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探究
——以《西游记》为例

2021-03-07叶雨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佛经菩提玄奘

叶雨涵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4)

佛经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史的开端,地位极其重要,其发展过程历时悠久,影响深远。玄奘是佛经翻译史上享誉中外的翻译大师,成就极高。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创作基于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主要人物“唐僧”便是以玄奘为原型,故《西游记》与玄奘及其佛经翻译联系非常密切。该文在简要回顾佛经翻译史的同时,以《西游记》为例,从文学题材、文学结构及文学语言3 个方面,结合具体例子,探讨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从而凸显翻译史研究的重要性,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翻译史的重视,并为未来佛经翻译、中国文学以及《西游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1]。

1 佛经翻译史概述

中国的翻译活动由来已久,其第一波高潮即佛经翻译,伴随佛教的传入而展开。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西戎传》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由此可知,两千多年以前的西汉哀帝时期,中国便开始了佛经经句的口传。真正的佛经翻译开始于东汉桓帝时期,译者为安世高,其代表译作为《安般守意经》。以此为开端,佛经翻译于魏晋南北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朝达到鼎盛,北宋逐渐式微。

中国的佛经翻译大致可分为3 个阶段: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两晋和南北朝时期、隋唐北宋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佛经翻译有着不同的发展。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属于民间活动,依靠他人口述经句,加以记录[2]。该阶段的著名翻译家有安世高、支娄珈谶、支亮、支谦、竺法护等,其翻译一般为直译,如支谦提出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由民间私译转为官译,成为有组织的活动,出现了“译场”。译场组织下的翻译过程更为完善,包括口译(传言)、记录(笔受)、检验(证义),且传译和讲习相结合。该阶段的著名人物有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等,其翻译较前一阶段已有了很大突破,如道安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五失本、三不易”;鸠摩罗什提倡意译;彦琮提出“八备说”。隋至唐朝中叶是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该时期最为著名的翻译大师当属玄奘。他与同时期的不空,及先前的鸠摩罗什、真谛,被誉为“四大译师”。玄奘提出的“五不翻”“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等翻译原则都很受认可。北宋时期,虽然宋太祖对佛经翻译事业较为上心,但是佛经翻译仍呈现颓势,自宋元以后,中国再未出现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

2 玄奘与《西游记》

2.1 玄奘及其佛经翻译介绍

玄奘(公元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即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唐朝成就最高的佛教代表人物,创立了法相宗,世人尊称其为“三藏法师”,也称“唐僧”。玄奘少时居于寺庙,学习了诸多佛经经论,后正式出家为僧,更为潜心于佛学。公元627年,玄奘西行五万里赴天竺学习佛法,曾去往那烂陀寺,后游学天竺各地。历经17年,玄奘遍学佛教各学派学说,佛法造诣极高。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并带回六百多部佛典。此后,玄奘专心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主持并翻译了经论75 部,共计1 335卷,包括《大般若经》等。玄奘的佛经译著数量众多,质量也很高,世人称其译经为“新译”,与玄奘之前的佛经译本(称为旧译)相区分。玄奘还将自己西行赴天竺的多年游历以个人口述、 弟子记录的方式将以编写,成书为12 卷的《大唐西域记》,为后来《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参考[3]。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成就最高的译者当属玄奘。玄奘潜心于佛法,个人造诣极高,且翻译态度认真,在其组织下,译场工作更为细致,译著质量也大大提升。玄奘精通梵汉,深通佛理,在翻译方法上有着独到见解。玄奘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与如今广受认可的“忠实、通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人还将玄奘的翻译方法加以总结,即为变位法、补充法、代词还原法、分合法、省略法和译名假借法。此外,玄奘的“五不翻”主张5 种情况下,采取音译而非意译,该翻译理念是佛经翻译的重要指导。“五不翻”分别为“秘密故”,即词语含义无法揣测意译,如“陀罗尼”;“多义故”,即词语含义众多,无法抉择,如具有6 种意义的“薄伽”;“此无故”,即中土并无此物,如天竺独有的“阎浮树”;“顺古故”,即部分词语前代已有约定俗成的翻译,便只需沿用,不做变更;“生善故”,即词语原文更能使人产生尊敬之意,如“般若”,一旦译出为“智慧”,反而失去敬意,故音译予以保留。

2.2 《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古代浪漫主义章回体神魔小说的开篇之作。现存明代刊本并未署名作者,清代学者吴玉搢等人经考证,首先提出作者是明代吴承恩,现今也一般认可该说法。小说主要人物包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悟能)、沙僧(悟净)以及白龙马,主要情节为师徒4 人及白龙马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至西天,取得真经。

2.3 玄奘与《西游记》的创作由来

《西游记》的创作主要基于《大唐西域记》,且主要人物唐僧的原型即为玄奘,并借鉴了以玄奘西行赴天竺取经故事为蓝本所创作的一系列中国民间传说、话本、戏剧作品,例如,宋朝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唐三藏》、元代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

《大唐西域记》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记录,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共12 卷,主要内容为玄奘西行游历的见闻,较为忠实地记录了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此外,玄奘的其他弟子还以此为基础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该书更具神话色彩,为之后“唐僧取经”故事的广泛流传及创作提供了借鉴,也是后世《西游记》的创作源泉。

3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自两千多年以前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也随后兴起,中国翻译史由此展开,迎来了翻译的第一股高潮。随着佛经翻译的深入发展,佛儒道逐渐融合,佛教中国化程度不断加深,衍生出完全本土化的流派,即“禅宗”。佛经翻译也在各个方面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如宗教、思想、文化等。其中,中国文学经由此过程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具体可体现为文学题材、文学结构、文学语言3 个方面。

3.1 文学题材方面

佛经翻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较大发展,在该时期,“志怪小说” 这一新的文学题材出现并流行开来。志怪小说的内容与佛经文化紧密相关,大多涉及神魔鬼怪、天庭地狱、因果报应等佛教概念。明代《西游记》是志怪小说的典型代表,小说主要人物、故事情节都源于佛经。

从小说主要人物来看,唐僧原型是中国佛经翻译大师玄奘;孙悟空的形象,胡适认为其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缑哈奴曼有关联,也有学者认为两者并不相关,但也提出孙悟空的猕猴形象与佛经故事有关联,如《大唐西域记》第四卷中“猕猴献蜜”的论述;此外,《西游记》涉及的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等形象也源于佛教[4]。

从小说故事情节来看,《西游记》 中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众仙皆束手无策,最后求助如来佛祖,佛祖制服孙悟空,并将其压在了五行山下。该情节中,如来介绍自己“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乃佛教创立者,地位极高,《西游记》中对如来佛祖的定位也是佛法无边,可以体现出随着佛经翻译的发展,佛教思想深入人心,在文学作品中也得以体现。

3.2 文学结构方面

佛经翻译在唐朝达到鼎盛,在该时期,佛经翻译的讲经方式大受推崇,逐渐演变出一种韵散交错的变文形式——说唱结合,散文体穿插诗词。后来的小说创作广泛应用该种文体结构,如《西游记》中也运用较多。

例1: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30 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西游记》第一回)

例2:正行时,只见那壁厢:一天瑞霭光摇曳,五色祥云飞不绝。白鹤声鸣振九皋,紫芝色秀分千叶。中间现出一尊仙,相貌昂然丰采别。神舞虹霓幌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名称赤脚大罗仙,特赴蟠桃添寿节。(《西游记》第三回)

例1 主要内容为美猴王前往菩提祖师处拜师,首次见到菩提祖师的所思所想。此句上下文皆以白话形式表述,而句中却穿插了诗词,很好地呈现了受佛经翻译影响所形成的变文形式。另外,诗中的“菩提”“空寂”等词也皆为佛经重要词汇。例2 为孙悟空赴蟠桃会前,遇到赤脚大罗仙的描述,同样为文内穿插诗词。诸如此类的例子,《西游记》中还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结构影响的深入。

到了宋代,“话本”的出现,更是将佛经的文学结构完全吸收,其类别之一的“说经”便是演说佛经。该时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便是典型地说经话本,分上中下三卷,各卷包括若干段落,各段前有小标题,结尾以诗总结内容,主要宣扬佛教思想,揭示佛法无边。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及结构也有部分以此为参考[5]。

3.3 文学语言方面

佛经原文具有独特的文学性,佛经译者较为忠实,以自身译笔的文学性对此加以呈现;佛经经由翻译,其文学性也大大影响了之后的创作者,包括诗人、文学家等。在这些创作者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呈现着源于佛经的文学性,从而体现出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语言的深入影响。在《西游记》中也呈现了较多受佛经影响的文学语言。

例3:“悟彻菩提真妙理”(《西游记》第二回)。

该例子出自《西游记》第二回的标题,其中的“菩提”一词即为佛教的重要词汇。“菩提”在《西游记》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第一回便出现了菩提祖师这一人物,更是以“菩提”二字为称。“菩提”是梵文Bodhi 的音译,意思是智慧。较之“智慧”,“菩提”一词更显高深,使人心生敬意。

例4:“摩诃般若波罗蜜”(《西游记》第一百回)。

该例子为《西游记》第一百回的结尾句,情节至此处已是“五圣成真”。“摩诃般若波罗蜜”出自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非常纯粹的佛经用语,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切合情节中唐僧师徒终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描述。“般若”“波罗”“蜜多”皆为梵语音译,属于玄奘“五不翻”的范畴。该例子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学语言对于佛经语言的吸收与运用[6]。

4 结语

佛经翻译开启了中国翻译史,并成为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该文选择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例本,从文学题材、文学结构及文学语言3 个方面,结合具体例子,探讨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通过探究发现,《西游记》中充斥着佛教文化,从文学题材看,《西游记》 的主要人物及情节皆基于佛经翻译大师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的经历;从文学结构看,《西游记》文内穿插诗词,运用了由佛经翻译影响下演变而成的变文形式;从文学语言看,《西游记》中使用了较多佛教用语,如“菩提”“般若”等。由此可见,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在《西游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也证明了研究文学时,可以与翻译史相结合,从而很好地探究文学作品的渊源。期望该文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翻译史的重视,并为未来佛经翻译、中国文学以及《西游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佛经菩提玄奘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艺苑
《菩提心》创作随想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菩提心系列之2 50×50cm 金潜纸重彩 2015年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菩提花
玄奘
少年玄奘的奇妙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