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职院校公益性艺术实践路径研究

2021-03-07丁婵阮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公益性艺术类公益

丁婵,阮航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1 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

公益活动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公益”为后起词,五四运动后方才出现,其意是“公共利益”,“公益”是它的缩写。现代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 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 人们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公益基金、公益网站等途径,通过直接参与、捐赠、公益广告、公益歌曲等方式参与到公益中来[1]。在中国古代,倡导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更多的人,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艺术实践活动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 是课堂教学延伸及拓展的一个重要空间[2]。艺术实践是进行艺术教育教学的关键, 具有其他任何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增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在艺术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奉献、服务为宗旨,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 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是具有社会公益属性的艺术实践活动。

2 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公益性实践活动的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普通高等教育,另一种是职业高等教育,在学科门类划分上则有12 类。所谓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3]。学科通过专业承担人才培养这一职能, 是大学为了满足社会分工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艺术学科是其中的一类。 该文研究对象艺术类高职院校是指艺术学科的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类高职院校虽是小众群体, 但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文化兴国”重要目标的实现,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及提升我国国民综合文化素养有着重大影响[4]。如果说普通性质的高等艺术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专业性较强的艺术人才, 那么艺术职业教育培养的则是能够为社会普通民众提供艺术服务的技术人才,相较而言,艺术类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应该倾向于社会服务性质, 或许他们的专业不用那么的高精尖, 但是一定要能适应普通民众对艺术的需求。简而言之,艺术类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为提高我国全民艺术素养而服务的。 那么公益性这一属性, 对于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而言是必须具备的。

职业教育从古至今,重实践轻理论,培养人才的方式往往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因而学生整体素养较低。要改变这一现状,使职业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从单纯的技能培养回归到对人的培养,公益性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历来都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对于广大的民众而言,对孩子的培养往往以上重点本科为目标, 职业教育在中国广大人民的心中是次等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国家近几年来,大力扶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将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定位为并重的两条教育轨道, 同时应运而生了一批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院校, 这样的一种政策导向确实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变国民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大范围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 可以让广大民众更加了解高等职业教育, 改变用有色眼光看待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3 艺术类高职院校公益性艺术实践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公益性实践活动, 主要有政府组织和民众自发组织两种类型, 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的极少, 教师和学生参加的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多是自发进行的, 这样自发的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是有短板的。

3.1 达不到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

学校的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应该是一项有组织、有规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它相当于一门实践类课程,应该有完整的包括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能力标准等一系列课程体系建设, 同时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应该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教学模式的构建,如果仅仅是自发的活动,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有限的[5]。

3.2 达不到公益性艺术实践应有的影响力

公益活动应该是一项可以被长期坚持的有深远社会影响的活动,它应该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是具有传承意义的。这样的一个具有传承意义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去进行,才能达到其本质上所应具有的深远影响力[6]。

3.3 实践范围有限

实践范围有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场所有限,自发进行的公益实践活动,一般都是随机的,是根据个人资源情况而获取的信息,这种偶然性决定了活动场所的局限性。 如果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挖掘实践场所,建立长期的公益性艺术实践基地,从社会服务的角度上讲, 可以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是能够参与的学生有限,艺术学科的专业领域是相对广泛的, 如果只是因偶然的机会参与其中,很多学生可能存在专业不对口,有心而无力的情况。

4 艺术类高职院校公益性艺术实践路径构建及对策研究

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想要达到应有的效果,必须联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府、企业、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 那么要达到这样的一种辐射面较广的实践效果, 必须构建科学的学校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体系。

4.1 设立专门的校内公益性服务机构

构建学校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体系, 首先要做的就是设立行政部门, 这个部门负责与学校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相关的所有行政事务,包括建章立制、组织团队、 联系实践场所、 建立公益性艺术实践平台、组织调研社会需求、收集服务满意度、报道与宣传等。

凡是科学的体系都需要规则, 有规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健全的公益性实践活动管理办法,是这项社会服务活动可以规范和长久的基础和保障;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前文中已经提到, 属于社会活动,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种组织,如果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负责与社会上各方面群体组织联系, 无论是活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都能有所保证。

4.2 组建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教研团队

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教研团队的主要职责在于研究社会需求与学生专业的切合点、策划活动方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等。

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所服务的对象非常广泛,也让受众者易于接受,这取决于艺术专业的学科特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可以极大地给予人精神层面的享受,让人心情愉悦。 当然,如果在物质资料贫乏的年代,艺术是没有太大市场的,但就目前中国的国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来看, 精神层面的追求才是现在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求的,这样的特质和背景奠定了艺术性公益实践活动类型的广泛性。

根据不同的公益实践对象研究不同的服务内容, 更合理地在受众者需求与服务师生们的专业上架构联系,是这个教研团队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 提高服务活动的满意度。 如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师生曾于2018年组织了去戒毒所进行一系列的公益实践演出活动,2019年艺术教育学院师生组织去幼儿园进行了“大手牵小手”活动。以这两种活动为例,一个活动的受众群体为吸毒者,正在进行康复治疗;另一个的受众者则是幼儿园活泼可爱天真的小朋友。 很显然, 这两种不同的服务对象必然决定了服务活动的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如何更好地进行服务活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演唱或演奏什么样的曲目,是不是应该把音乐表演和音乐治疗专业结合起来等问题,都是需要去具体研究的。

4.3 建立多维度的政策保障制度

无论是什么样的活动,都是人的活动,能通过一定的政策导向将人们从事这一活动的热情激发出来,使大家都乐于并热衷于去做这样的事情,才是这一事业可以真正有效存活的根本保障。 学校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主要的参与者为教师和学生, 那么在政策引导上应从两种不同的角色立场上去建立。

对于教师而言,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激发,一是经费的有效保证,二是荣誉感的获得。公益性的事业对于教师这样一类崇高的从业者们而言, 是乐于去做的,但是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以让教师们更加用心,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做, 在这方面可以通过教研教改项目着手,建立专门的公益服务教研活动,并设活动经费若干,给予支持;荣誉感的获得则可以给老师们带来精神上的无限满足,给人以成就和愉悦之感,可以通过设计若干教师荣誉奖项, 以及加大宣传力度来实现。

对于学生而言, 则可以在学分制基础上建立公益实践活动专项学分转换制度。 用公益实践活动的次数抵换相应的文化课或专业课的选修课学分,从而刺激学生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热情。

4.4 建立诊断与改进机制

任何一个体系想要形成良性的运转, 有效的诊断与改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有针对性的、可以适应这一特殊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是必须构建的。

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公益性,最主要的性质,则是它的服务性。 所谓服务,必然存在被服务者,被服务者是否满意,则是衡量服务质量的主要标准。因而,建立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主要从被服务者的满意度着手。这样的满意度调查主要通过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进行。

通过对问卷的收集整理, 可以有效了解活动服务质量的高低,及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有助于这一实践活动的健康正向发展。

4.5 搭建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平台

正如前文所言, 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对于一所高职艺术院校而言应该成为一种传统,一种传承。这样的有传承意义的活动要想一直坚持实践下去,就必须搭建各类平台, 依托平台开展各类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 这种平台的搭建可以使师生以任何形式组建服务团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可以集体参与,也可以个人参加。同时,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以对寻求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过滤, 从而确保师生进行公益服务活动的安全性。

4.5.1 搭建校企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平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抓手。 搭建校企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平台, 有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方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同时可以为更加广泛的校企合作办学开辟道路。一般而言,校企合作的产业与专业的对接具有直接性,如果不是专业直接对口,一般不存在合作的空间,但是如果从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入手,可能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探索出新的通道。公益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容易让人去接受, 可以最大化的扩大可能性空间,无论之于企业还是学校,都是有利的探索。

4.5.2 搭建校地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平台

公益性的服务活动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占绝大多数,政府代表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具有科学性、全局性、先进性,跟随党的脚步更加有利于了解社会现况、贴近民众需求。 一方面,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去从事服务活动,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则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 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办学质量。

4.5.3 搭建校校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平台

对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 校校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与非艺术类高校共建校校合作平台, 另一种是与不同办学层次、类型的学校共建合作平台。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各类学校的学科局限性决定了其所能从事的社会服务也只能与自身所属学科相关。 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 与非艺术类高校共建校校合作平台, 能在公益服务上实现艺术与其他门类学科互通互融,有利于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非艺术类高校而言, 艺术类高职院校则可以为其提供如演出活动指导、艺术团组建、艺术类选修课程开设等服务。 与不同办学层次、 类型的学校共建合作平台,如与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等学校合作,既能拓展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的范围, 也能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多的贡献,例如,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表演、剪纸艺术、湖北民歌、湖北民族民间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依托这类平台,得到传承和发展。

4.6 架构多层面的宣传体系

宣传是开展任何活动都必须存在的重要环节,对于公益性质的活动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有利的宣传既可以振奋参与者的气势, 增加参与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还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同时宣传材料可作为珍贵的资料得以留存。

在宣传体系的构建中, 从宣传范围可以归纳为校级媒体、地方媒体、中央媒体,从宣传方式上有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要想更加有力地进行宣传,必须联合学校组宣部, 进行科学、 系统的全方位规划。

5 结语

人们常说西方教育和我国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奉献如何回报社会,而我国的教育大多数都是索取式的, 鲁迅先生也在他的《准风月谈·外国也有》一书中提道:“只有外国人说我们不问公益,只知自利,爱金钱,却还是没法辩解。 ”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活动,可以教会学生什么是责任,如何去奉献。该论文通过对艺术类高职院校进行公益性艺术实践活动的现状和问题着手, 从设立服务机构、组建教研团队、建立保障制度、建立诊断与改进机制、搭建实践平台、架构宣传体系6 个方面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公益性艺术实践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这一公益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也为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公益性艺术类公益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公益
公益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公益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