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非遗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群为例
2021-03-07李明洋李爱香
李明洋,李爱香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
1 研究背景
1.1 非遗传承场域消解、异化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家庭、家族、师徒等家庭场域为主的传承方式,培养了众多的非遗工匠、工艺美术大师;以社会文化场域为鲜明特点的方式,使得非遗民众间得以广泛快速传播,两者为传统非遗传承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关系、物质环境的变化,年轻人更多走出家门,脱离家庭,投入到社会环境中,加之年轻群体对传统非遗项目的兴趣较小,作为非遗传承主流群体的年轻人普遍“流失”,导致以师徒传承为特点的家庭场域逐渐分解乃至消失,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同时,在非遗得到大力推广、宣传的风潮中,以利益为取向的开发方式更多呈现出来,在功利化的驱动下举办的各类非遗活动逐渐脱离其本源,青年群体形成的非遗认知已有“异化”之象,亟待能够体现非遗本源且迎合青年群体兴趣、审美的知识传播、教育途径[1]。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数字创业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鼓励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审美理念,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服务现代经济建设,促进现代设计、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将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城未具有高附加值、高辨识度、个性鲜明的文化创意产品,形成互相支撑、融合共促的文化产业链,不仅需要设计者具有较强的现代设计能力,同时需要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何使设计师在就学阶段接触、喜爱、深研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培养产业所需人才是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
1.3 高等职业学院教育与非遗教育的耦合点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非遗项目,如传统年画、剪纸、泥塑、核雕等,在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以技艺劳动为基础,在实践磨炼中,逐步提高技艺技能水平,塑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对于“德技并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劳动教育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之间有着高度的契合点[3]。
2 非遗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现状分析
2016年9月2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该委员会将有计划发展委员单位110 家,基础教育30 所学校,职业教育50 所院校,本科教育20 所院校,境外大学5 所院校,企业5 家。其中职业教育所占比例接近一半。委员会及委员会单位将立足于地方非遗特色项目,着力建设非遗教育专业、开发专业课程,建设非遗教育基地,搭建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师培训,培养非遗教育骨干力量等内容。深入挖掘齐鲁民间艺术,尤其是列入非遗名录的民间艺术,发挥高职院校数媒专业群特色和优势,与专业教育结合,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培养具备非遗传承创新素养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搭建全方位的立体式培养体系,扎实做好非遗传承创新工作成为职业院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部分职业院校为深入建设专业发展内涵,迎合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优秀人才,纷纷将优秀民间艺术、非遗文化引进校园,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同时,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4]。
2.1 非遗传承教育中缺乏系统化课程资源以及高职院校引入非遗课程存在的浅层次、不持续、重传承技能轻融合创新的问题
传统非遗技艺多采用口口相授的传统师徒传承模式,导致资源相对分散,内容缺乏整体性,受众面窄且部分技艺、手艺面临失传境地。高职院校教育作为非遗文化重要的传承、创新载体,采用将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开展非遗教育的方式已屡见不鲜。一是引入某项,或者某几项非遗项目进入课堂,重在进行基础性的技术技艺练习,例如,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泥塑艺术》全院公选课,由学院教师主讲,同时聘请了工艺美术大师进行课堂授课,重传统技艺传承,对玉田当地“泥人王” 的泥塑艺术进行了较好的传播,但未与专业设计课程进行较好的结合,缺乏基于专业的创新课程内容和成果的展现。二是将非遗的文化内涵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着手建立校园的文化,该方式非常适用于中小学非遗文化教育中,对高职教育而言层次略浅,没有深入探索高职专业内涵发展于非遗传承之间的关系。以上两种方式共同的不足在于:脱离于专业能力培养之外的措施,并未将非遗文化、技艺技能、素质能力贯穿专业教育的始终,未形成系统化的非遗课程体系[5]。
2.2 高职数媒专业群学生存在非遗知识储备不足、技艺技能欠缺、非遗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
随着非遗公共选修课、知识讲座引入校园,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得到逐步提升。但通过笔者调查了解,部分院校的非遗公选课开设门类较少,且选择该课程的部分学生并非对非遗知识感兴趣,而是为了完成选修课学分,不得已而选之,因此整体学习效果不佳。加之公选课、讲座因条件限制没有开设相关的技艺操作课时,多以理论课程讲授为主,致使学生对于非遗的认知大多仍旧停留理论层面,对非遗技艺仍是一知半解之状,掌握一项非遗技艺更是无从谈起,这也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将选修课中的非遗文化元素与专业设计结合。
2.3 当前学校教师存在非遗技术技能不足,限于理论授课,不能很好完成非遗技艺传授的问题
高职院校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专业教师较少,大多是文学、艺术、历史专业从事非遗课程教育,传授非遗基础知识能力有余,但掌握精湛非遗技艺的教师较少,其非遗技艺技能不“专”,不利于有效的开展非遗教育工作[6]。
3 高职非遗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探索
3.1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课程体系
构建“通识课程普及非遗知识,专业拓展课程研习技术技艺、专业核心课程实现创新传承” 的多层次、立体化高职数媒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并借助网络、数字化技术,以现代职教课程、微课、MOOC 等形式进行呈现,逐步建成集传承、创新为一体、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呈现方式的非遗课程群,解决目前非遗传承教育中系统化课程资源匮乏以及引入过程中出现的浅层次、不持续、重传承技能轻融合创新的问题。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结合区域内的非遗文化特色,与大师工作室聘请的非遗传承人共同探索,开设非遗知识通识课程,如《民艺鉴赏与文创设计》,在全院范围普及非遗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根据数媒专业群特点,探索开设专业拓展课,如《民艺鉴赏与制作》,借助三级平台资源,聘请传承人进课堂传授技艺,学生研习非遗技术技艺,实现非遗技艺传承;分别在数媒设计、动漫制作技术、数媒应用专业甄选合适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非遗创新为特色的《包装设计》《影视特效与后期处理》《交互动画》 等专业核心课程,探索融入非遗文化的课程建设和项目实战,通过专业应用创新非遗。
3.2 搭建非遗传承平台体系,夯实非遗文化创新、传承平台载体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艺术传媒系先后申请并立项了省级、市级、校级三级平台,形成了传承非遗教育、深挖专业发展内涵、结合专业设计实施创新的省市校三级平台基础,分别为:省级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传承创新平台、潍坊市数字创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非遗大师工作室和美育基地。省、市、校三级平台互为支撑,以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主线,展开课程建设、社团建设、科学研究、展示交流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传承创新平台团队以教师为主题,以科研、教学为主线,负责非遗课程、非遗课题等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建设,提升教师的非遗教学和理论研究能力;潍坊市数字创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以师生为共同主体,以创新创意为主线,以数字创意文化项目为载体,注重将专业群特色的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与非遗元素结合,带动学生共同制作非遗创意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非遗大师工作室聘请非遗工艺美术大师、传承人建立传承团队,以技艺传习为主线,面向学生和校内教师传授非遗技艺,提升非遗综合素养。逐步建立省市校三级平台之间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循环式平台体系。
3.3 基于平台体系,探索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协同育人机制
第一课堂基于省级平台教师团队开发的课程载体,将非遗知识、技能引入课堂,重在培养能力素质。第二课堂以市级、校级平台为载体,拓展能力素质:潍坊市数字创意工程技术中心以项目带动学生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技术、数字技术的结合能力;校级非遗大师工作室和美育基地充分利用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优秀教师资源,深化学生技术技艺。第三课堂以潍坊市民俗博物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展馆资源为载体,组织参观、展览等活动,深化学生非遗认知。一、二、三课堂两者互相协同,将工匠精神贯穿始终,共同培养具有非遗传承创新素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助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养。
3.4 探索非遗传承创新教育师资团队构建、培养途径
首先,搭建“校内教师+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的模块化师资团队,各展所长,互补互促。目前校内教师理论、结合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强但非遗技艺技能专项能力较弱;与之相反,非遗传承人技艺技能强,理论、设计能力弱。由此,扬其长避其短:发挥校内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具备较强设计能力的优势,主讲非遗课程理论以及设计模块课程内容;发挥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实践动手能力强,技艺技能精湛的优势,主讲非遗课程中技艺技能实践模块,形成完善的集理论、技能、创新为一体的师资团队。其次,非遗传承人因多种主客观原因,个人行程易与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发生冲突,以致部分课程中途更换授课传承人、更改教学计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借助大师工作室、省级平台引进非遗传承人培养学生的同时,侧重对教师非遗技艺的能力培养,以传承人的标准严格要求校内教师,使其逐步掌握较强的非遗传承技能,逐步满足全模块课堂的授课需要。
综上所述,构建有效的育人体系实现非遗传承发展、深挖高职专业内涵、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需要从课程、教师、实践平台等多方面考虑,才能实现有效的文化育人目标,培养出产业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