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研究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马院线上教学为例

2021-03-07苏瑞浓黄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政融合信息技术

苏瑞浓,黄瑫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 529000)

高校思政课运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化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早已不是新鲜事物。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接而2013年建立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共享平台,2014年复旦大学牵头建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线运行。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网络教学平台,探索“两个课堂”实现“两个转化”。2015年4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带头开发的四门思政必修课全部上线。随后,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优质课程资源,探索思政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历经了从被动使用线上资源保证教学开展,到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再到积极反思打造“思政金课”的3 个阶段。高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投入很大,如有微课、慕课、智慧课堂还有各种线上教学平台等,在教学中收到不少的效果。教师应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抓住教改机遇,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

1 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经验总结

在线教学模式有多种,根据该校实行线上同步直播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在线教学的工作重点是“在线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协调平台、环境与资源,调整在线教学的关系与结构,创设更好的条件,生成在线教学的新形式和保障机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1]。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基本环节包括课前教学准备、课中教学实施和课后辅导评价。课前,教师将建设好的课程资源通过学习平台发布教学资料和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教学任务发现问题。教师动态掌握学情,采用线上同步直播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共同解决问题。课后,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跟教师互动,实现个性化学习。

1.1 提前谋划,汇聚资源

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掌握线上教学平台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化素养,成为出色的教学组织者、管理者,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确实是一个重大挑战。这必然要求凝聚教师团队力量,群策群力,提前谋划,合理分工,共享资源,解决困境共同成长。首先,思政课教师积极面对挑战,勇挑重担,做好统筹工作。教师团队通过对比试用各种教学平台,选用了符合本校情况的钉钉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开展平台操作培训,编写详细的教师版和学生版平台使用指南,组建答疑人员,每位教师都必须通过试讲试教,操作合格后才能开展教学。再者,为适应线上教学特点必须建立起可使用的资源库,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和发布学习任务,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准确掌握学情。

1.2 课中多措并举,交互中解决问题

思政课教师依据课前学生在教学平台的自学进度和完成课程任务的数据分析,动态掌握学情,接而调整线上同步直播的教学内容。教师将课前自学内容与线上直播内容串联起来,教学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总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功能,解决教学问题。线上直播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冲破了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而只能“键对键”。线上教学活动至关重要,发挥了中间桥梁作用,将教师和学生以及多种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作为中间桥梁线上教学活动要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师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地位,学生凸显了学习的自主性。要发挥好线上教学活动中间桥梁作用,必须处理好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生与平台交互、学生与教学资源交互等重要交互关系。教师通过网络设备直播展示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师利用好平台的互动工具如投票、讨论、连麦、弹幕、视频会议等,对设置的教学任务进行讨论、作品展示、学生互评。

1.3 课后及时反馈,个性化教育

教学平台的大数据为思政课教师课后反思提供了直接客观的素材。教学平台在每次结束线上直播后会自动生成一份课堂报告数据,报告的内容包括课堂人数、习题作答情况、点赞数量、课堂弹幕、连麦情况、视频互动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思政课教师可以掌握线上直播学生学习情况,师生交互情况,教师教学效果。依据课堂报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布课后复习内容和教学任务,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将试题内容定时定量、有针对性地推送至学生手机,通过平台发送提醒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回放视频以及教师推送的教学资料,自主学习研究完成课后任务。学生有疑难问题可以直接留言给教师,教师固定辅导时间的在教学平台进行答疑解惑,实现个性化教育。网上答疑可以满足同学的不同需要,可以是重新讲解内容,可以解答课后作业,也可以分析时事热点。

2 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启示

2.1 积极求变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心理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是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以积极审慎态度面对教学改革,推进融合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快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之路,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不再停留在理论研究,不再持观望怀疑态度,而是积累了扎实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消除了消极情绪,增强了推进教学改革的信心。不少高校试验现代信息化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教学改革,例如,复旦大学取得了教学上的进步,他们的感受就更深和信心就更强。现代信息技术冲破时空的限制,还打破了心理上的围墙,显现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2.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重要教学模式

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把思政课明确定位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3]。思政课实行线上教学,但不能否定了线下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教师通过线上向学生提供线上课堂的学习资料,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达到知识性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内部学习动力。线上课堂承载着强大的信息数据监测和互动功能,实现了多元的师生交互,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但是单靠线上教学通过观看视频、完成任务、参加考试,是难以实现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发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的教学效果。通过线下课堂进行专题式讲授,深入讲解重点难点的,分析热点难点,为学生解疑释惑,以情动人,促进学生达到认知性学习。思政课线上线下相统一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将两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打造思政“金课”,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课堂的紧密结合共同形成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不是线上线下简单拼凑,不是内容简单重复,而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混合教学模式有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有赖于信息技术在与教学融合过程中不断适应教学需要而做成的创新。“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才能逐渐实现思政课教学方式中的两个基本转变: 一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 二是以能力素质的教学方式向价值观培育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4]

2.3 思政课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关键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素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5]。思政课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潜能的开发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思政课教学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到课堂的实施再到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全程都起着主导性、关键性作用。同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思政课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是两者融合的使用者、评价者和桥梁者。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关系处理

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任重道远,广大思政课教师仍需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探索。在日后的探索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3.1 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度”

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其核心是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和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6]。融合要做到主次分明,师生是主,技术是次,强调发挥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功能,目的是更好地“教”和“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或教学模式,为教学服务,不能为了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反而妨碍了教学。

3.2 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关系

目前,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按照教材章节逻辑体系,对知识点进行讲授。线下教学不再将线上教学内容简单重复,而是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精选内容、设置专题讲授,以问题贯通教学过程,达到情感的感染、知识的掌握、价值观的树立、真伪的辨别。当然线上与线下并不是完全两条平衡线,两者应该是相互结合,优势互补,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服务于教学目标。注重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深化交流互动,“通过单向、双向、多向实时互动,教师可加强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精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解除学生的思想困惑,及时反馈学生提出与反映的各类问题,还可针对学生个人或特殊学生群体对症下药等”[7]。

3.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良性的教与学促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一起成长的共同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有成效的教学的普遍规律。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是为学生主体服务的,师生相互尊重。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会选择符合自身需要和条件的行为方式,并在行动中自我监督和调控。再者,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思政课教学应该思考教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目的是实现学生更好地“学”。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是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

猜你喜欢

思政融合信息技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