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壁画在传扬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07吴文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壁画海南文化遗产

吴文妹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 571158)

近年来,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主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城市发展报告中强调“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其中的乡愁就是泛指根据民间传统习惯举行的综合性民间文化活动,以及涉及的技艺和文化空间,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技艺、舞蹈、音乐、美术、体育等。如何让非遗文化走入老百姓生活、扩大其影响力?如何让非遗文化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股新鲜血液,打造城市文化的特色名片?城市壁画为非遗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通过城市壁画的展示,有利于加快海南非遗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力,为海南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城市新型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不少非遗文化遭到边缘化,悄然退出人们的视线和生活,甚至被年轻人视为“过时”或“过气”。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通过城市壁画传承海南非遗文化,让其重新获得生命力、不断地提升内在价值,进而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一股特色文化气息。

壁画是环境艺术,是营造当代大环境的文化形象,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形象载体。非遗文化体现的民族气派,民族精神,是我们得以存在的根基,但传统不是凝固的模式,不是样式僵化,面对现代人,人们需要新鲜活泼的新语言。该文试从壁画的艺术特点与海南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利用壁画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助力海南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壁画

1.1 壁画的发展渊源

壁画,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中国古代壁画多见于石窟、寺观、墓室等,唐代是我国壁画的兴盛时期,达到壁画艺术的高峰期,创造了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到了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直到1949年后,中国壁画才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

壁画发展至今,其场所不再局限于石窟或是寺观,而是遍布于不同公共空间,如社区街头、博物馆、休闲娱乐场所、机场、学校等,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壁画的表现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色彩缤纷的壁画绘制在老街区建筑墙面上,老态龙钟的氛围顿时就变得青春洋溢,为平静的日子带来不少的惊喜。新颖的3D 壁画以其立体、逼真、细腻的艺术效果,吸引众多民众的眼球,尤其深受年轻人的青睐。轻松诙谐的漫画也步入壁画的行列,使其更具有时代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大众文化。

1.2 壁画的功能

壁画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中国古代壁画不仅体现了“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如莫高窟的壁画描述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画、宣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画以及说法图,而且流传下宝贵的文化资产,如敦煌壁画中保存下来许多赏心悦目、刻画细节的建筑形象,为千百年已经湮灭在历史中的建筑,留下形象的资料;其描绘的中古时代的服饰反映出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脉络,至今仍是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

壁画具有美化、装饰的功能。壁画作为建筑物墙体的附属部分,通过绘画与建筑相适应,达到建筑的实用性与艺术美感的统一。壁画不仅可以改变千城一面、高楼林立的单一格调,给城市增添色彩,还可以给人另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城市在画中,人在画中。具体而言,它改善了建筑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压抑、拥堵感,赋予敞亮、美感。壁画接通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使生活更加艺术化。

壁画具有景观功能。精美的壁画就是一个景观,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吸引人们驻足观赏,体会壁画所描述的意境,引发遐想和互动。这就是城市美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是指在城市的立体空间与城市人日常生活之中,艺术创意可通过多元多媒体去创作,具体可见的表达美学感受与情怀,包括画作、摄影、音乐、设计、建筑等各方美学互动,使城市整体与人日常生活,不断在对话及感应融通中,而带来人与城市及环境的和谐[1]。由壁画带来的城市美感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命运,拯救一座没落的小镇,因为一幅壁画可以吸引无数游人前往合影,激活当地的旅游产业。

1.3 壁画的应用

壁画是特色城市建设的一个闪光点,国内外不少城市已充分利用壁画美化城市,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壁画艺术介入景观空间能满足空间受众对现代城市景观的情感、精神和文化需求。除此之外,壁画能通过其质感、色彩、绘画语言、体量、叙事性,调动空间受众的内在驱动力,强化景观空间的场所魅力[2]。

加拿大彻梅纳斯是一个以壁画著名的传奇小镇。在20 世纪80年代由于伐木业的退出,小镇几乎萧条成一座空城。小镇为了复兴,决定通过壁画发展观光业。于是当地政府邀请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免费提供食宿,让他们倾注全力在小镇的墙壁上绘制了12 幅大型的壁画,这些壁画大都涂写在小镇的各式建筑上。壁画的主题被定为“小镇的历史和现状”,主要描述了这座百年老镇的伐木历史和风土人情,逐渐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来小镇游玩观光。由于作品生动出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画家来到此地,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到现在为止小镇共有39 幅大型户外壁画(如包括小型壁画大概3 000 幅)以及多件户外雕刻和塑像,当之无愧地成了世界最大的壁画小镇,享有户外艺术画廊之美称,并且被英国航空选为最值得推荐的观光地区。

2012年,马来西亚的槟城突然声名远播,竟然是因为一幅《姐弟共骑》的壁画。一位名叫尔纳斯的立陶宛艺术家来到槟城,看到两姐弟,姐姐用单车搭着弟弟,两个人的脚都还够不到脚踏,但笑得很灿烂,玩得很开心,尔纳斯觉得画面很温馨便随手拍下来,并把它画到老墙上,还原了照片的场景。没想到,这幅壁画红遍了全球各大涂鸦论坛,无数游客千里迢迢赶来和它合影,它还被英国《卫报》列入全球15大最佳壁画。马来西亚政府以开明态度对待涂鸦艺术,越来越多的涂鸦艺术家来到马来西亚,在槟城的大街小巷留下了更多优秀的壁画,因为这些生动有趣的壁画,让槟城除了美食与古迹,还增添了更多艺术魅力。

被誉为中国文艺地铁典范的西安,以 “一站一景”的壁画设计展现了这座13 朝古都厚重而多彩的历史文化。例如,东长安街站描绘了汉代农业、手工业、宴饮、车马出行等生活场景,还原了西汉社会的文化风貌;大唐芙蓉园站以芙蓉园游园赏灯为主题,汲取唐仕女形象及妆容特色,色彩艳丽明亮,富丽堂皇;还有以丝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壁画,通过唐代三彩马、三彩骆驼的造型艺术,展现它们行走在漫漫丝路古道上沟通中西往来。这些地铁壁画俨然成了西安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众多游客去西安地铁站打卡。

2 海南非物质文化与传承中的问题

海南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 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 项,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海口市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共有18 个具有浓厚民间特性、地域色彩的非遗项目,已分别入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琼剧、公仔戏、斋戏、八音器乐、冼夫人文化节、天后祀奉、椰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琼剧是海南一大剧种,其音乐曲调优美动听,唱腔以板腔为主,兼有少量的曲牌。海南公仔戏也叫木偶戏,人在后台手持木偶,边唱边舞“斋”,这所谓的“斋”就是海南斋戏。海南斋戏是祭祀仪式性戏曲,其源于民间的祭祀仪式。每逢公期庆典,各村各镇都会邀请琼剧团、公仔戏团来演出。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器乐的主要品种。它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在本土婚宴公期上均可看到八音的身影。冼夫人文化节是在海南“军坡节”的传统活动,为了纪念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冼夫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都会在新坡镇举行为期四天的大型活动。海口天后祀奉是一项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为表现形式的崇奉、颂扬妈祖的民俗信仰活动。每逢妈祖诞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宫(天妃宫)都要举行祭典活动。海南椰雕历史悠久,有“天南贡品”之誉。史料有载,唐代已有椰雕。使用椰子壳、柳棕、柳木作为基本原料,经过手工雕刻制成的各种工艺品。

除了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口还有不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鹿龟酒酿泡技艺、海南粉烹制技艺、土法制糖技艺、海南龙塘雕刻艺术、海南黄花梨家具制作技艺、琼式月饼制作技艺、海南麒麟舞、海南虎舞、海南狮舞等。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后继传承乏人。有学者指出,在科学技术持续渗透于大众生活的新时代,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渐行渐远的尴尬窘境,既对话传统文化又辉映新时代潮流元素的非遗产品少之又少。非遗文化创意创新理念比较缺乏,甚至有许多年轻人对于非遗产业闻所未闻。这样的局面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最终可能会导致非遗文化或优秀技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衰退,陷入岌岌可危的困境[4]。

传统祭祀民俗、戏剧、音乐等逐渐失去依附的文化土壤。公期是海南琼北和琼东地区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性祭神活动,因为各村祭拜的神的生日不同,就有不同的庆典日期,但主要集中在农历2月到3月之间。这个由民间自发兴起的传统节日相传已有1 400 多年历史。节日期间,全村人抬着神祖像在村中挨家巡游,祈求平安;村民举行祭祀仪式供奉神祖,还遍邀亲朋来家聚餐庆祝;当地人集资或有钱人捐款聘请戏班子来“唱戏”,白天看公仔戏,晚上看琼剧。但是,乡村城镇化让更多的乡民搬离世代居住的村子,住到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告别乡土,也就告别了土地上生长的文化。曾经被视为头等大事的公期庆典随着村民的进城逐渐被淡化,有些年轻人甚至将这种祭祀文化当作迷信,琼剧和公仔戏不再被人们热衷追捧,琼剧团和公仔戏团的生存也岌岌可危。

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文旅部会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定节日,通过制作非遗宣传版面、出版非遗宣传书籍等形式,借助网络媒体、微信平台,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非遗宣传范围和非遗宣传人群。但是这种宣传仅限于特定节日宣传,年轻人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对传统文化缺乏感情,缺少认同感。而且从事非遗的传承人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年轻人会觉得从事这项工作成就感不足,不能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放弃进入这个行业。

非遗保护财政投入落实难度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地方还不多,对传承人的经济补助不到位,非遗的普查、发掘、整理、评审、保护、利用等工作受到了制约。有的传承项目因缺少资金支持而面临断层,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无法带徒授艺,非遗的展示展演因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而不能经常性开展工作等等,这些都影响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3 以壁画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传承

作为公众艺术的壁画是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要。而且,当代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兴起,也引起了传统壁画功能、内容、形式、材质及色彩等表现语言的巨大变化。从已有的大型历史、纪实性壁画到以自由创新理念为指导、迎合现代建筑装饰需要的新型现代壁画形式的出现,当代壁画呈现多元化艺术语言并存的格局,对空间艺术多种表现形式和表现材质的实验性研究变得至关重要[5]。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地域性强的特点,以壁画为载体的文化传承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内容规划、选址规划、专业艺术团体选拔和发动公益人士和组织的活动。

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俗都是壁画内容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以海口为例,通过画工精湛的艺术手法去描绘椰雕技艺、琼剧表演、鹿龟酒酿制、八音演奏、舞龙舞狮庆典、元宵节换花情景等,让老百姓时常看见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与其他宣传方式不同,壁画可以作为街边或公共场所的装饰物长时间存在,人们走过路过都可以看到,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壁画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向公众传播文化的载体,它凝聚了环境特有的精神风貌,更直接和鲜明地显示城市的人文内涵与精神特征,显示出更为强烈的美学感染力和艺术的自由表现力,提升着所处场所的艺术品格和人文价值[6]。

壁画的选址要考虑到美化城市、公益性和宣传性三大原则。热闹非凡的老街如博爱南老街、历史文化特色小街如得胜沙步行街、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和游乐场、人流密集的环岛动车站和美兰机场、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场所都是宣传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想壁画选址。海口作为海南省会城市,是众多岛外游客和人士进岛的第一站,以海南非物质文化为主题内容的壁画必定会让他们体验到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品位,从而加深对海南文化的了解。

目前,海南还没有以非遗文化为内容的城市壁画,所以在专业艺术团体的选拔上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确保壁画的筹划、设计和描绘达到上乘的水平,只有生动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当前正值海南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岛,我们可以与国外艺术团体合作、共同打造引人眼球的壁画作品。为了缓解经费的紧张,还应积极发动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加入壁画的创作与实践,启动“社区创意”,以及发动非营利组织募集资金。

4 结语

没有考虑到文化传承的城镇化,一定会出现和自己乡土的断裂,出现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断裂。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不是为保护而保护,最终目的是要利用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保护的同时,通过壁画广为宣传,让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明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好东西,都是让外国人羡慕的瑰宝! 同时,通过壁画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生和发展,让全社会了解传扬它们,让它们的销路顺畅,让它们中的精品得到收藏家的青睐,让它们在新世纪继续发挥光热。

猜你喜欢

壁画海南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壁画上的数学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北朝、隋唐壁画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