘好、使用好。
第二,要坚定落实并完成好育人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要完成好这一根本任务,需要基层义务教育学校工作者理清思路、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第三,要有效落实并涵养好学生人生底色。民族灵魂是指学生不仅要认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要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自信心,而且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家国情怀是指学生要有一颗“中国心”,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学生要从小树立“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密相连”的意识。世界眼光是指学生要在心怀祖国的基础上,还要具有能够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胸怀和境界。学生人生底色可以从民族灵魂、家国情怀、世界眼光三个方面加以落实。
第四,要完善落实并建立好协同育人机制。学生的成长取决于学校教育,又与社会生活相互关联,还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念,必须依靠“家校社”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实现育人目标。学校主导,学校在“家校社”形成合力、共同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基础,家庭在“家校社”形成合力、共同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支撑作用;社会依托,社会在“家校社”形成合力、共同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补充作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这是中国人民历经沧桑得出的根本共识。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更加坚定工作目标: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厚植爱国情怀教育,落实四史教育,完善协同共育机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