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育人的三重困境与创新对策
2021-03-07侯雅洁韩忠治姚晓红
侯雅洁,韩忠治,姚晓红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以文化人研究,就是突出以文化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以实践为导向,研究以文化人在学科专业中的具体实践路径[2]。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文化人,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是以文化人理念实践的重点场域。研究高校“以什么样的文化化人”“怎样以文化育人”,不仅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创新,也能够促进高校育人体系的完善。
1 高校文化育人的构成要素
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质就是借助文化所特有价值理念和氛围,将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的过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文化的整体性决定了高校文化育人涵盖内容的广泛性[3]。从高校文化的理论内涵来看,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资源和时代精神内涵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坚定大学生对现实道路、发展前景的自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发展。从高校文化的育人实践来看,高校文化主要由学科文化、活动文化及行为文化构成,教师、管理者通过课堂教学、党团活动等形式,将文化育人过程中的积极效果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从高校文化的具体形态来看,它涵盖了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内容,物质文化是指高校文化环境及硬件设施,这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指行为规范及规章制度的制定,是校园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包括校园等硬件设施,校风、教风、学风等高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总体来看,文化的发展是连续的、影响是长期的,决定了高校文化育人效果的长远性与持久性。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育向上向善大学精神,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形成独具特色文化底蕴,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校文化育人的三重困境
“兴文化,育新人”。坚持文化育人,是新时代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内在要求。近年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借助文化的载体、平台、形式、氛围等“软手段”,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仍然存在着认同困境、推进困境与践行困境。
2.1 高校文化育人存在着认同困境,优秀文化教育乏力
在高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文化是中介、是载体,只有发挥文化的柔性作用才能更好地教化人、引导人。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甚至出现了文化自卑的现象。具体体现在:第一,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各类矛盾不断凸显,人们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认知偏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这导致大学生对国家主流文化认同弱化,个人行为自由化,追求“个性张扬”“潇洒脱俗”。第二,在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尖锐化,西方文化的“霸权信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致使大学生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有些西方媒体试图利用新冠疫情的错误解读言论进行挑拨、对负面信息进行炒作,抨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第三,一些新媒体为了博人眼球,获取点击率和浏览量,电视节目泛娱乐化严重,不惜大肆宣传历史虚无主义,抹黑我国的伟人、英雄,对大学生文化认同观念产生了不利影响。
2.2 高校文化育人存在推进困境,文化传承功能弱化
作为文化育人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但是,受人本位、物本位等思想的负面影响,部分高校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在文化传承功能的发挥上力度不够,这导致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弱化,效果不佳。部分高校以教师成果转化率、学生就业率等量化指标作为办学目标,培养方案、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等缺乏文化方面的考量,存在着机械化倾向,片面追求知识型教育,导致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知”多、“行”少的问题。同时,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不具备坚定的道德定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容易出现“物化”趋势,部分大学生习惯追逐的碎片化、娱乐化的网络知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受功利思想和利己思想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学术不端”“学术失范”等行为。
2.3 高校文化育人存在践行困境,育人实践效果不佳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大多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进行实践践行。有些高校虽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但大多娱乐性活动较多、文化育人活动相对较少,在设计方案、活动组织、效果评价方面缺乏以文化人方面的考量,活动内容不符合学生发展实际,育人方法不为学生喜闻乐见。例如,有些教育者所举办的文化育人活动,往往是为了追求活动效应而举办的短期的、形式性的活动,缺乏长效机制,学生参与活动的初衷也是为了拿到学分,只是在表面上参与到了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样只追求短期效应的活动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地受到熏陶与教化,校园活动的潜在文化价值也得不到充分挖掘与发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实践也难以落到实处。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路径
3.1 增进文化认同:高校文化育人的基础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铸魂育人。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既要以史为机,厘清它的发展脉络,又要寻求与教育教学的接点[4]。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撑。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是具有历史沿革性的民族文化,其中所蕴含的和谐大同、修己慎独、重义轻利等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涵养人格,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形成崇德向善的精神品质,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志存高远,担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时代使命。在高校育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文化育人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成为优秀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而且能使学生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大学生在新时代有新思想、新作为。在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践行中凝聚力量。价值观教育既是“有形之教”,更是“无形之育”[5]。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应重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到学校教学与管理活动中。一方面,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育以及课程思政教学中,引导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本质和时代内涵并做到自觉践行,达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每位学生自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处处彰显价值引领,崇尚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避免好大喜功、阳奉阴违、贪图名利等倾向。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过程中,要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向大学生讲好抗疫故事,让先进事迹、典型人物进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党爱国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提升责任感,鼓励大学生提升精神风貌、树立远大理想,激励其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在红色文化的发扬中坚定信仰。从红船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无不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与初心使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育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文化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铸魂育人的价值作用,能够让新时代大学生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规范化引用,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向学生传递红色文化完整的精神内涵,避免出现任意拼接、片面截取的问题。二要拓宽红色文化的深度与广度,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红色文化的发扬与当代大学生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相融合,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针对性。三要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学生实践教学体验,形成读红色书目、讲红色故事、诵红色经典,看红色展馆的校园文化活动常态,在红色文化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
3.2 强化推进落实:高校文化育人的内在要求
发挥思政效能,突出引领作用。文化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应有之义[6]。要聚焦主题、搭建平台,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进一步增强学校师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不断提高自身本领与修养,运用有思想、有情怀的方式方法,将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中华优秀文化“进头脑”,引导学生提高价值判断能力,汇聚育人合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讲解与课程资源挖掘的过程中。使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帮助学生在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内化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外化于实践,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育人效果。
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高校文化育人离不开良好的学术环境。首先,要规范学术行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加强对学术不端的惩治力度,使大学师生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优化高校学术氛围。其次,要倡导学术交流。将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贯穿于学术活动过程中,营造广大师生不以学术背景、资质为限制的宽容的学术交流环境。另外,文化创新也是高校培育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培养高校师生以学术为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充分利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等学科优势,并着眼于国内外教育发展实际,完善和改进我国文化育人和人才培养的相关实践,使学生成为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生力军,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创新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文化、人才支撑。
3.3 注重实践践行:高校文化育人的落脚点
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活动。高校环境及其文化总量是文化育人的前提。一方面,要优化校园环境。将校园文化融入硬件设施的建设中,如在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人文景观的建设中张贴校风、教风、学风等标语,与此同时,注重校史馆、文化园、碑廊的建设,形成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形成师生认同的大学精神,在办学治学的过程中,重视办学理念、制定规范合理的大学制度文化,以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激励大学师生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从而转化为高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吸引学生,是提高学生文化参与程度途径之一。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校园文化选择,以青马培训班、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校园活动为依托,为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生活提供多样的选择;要与时俱进,创新校园活动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方式开展校园活动,提高活动吸引力和学生参与程度。
用好网络战场,提振文化自信。校园媒体融合的发展在高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承担着教化育人、舆论引导、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网络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大学生也成为网络群体中的“主力军”。如何营造清朗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网络的积极作用,做好网络舆情引导,传递主流价值成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课题。要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以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等校园媒介为平台,对学生活动、先进典型等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师生传递社会主流信息,传递积极向上的校园正能量。要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直播、慕课等“微”媒介的功能,在传播形式上加以“微”创新,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特点,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着眼于校内新闻与社会热点的结合,培育校园名人、网络明师,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提高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与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