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美育审视

2021-03-07沈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育者理想信念美育

沈焓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理想信念,是支撑大学生立志成才的精神之钙。如何把握大学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拥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反观现行教育成效,相较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存在着不相匹配、针对性不强的矛盾面,需要综合引入多种教育理念,破除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与迷思。

1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要素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畅想之远景充满信心并愿意为之身体力行的一种精神现象。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理想信念的内涵集中体现为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心认同与行动拥护。

理想信念作为对思想与行为拥有最高指导力的精神动源,必须兼备两大要素:其一是理想落地于现实的必然性、可行性;其二是个人与社会利益价值的兼容性、统合性[1]。两大构成要素必须同时满足,才能使之拥有核心竞争力,反之,任一要素受到削弱,都会面临信念危机: 一是理想无法落地于现实的心理预判,否定理想本身的价值,或者是否定理想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二是个人无法统合于社会的价值取向,认为个人利益可以游离于社会整体利益之外,不愿参与集体性投入,或者是认为社会整体利益对个人利益有所侵犯,产生对抗性情绪。

2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问题呈现

2.1 理想无法落地于现实的心理预判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的程度日益加深,社会思潮的翻涌和多元价值的激荡成为常态,吸引着各自的受众群体。在此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以自由、民主等价值为旗号,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实质意在鼓动民众对执政党与政府的不满情绪,通过干涉他国内政甚至颠覆政权,达到攫取本国利益的目的。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是西方敌对势力重点关注、竭力诱导的群体,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思想武装,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充分认知,不具备相当的甄别和辨析能力,就难以抵挡不良思想的侵蚀,产生理想无法落地于现实的心理预判,如对共产主义的理想远景丧失信心,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以否定与批判。

2.2 个人无法统合于社会的价值取向

宏观层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与物质生活的飞跃,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分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交流方式,为社会思潮的形态增添了多变性。微观层面而言,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生活条件优渥,个人特质鲜明,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漠;进入大学阶段,面临着人生的多重机遇和压力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容易受到消极、有害的社会意识影响。上述因素的综合交织,使得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个人无法统合于社会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或迷茫、模糊,或者呈现出功利、现实与波动倾向[2]。

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3.1 理论学习艰涩抽象

对于非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而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是艰涩、抽象的,很大程度停留在任务式的学习情境中,没有系统探知、深入理解的内在动力,难以真正入脑入心,化为信仰。这就对理想信念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既应当作为理性的辩论手,又需要成为感性的演说家;具备坚实的理论素养之余,更重要的是建立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间的充分联系,将冰冷的理论输出为带有温度的大众化认知,为大学生提供有力驳斥的论据和情感动员的给养,培育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性视野与立场判断。

3.2 教育模式单一无趣

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形式缺乏创新,仍局限于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对于社会体验不足的大学生而言,由于认知基础的限制,显得厚重、枯燥、无趣,难以引起共鸣,令其产生麻木甚至抵触的情绪。因此,教育者需要从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入手,既要坚持思想内核,又须顺应时代之变,呈现亲和而非迎合的姿态,营造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氛围;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感,为理想信念教育注入多样元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表达的意识与兴趣,最终成为一种富有生机的自我教育模式。

3.3 实践转化效果有限

理想信念教育能否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检验其教育成效的指针,然而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中的转化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传统思政课程的辐射作用不显著,例如,师生对热点话题的探讨局限于课堂之内,缺少延伸环节对认知强化的辅助作用,以至于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判断和立场选择有时与教育导向有所偏差甚至相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建构体系,由热点事件切入,着重训练视角、形塑习惯,着力培育大学生关注时政、拓宽国际视野的意识与格局。

4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美育审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认为高校需要将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作为重要的提升方向。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重要方向和启示。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以其柔性特征,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总书记将中华美育精神,视为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美育工作关乎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涵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绝佳养分。

对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美育审视具有适当性和必要性。美育是旨在培养人们对美的认知、欣赏、追求的教育,“借助美的感性形象、 情感感染和超功利等特点,净化情感、愉悦精神、美化心灵”[3],它的首要主题是对“何以为美”的界定。共产主义的崇高愿景,为什么是我们所追求的“美”的理想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什么是我们所投身的“美”的理想事业?理想信念的形成,依托于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美育的过程。理想信念所展现的价值认同,蕴含了审美一致性这一前提。故而,从美学的视角出发,可以帮助我们厘清理想信念教育困境中的一些本质问题,从而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

理想信念教育的当前任务就是建构可以自信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与实践体系。为了让理想信念的话语阐释和实践设计有效塑造认知、培育情感、淬炼意志、敦促行动,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美学检视,使之符合个体的审美取向、满足个体的审美需求。当理想信念教育的情境符合个体审美,就能激发内生动机,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使理想信念的培育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教学延至生活,超越特定的教育情境,自然上升至思想与行动的最高标准,成为一种审美自觉。

5 美育视域下理想信念教育路径优化

5.1 理想信念话语体系的美学解读

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进行美学解读,提炼审美价值,使话语建构围绕美的宗旨来铺陈。

悲喜之美。从理想信念的历史维度,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过程,展现的是一幅波澜跌宕的壮丽画卷。一个拥有五千年璀璨文明、经历过百年苦难屈辱、又踏步行进在复兴征途中的民族,本身就散发着强大的艺术魅力,这个底蕴深厚、家道中落、涅槃重生的主角,用悲喜之美吸引目光,牵动人心。民族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个体融于血脉的情感基因,也奠定了理想信念培育的情感基调。

勃发之美。从理想信念的现实维度,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下,拥有不可阻遏发展之势的中国,正在为我们所参与、 见证,这是多么震颤人心的勃发之美。改革开放40 多年的沧桑巨变,带给中国人民物质生活的飞跃和精神世界的富足,我们完成了伟大的自我超越;而金融危机的余威经久难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疲于应对国内压力,文化、族群冲突下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发挥更大作用。如火如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践行理想信念的现实沃土。

兼容之美。从理想信念的未来维度,中西方制度之争,体现在治理能力的对比中,也体现在对未来世界的构想中。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宣扬普适价值,却一再暴露其无耻利益图谋时,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是对全球治理新态势的正确解读,是对全人类福祉的深度关切,展现了广阔的大国胸怀和多样文明兼容之美,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探索。

5.2 教育者审美素养与美育艺术的提升

理想信念教育者是审美交往关系中的引领者,是传递审美愉悦的中介者。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理想信念没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身份上的界分,有的只是理想信念形成的有无、先后、强弱。不同于传统教学关系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理想信念教育者在教学情境中,也在强化已有的认知、情感、意志。

教育者需要以较高的审美素养,创作出感染人心的教学作品,承载着理想信念价值的输送功能。从素材的搜集与选取,到内容的精简与融合,到布局的逻辑与结构,再到呈现的环境与技术,为美学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育者审美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作为理想信念教育者,应当亲近自然之美,体验社会之美,鉴赏艺术之美,将之融入培育内容,唤起被教育者的审美愉悦[4]。

教育者还需精进美育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形象姿态、言语表达与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契合性,使自身成为符合受众审美的存在; 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合理贯穿教学情境,研究大学生群体审美偏好与主流价值之间的平衡点,以之为教学设计的切入口。

5.3 理想信念教育中审美交往关系的建构

最为理想的交往模式一定是主体自由的、 不加施予羁绊与压力的,如此才能避免异化并得以长久。审美交往正符合这样的标准。在审美交往中,主体间的关系以“美”来联结,在自我建构的美的世界观照、徜徉,享受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愉悦。同时,审美交往是创造性的交往,“在审美交往中,人始终以自由的主体身份创造着,同时以自由的主体身份与所创造的审美对象相交往”[5],这种创造性将给主体带来无与伦比的幸福体验,促使交往关系的持续与进阶。

那么,如何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建构这种审美交往关系呢? 教育者需要以创作艺术作品的心态对理想信念内容进行美学发掘与建构,将理想信念之美加以阐释与传递。教育者(创作者)通过教育情境(艺术作品)与受教育者(欣赏者)达到精神共鸣、灵魂相融的境界。受教育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审美愉悦,愿意进一步投入教育者创设的教育情境中,甚至愿意自我创设情境(自我教育)。如此,理想信念教育也能够如电影、游戏一般,拥有令人投入热情、沉浸其中的力量。需要注意的是,被动的情境参与无法让受教育者全情融入审美交往中,也就无法产生真正的审美愉悦,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的情境设计中,教育者需要营造浸润式的培育氛围[6],向被教育者展示在理想信念教育情境中进行审美交往的面貌,实现情感的触动与兴趣的激发。

6 结语

对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美育审视,是聚焦于受教育者观感的一种思路探讨,为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呈现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完善方案。理想信念话语体系的美学解读,以及教育者审美素养与美育艺术的提升,最终都服务于理想信念教育中审美交往关系的建构,而这种审美交往关系的建构,是理想信念成为受教育者思想与行动自觉的关键。

猜你喜欢

教育者理想信念美育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公民美育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美育教师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