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咏流传》看传统文化的传播
——基于符号学视角
2021-03-07南韩旦孙海龙
南韩旦,孙海龙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25)
由中央电视台“匠心打造”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于2018年2月16日首播,2018年4月21日完美收官。《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于2019年1月28日再次回归,节目开播后在受众之间引起广泛热议,并在豆瓣网中创下了9.4 的超高评分。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产生新的先锋文化,央视率先开启“文化节目2.0 时代”[1],在这档节目中努力做到“文化传承”与“喜闻乐见”相平衡,《经典咏流传》 被称为继《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家宝藏》 之后又一档文化清流节目。该文基于符号学视角,以《经典咏流传》为分析对象,解析节目中有关文化符号的内涵和指示意义,探索这些符号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和意义。
1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诗词”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诗词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符号,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诗词是一种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2],“诗词”无疑是特殊的文化符号。
一直以来,学界习惯于用“能指”和“所指”进行相关分析,学者赵毅衡认为这种简单的二分法容易引出误会,他主张用“符号载体”“符号文本”等来分解“能指”,用“意义”“对象”“解释”等来分解“所指”[3]。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同的符号之间并不排斥,它们之间融会贯通。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符号文本,“诗词”因其特殊的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结构呈现出音律美感,从“能指”层面,读者能够感知到诗词符号文本传递的形式美和节奏美。其次,当我们细读诗词,会发现诗词中所描绘的具体对象,如“船”“月亮”“竹子”等,这可以称之为“对象”或我们对于“诗词”符号的“解释”,也即“所指”。最后,当我们用心品读诗词时,我们脑海中联系到了诗词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感受作者的忧国忧民、思乡怀人、壮志难酬、寄情山水等思想情感,上述具体对象便成了“意向”,这可以称之为诗词符号的“意义”,也是“所指”,也有学者将其称之为“二级所指”[4]。
索绪尔认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任意性”(arbitrariness)[5]。诗词作为符号载体,同时承载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载体,它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诵读”,并且由于个人经历和阅历的不同,对于符号的解读(释码)也会不同。对于诗词这个文化符号来说,从符号的发送者到接收者需跨越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因此随着人生经历的不同,片面化感知的结果和程度也会不同。
2 “和诗以歌”——超越初始符号
《尚书·虞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经典咏流传》节目选取诗词文化符号作为创作根源,在此基础之上,将“诗词”符号与流行“音乐”符号相融合,诞生出一个新的文化符号——“和诗以歌”。
2.1 “我把经典唱给您听”:诗词的去符号化与再符号化
早在中国古代,诗和乐是合为一体的,后来便各自发展。近代以来,诗作为文化的符号载体更多时候是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朗读诗”“背诵诗” 也仅仅为了升学考试。一旦踏出校门,在社会生活的压力下,便无暇顾及“诗词文化”,多数人朗读诗词后并不能体会诗词背后的深层意义,诗词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其表达意义功能逐渐削弱,学者赵毅衡将此过程称为“符号的降解”,亦称“去符号化”(desemiotization)或“物化”,即让符号失去载体意义,降解为使用物[6]。在一定的语境中,符号不再作为符号存在。在诗词符号中,我们更多见到的“去符号化”是不同程度的符号意义缩小。
《经典咏流传》中将“诗词”谱曲,“诗词”成为能够唱出来的“歌曲”,这个过程体现再符号化过程。学者姚基曾对符号化与再符号化做过较为全面的评介:“再符号化就是一种以符号化为基础的深化过程,再符号化的对象不再是纯粹的经验, 而是以语言形式或其他符号形式出现的感情、经验和思想。”
2.2 符号组合形成文化“文本”
在符号学中,“文本”的定义有宽有窄,最窄的意义指“文字文本”,而比较宽的定义是指任何符号表意组合,符号学中往往使用宽定义。《经典咏流传》运用多种符号进行组合,形成一种超大文化符号文本,试图搭建一个仪式性文化叙事场景,便于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咏流传》节目组精心安排,将语言符号和文物符号与节目舞台进行有机融合,组建成一个具有文化传承特征的仪式性情景。
2.2.1 多种语言传唱诗词
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符号系统,但是相互之间能够通过“文字”符号进行翻译。由汪明荃、罗家英演唱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则融合了粤语和普通话,“几多艰苦当天我慢慢接受,几多心酸也未放手”与秦观的诗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互融合,完美阐释对于爱情的忠贞和坚守。曹轩宾用陕西方言演唱《别君叹》,将《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完美演绎,迅速将观众带入送别场景,展现朋友间深刻的友情。
2.2.2 多元文化符号载体协同运作
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用南宋古琴配合曹轩宾演唱《别君叹》,之后又单独演奏《流水》琴曲。“琴”位列于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传承最为有序的一种乐器。古琴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符号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
《上下求索》 演唱者龚琳娜则将1978年出土的战国早期文物“曾侯乙编钟”(复制品)搬上舞台,这套编钟自出土后共有三次被敲响,分别是在1978年(出土后测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 周年)、1997年(香港回归),编钟作为文物符号,敲出两千五百年前的悠长音韵,使受众沉浸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炽热的爱国情怀中。
在果敢Duplessy 疯马乐队演唱《登鹳雀楼》时,乐曲则是由中国传统乐器代表二胡与被称为“印度小提琴”的萨朗吉(Sarangi)、古典吉他、马头琴等共同演奏。二胡作为中华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华文明,不同的乐器符号组合配合诗词演奏,同时也寓意出中华文明具有博大胸怀,兼容并蓄,能够包容不同民族的文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中华文化。
著名琵琶演奏家方景龙与任嘉伦共同演绎白居易的《琵琶行》,琵琶弹奏与诗的意境完美融合,并且加入了现代流行的舞蹈元素,达到了让经典再次流行起来的目的。节目中的琵琶为唐代的五弦琵琶(复制改良品),被誉为日本十大国宝之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2.3 伴随符号文本:加强仪式感传播
“所有的符号文本,都是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体”。《经典咏流传》主推用“诗词”文本符号来表征中华传统文化,节目宗旨为“咏”且“流传”,“和诗以歌”的形式重要功能为“咏”,“流传”则需要借助必要的伴随文本,以此来增强仪式性的文化传播。
2.3.1 科技符号精准定位青少年群体
著名国粹京剧演员王珮瑜与深受广大二次元用户群体喜爱的网络虚拟歌手洛天依共同演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得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喜爱,此视频在bilibili(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上的播放量为23.1 万。洛天依是以Yamaha 公司的VOCALOID3 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制作的全世界第一款VOCALOID 中文声库和虚拟形象,被称为“高科技电音美少女”。“华风夏韵,洛水天依”,其名“洛天依”三个字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整个形象为发饰碧玉,搭配中国结腰带,中国文化完美展现。洛天依现场向王珮瑜学习京剧《空城计》片段,此时国粹京剧作为节目的伴随符号文本,促进了整个文化场景的构建。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 上半年中国二次元市场监测与发展趋势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二次元用户为2.32 亿人,2018年已达2.76 亿人。可见二次元青少年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如何走入他们心中值得探究。《经典咏流传》节目组大胆创新,将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变幻莫测的背景将苏轼笔下的“天上宫阙”“琼楼玉宇”勾勒出来,节目采用3D 全息投影技术,虚拟歌手洛天依踩着七彩祥云降落到舞台“起舞弄清影”,整个舞台宛如一幅水墨画。
2.3.2 人物符号运用:让经典“流传”
皮尔斯认为人自身是人使用的一个符号,节目邀请的传唱人既有老一辈的艺术家杨洪基、八十八岁的钢琴家巫绮丽等,还有新一代的人气偶像王俊凯、张杰等,明星作为大众传播的意见领袖对于文化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流传”不仅体现在民族的历史延续上,还有“流传”的广度上,仇海平在演唱《诗经·关雎》时,邀请留学生一起合唱,并和印尼文有机融合一体,共同传唱诗词经典。不同人物符号的加入,寓意出中华文化强大的传播生命力,能够跨越语言、跨越民族、跨越国度。
2.3.3 舞台背景设计:搭建仪式性文化场景
每一个经典传唱开始前,由主持人撒贝宁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此时背景为立体柱子样式,诗词符号刻于上面,类似于“竹简”的形状营造出文化氛围。演员娄艺潇演唱仓英嘉措的《在那东山顶上》,舞台上是西藏茫茫的雪山大背景,天高云淡的洁净配合藏南民族风格的音乐,在传达出美好爱情寓意的同时,整个舞台效果亦将观众带入少数民族文化场景中,展示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各民族兄弟齐心协力,共同继续文化的汇流,让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3 符号的精心选择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从广义的文化定义(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领域)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进入当代以前,中华儿女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考虑到文化有“优秀”和“糟粕”之争,该文所提及的传统文化界定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有“物质”与“精神”不同层面,“物质文化”离不开物质符号载体,同样抽象的“精神文化”需要有符号来承载。
3.1 追溯文化之“根”
“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诗词”作为物质载体是古人智慧的见证,是古人辛勤创作的成果。同时,隐藏于“诗词”符号背后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基,诗词中深层表征是价值情怀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包括爱国精神、家国情怀、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古人的生活态度,这些美好品质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到《三字经》,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到《少年中国说》,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到《明日歌》,节目定位青年群体,选取的“诗词”多是受众耳熟能详的内容,具有广泛的接受性。这些“诗词” 历经历史的淘洗,依然蕴含着中华文化之“根”的经典。
3.2 传承文化之“魂”
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是文化记忆的过程,“社会记忆的本质,即‘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构建的”,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重要的是在新时代下,如何重新诠释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使其契合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支教老师梁俊演唱的《苔》将清代袁枚的诗句“百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谱曲而唱。在教会大山深处的孩子要懂得尽管拥有的很有限,但依然能够实现生命的价值,像牡丹一样绽放自己的青春。
由黄绮珊演唱的《陋室铭》献给白茹云,是唐代刘禹锡诗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谱曲而成,农村出身的白茹云身患重病,生活贫苦,但是平凡的白茹云在诗词中找到了人生的精神支柱,形成了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受众对于“诗词”符号可以有更深的解读,以往我们认为《陋室铭》是作者在告诫我们不必在乎物质、功名,如今我们也从中解读出无论人生贫穷富贵,外表美丑,只要好好淬炼自己的内心,养成高尚品格,那就是一位君子。
关喆演唱的《天涯共此时》是由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谱曲而成,表达游子的思想之情。节目不仅停留于此,“月”这个意象作为家园的象征,对于“异国他乡”的游子来说,意味着“祖国”。节目组邀请“利比亚撤侨”事件的亲身经历者黄细林讲述经历和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同胞遇到危险情况时,组织有序,尽最大努力接同胞“回家”,一句“尽管中国护照还不能让你到达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但是它一定能让你从世界上任何角落回归家园”使受众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经典咏流传》利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诗词”符号重新构建,并且将“诗词”的象征意义进行升华,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灵魂”,包括古人的旷达生活态度、家国情怀、亲情友情等美好品质,这些精神即使在当今也不落伍,相反,在新时代下,这些精神更需要传承并发扬。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年来,从《中国诗词大会》开始,文化类综艺节目逐渐代替纯娱乐类真人秀节目,成为传递传统文化的大众载体。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进行文化传播时都借助了一定的文化符号,如《朗读者》中借助“文字”符号、《见字如面》中借助“书信”符号,《经典咏流传》则借助“诗词”符号和“乐曲”符号,可见,从符号学视角解读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一个可实施的视角。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文化综艺类节目不同于文化说教节目,这些在传播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它们借助一定的符号起到了“唤醒”大众对于文化的重视,但是,要深刻全面理解或者研究传统文化内涵,还是要借助书本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