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形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3-07王正坤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法学职业道德法律

王正坤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 250103)

由于法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在意识形态培养法学人才过程中,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对法律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法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达到一个立体性的法学职业育人机制是不可能的。目前,部分法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为了确保司法团队的廉洁性,培养法学生的担当性,一方面要对法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重视法学生在实践中所塑造的职业道德。法学生是将来法学从业的主要力量,法律人员的职业精神是否养成和是否影响到未来法学人员的素养。

1 法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涵

1.1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暴露出许多不符合其法制发展的因素,法官违背职业道德违法犯纪案件屡见不鲜,这些法官知法犯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素养,才可以在极大的利益以及诱惑面前坚守原则,永葆初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法律从业人员和法学生不受诱惑的影响[1]。清廉正直的思想政治素养作为法学生塑造职业道德的一个关键部分,从这点来看,重视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毋庸置疑的,这样才可以确保这些法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

1.2 高尚的职业道德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法律专业的学生因其特殊性,在从业中更加要具备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法学生都应该拥有的。由于法律从业人员的特殊性,他们的职业道德的好坏关系到弱者是否可以追求到公平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些法律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滥用职权,无法依法办事,就会让这些受害人失去原本可以享受到的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法学生在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后一定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忘初心,做事清正廉洁,不违反国家法律。

1.3 扎实的专业素质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法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公务员事业部门对法律学生进行考核,大多数要求他们通过司法考试,而司法考试就是检查他们的专业知识。很明显的是,法学生必须要有坚实的学科知识,法律专业也因其特殊性,对法律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法律专业所具有的能力往往需要通过专业知识来反映,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在未来就业时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法学生一定要熟知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2]。从法学生的专业本质来看,检验其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关键原则就是看其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能力,严谨的思维方式对其工作能力的提高也起到重要作用。

1.4 坚定的法律信仰

罗伯特威尔金在其著作《法律职业精神》一书中强调“精神作为一种神圣的存在,会按照其特有的方式行进,而拥有这种精神的最佳途径就是崇敬,只要崇敬才能将这种精神根植于内心,成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法学生所需要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法律信仰和崇尚,法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培养的期间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职业道德:本质性的素养,即法律思想的构建,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专业法学知识系统的建立,以及更高级别的素养,即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诚信为本,坚持公平原则。

2 在法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未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法学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法学教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优秀的法律人才层出不穷,并为我国的司法制度和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国的高等法律教育依然有些部分需要完善,例如,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较为浅显,职业道德培育较为形式化等,这些因素都成了完善法律教学的绊脚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法学生的职业道德刻不容缓,同时这也是我国法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关键任务,在国家良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将更好地提高法学生的职业道德,促进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虽然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大部分法学高校,对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还不够大,体系也不够完善,高等法律院校应该成为优秀的法学人才发展的摇篮,因此高等法律院校也必须承担起培养法学生职业精神的历史重任[3]。法律教育是对合格的法律人员进行培养,其中涉及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业务素质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法律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生职业道德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法学生职业道德的有力武器,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生成长路途以及从业历程中的关键作用,但是在培养法学生的过程中,很多高校侧重于从事法学专业的知识传授,这其实是很片面的。

2.2 法学专业培训目标未达到规定要求

国家对法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注重对法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各大法律高校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优秀专业的法律从业人员,但是纵观现在高校的法律专业的教学,过度关注法学生的司法通过率,而疏忽了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这样就促使很多高校培养出来的法学生倾向于专业法律人而非专业的法律人才[4]。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对法学生进行全面渗透对其基本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这样就会对法律人才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来看,学校应该清晰制定出培养优秀法律人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多加支持和鼓励学生在培养法律方面的发展。

2.3 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水平参差不齐

《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对法律教师水平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是为学生教授知识,而且还要为他们教授品德。教师的思想水平的提高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课业成绩。近年来,因为社会的进步急需大量的人才,各大学校都在逐步扩招,因此对教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校的专职教师在招聘时只要拥有文凭即可。法学教师是培养法学人才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法律教师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但整个教师团队平衡不稳定,会出现短板[5]。

3 法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对策

3.1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其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要想提高法学生的职业道德,一定要重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衡量一位优秀的法学生不仅要看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应该关注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一位优秀的法学生一定会永葆对法律的敬畏,坚定自己的初心与立场,以此来进行法律实践[6]。因此,要培养优秀的法学生一定要兼顾扎实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当前,我国大部分法律学校中法学教育中仍然以专业知识为主,不太关注以培养品格、健康心理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高尚品格和正义、公平的观念不仅是法律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法律人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培养优秀法律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法律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以及法律实践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改革来在专业知识的授课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联合校外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来共同打造和谐、文明、遵纪守法的校园文化。拥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法律人,在依法治国的历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法学生职业道德时,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始终奉行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并重的原则,在实践中检验法学生的职业道德,从而实现高等学校培养法律人才的目标。

3.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载体是承载某一种行为的关键要素,因此,对法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通过某种载体来实现,同时,载体也是构建法学生职业道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构建完善的载体,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目的。各大法律学校一定要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依照法律专业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载体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法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这一重要载体,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其道德素质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其正直的法律素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马克思主义将实践作为唯一的检验真理标准,无论哪一种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社会实践这个载体中,促进学生走进社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来检验自己,提高求知欲,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3 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

法学专业的教师都具备着完善的知识体系、丰富的教育经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卓越的课业成就。这些法学教师自身能力过硬,在学术上有着自己独特创新的看法,正是由于这些法学教师过度注重自己的学术成就,而忽视了对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一位优秀的法学教师不仅要有卓越的学术成就,还应该拥有高尚的政治教育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培养出来的法学生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优秀法律人。提高高校教师团队的思想政治素养,树立好学生的榜样,发挥法律教师的信奉模范作用在培养法学生职业道德中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认为:“一所高等学校究竟能不能能够培养一批合格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特色社会主义觉悟的思想文化基层劳动者,关键在于全体教师。”在新的时代发展中,建立一个既会思想政治教育,又擅长专业能力的教师队伍,在法学教育中显得极其迫切。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培养法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提高师道的尊严,也可以把正确的职业精神传授给学生,树立好的楷模。

3.4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法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本质上就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优势来促进价值导向和人格完善。此外,职业精神的培养本身也是法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必修,因此,法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法律专业一定要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的高校都会有新思想政治课程,但是这些大部分都是通用的,适合于各个专业,但是法律专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法学生在培养自身职业道德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更加具体以及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应该从课程改革中入手[7]。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向导作用,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法学实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典型事迹,给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体验,在直接教育中让法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学校应该为理论教师、专业教师提供自由平等的教学空间,不对其教学内容做过度的限制,从而鼓励这些教师充分运用课堂教学来加强法学生的法律专业知识与树立法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中,一定要将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分成两个大的教学内容版块,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巩固专业知识的主阵地,在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法律能力,培养职业道德。

4 结语

法学生是未来法学人才的重要支柱,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对未来法学人才职业水平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法学工作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整体法律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必须高度注重法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生高尚职业精神塑造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教师也要充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觉悟,全面地创新教学内容,促进资源共享,以此来全面地培养法学生的职业道德。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其未来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保持廉洁、公正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法学人才培养和司法队伍的先进与纯洁等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培养法学生的职业道德进程中,一定要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律人才中的最本质作用。

猜你喜欢

法学职业道德法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让人死亡的法律
法学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