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班级管理融合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1-03-07宋叶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班级

宋叶亮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 214001)

1 中职班级管理当中穿插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其本质为德育教育,也是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职生处在在校期间,其的身心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且学校也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开展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中职阶段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日积月累,学生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的发生转变。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有效的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实际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并且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进步的过程当中,所以德育教育有利于教学目标进一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教育部对学校教学的要求[1]。所以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才可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型学习,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后续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德育教育开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目前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教学的时候,往往采用着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死板又很难达到目标,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日常的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发挥出德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细心、耐心的引导,不仅可以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德育学习的效果,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改善德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2 目前中职德育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德育教学也在积极地寻求改革之道,并且在实际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对德育教学的方法以及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但是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学课堂受到了传统教学思想的禁固,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仅仅是强调分数的重要性,无法发挥出德育教学的真正作用,也没有起到育人的教学效果,直接导致德育教学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在实际德育授课的过程中,还是使用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当中难以发挥出课堂主体的作用,并且教师仅仅关注于学生的教学成绩,这样的教学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德育教育,忽略了德育教育本身重点,误导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定位,在学习观念上存在了偏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背诵,没有真正发挥出德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德育教育在还存在着以下几个较明显的问题。

2.1 教师自身道德修养问题

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自己有道德有修养。教师教育学生要有道德修养,提出高要求,自己却在学生面前不注意形象、不注意言行、举止随意、生活习惯散漫等,没有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怎么可以“以身作则”呢?对于我们现在和谐发展社会,对人民教师的道德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中职教师,面对的学生差异性大、专业性更强,这就要求中职教师给学生树立更高的道德形象,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品德发展。不仅如此,中职的教育环境要求教育者具备更多的责任感、更多的耐心,而不是部分教师的“差不多”的工作态度,德育工作中积极性不高、没有教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会影响中职德育教育[3]。

2.2 德育教育的内容问题

如今,在绝大多数德育教育中的问题是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匹配。合适的德育内容必须从中职学生实际学习生活出发,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但从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部分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不相符,学生很难将教育内容转化吸收,这种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就不明显。教师只关注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考核掌握,忽略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德育教育的内容只追求成绩数字化,很难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甚至有部分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清晰,德育教育成为完成任务的课程,长此以往,学生认知道德素养就不敏感,就不会体会到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有多重要。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差异性巨大,有的受家庭影响、有的受环境影响,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其根本的原因,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发展需求不相符,只有内容与实际相匹配的德育教育,才能让中职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品德规范。

2.3 德育教育的教法问题

在大多数的德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单一的灌输方法,学生受到的德育知识也很单一,学生无法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得不到贯彻,德育教育也要考虑个体差异性,也要考虑不同情况的针对性,也要考虑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今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媒体、各种渠道、各种教学资源的获取越来越方便,各种教学方式也应该呈多样化,中职学生更要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开展德育教育,以往传统的教授方式,很难满足中职生的发展需要,也不适应社会对德育教育的诉求。现代中职生的道德素养很多新特点和新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活用、创新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4]。

2.4 德育教育的环境问题

德育教育是很多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一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可抗拒的问题,其中普遍的问题就是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分离,各自独立,特别是彼此之间看似相关却没有互相融合,每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相互之间就找不到责任。只有各种教育资源有机互补,合力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发展,在各自领域交流沟通,学生德育教育的成效性将会更理想。

3 在中职班级管理当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

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和培养中职学生树立起一个健康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就必须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的身心和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3.1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健康”

在对中职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加强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优秀的道德素质品质,这样一来德育教育也发挥出了根本的作用。在进行中职班级的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固定学生的作息时间,学生的健康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身体的健康。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随后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的解决学生的身体或者是心理健康的问题。学校内也需要开设心理咨询处,对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帮助学生克服挫折,由此增强学生了受挫能力[5]。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殊规律。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经常通过灌输方式对学生严格管理,不管学生接受与否,完成任务就行,部分中职学生本身逆反心理较重,这种教学方式反而适得其反。所以,德育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学生个性出发,切实的尊重学生、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而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也需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认知能力不同,来适度的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不同学生在德育学习方面的效率,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逐步提升中职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是人的天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首先得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个性更是具有唯一性,为了帮助学生健康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就不能单纯的简单灌输,需要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的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区别对待不同健康程度的群体,这既是对学生的个性尊重也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促进。

3.2 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出生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由于家长的维护及长辈的溺爱,学生自身的习惯就处于“优越”状态。独生子女家庭的中职学生大多感恩意识淡薄,做事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开展家庭及社会感恩主题活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的进程当中,教师可以适时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校学习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如何作为家庭的一员、班级的一员。例如,可以在家里帮家长做一些家务; 在学校帮教师管理班级资料或者收集学生信息等工作; 发现有困难的学生能互相支持,学生间互相鼓励与帮助。这样,学生在就会逐渐感知家长、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心,这对培养学生感恩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身边的人,可以让中职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让学生在感恩教育当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6]。

4 融合德育教育加强课堂管理

有人言:“课堂教学的灵魂就是课堂内容。”课堂内容是进行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就是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语言的渗透在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的内心深处受到触动,进而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大德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含信念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等多个大板块,而每个大板块又含有诸多小主题,这些板块的内容复杂不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些板块穿插在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中。而要进行基于规范化理念的中职德育活动设计,教育工作者要对这几大板块进行系统的归类分析,板块中都包含基础内容和一般内容,内容都包含一个新的小主题,小主题囊括了对一些关键概念理解的基本认知,这对于影响和塑造一个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活动要规范化不断进行实验活动,也要不断创新试验活动,对于培养一个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德育工作地进行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也是检验体现发挥德育功能的极佳的途径。然而中职德育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内容大致两大类,一种是校外的实践活动,而另一种则是校内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活动具有很多,如周一进行升旗仪式、爱国电影的观看、学习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而校外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进行相应的研学活动、进行相应的社会调研。而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对德育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阐述,最终提炼出了几十个德育的重要的要素:爱国、尊师、责任,感恩、担当、行为规范等,这些构建了德育活动的大的框架,因此学生们可以有选择性,有条理的开展重要的实验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是必要的,学生们要从生活中的责任做起,然后提高学生在学校内的德育学习效率以及班级管理成长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强化他们责任担当意识,让意识影响学生的行为,让行为影响习惯,让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活动中应让学生们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而不应该本末倒置,让教师在活动中成为主体。

5 结语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当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的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德育教育的特殊作用,对实际的教育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对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将德育教育有效的贯彻在班级管理中,是如今教育形式当中能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经之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如何将中职德育教学和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如何让学生在这种班级这个集体中,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感悟,体会到德育教育的内涵,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品德育素养。这也是我们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局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