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阈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育人的路径探析
2021-03-07刘行
刘行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理念普遍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网络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积极思想,也可能会产生消极思想,对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意加强思想引导,避免其误入歧途,防止消极思想的产生[1]。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应该用“三全育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概念正确,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中国进入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1 红色文化的内涵
1.1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常情况下,在为学生讲解红色文化时,一般认为其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向上的理念,体现出道德情感、价值取向方面的优秀品质。其中,革命斗争时期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在红色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出共产党革命斗争灵魂,同时,红色文化也是我国人民斗争的精神结晶。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比较多,包括红色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红色故事、红色音乐、红色舞蹈、红色艺术等。在红色文化中,对于红色精神,可总结为坚定崇高的理想、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上述精神都体现出红色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在高校党建工作中,需将其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思想,为青年思想培养和发展提供力量[2]。
1.2 红色文化是开放的、发展着的精神传承
现如今,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学习基地、红色遗址及红色风景名胜地区,在学习红色文化时,需将其纳入历史革命阶段进行重点思考。通过对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要求进行分析可见,其不会受到时间因素的限制,新时期,需传承红色文化,并促进其持续发展,在党和人民的革命奋斗时期、发展建设时期存在红色文化,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的不断探索,逐渐凝聚出新型精神文化,客观存在于改革发展的整个时期,在未来时代发展中还需不断创新,不仅可影响前人,同时也可对后人产生激励作用。由此,我们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党建育人时,必须重点考虑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对以往的红色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对当今时代的红色精神进行宣传推广,为学生讲解身边的红色故事,讲活当代红色精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红色文化及红色精神,真正掌握宝贵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
2 红色文化与“三全育人”的关系
2.1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育人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应有之义
通过应用三个“要”,能够对红色文化作出生动形象的描述。在红色文化中,核心点在于崇高的理想信念、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的品德素养等,在促进青年学生思想进步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红色文化中的烈士形象、英雄事迹,均可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典范。对此,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积极融入红色文化。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将德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与人才培养成果之间密切相关,根据“三全育人”工作模式要求,应坚持“以德树人”的任务和目标。“以德树人”中,首先需强化德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确定了德育工作的重要路径,同时还明确提出三个“要”:要求高校学生能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培养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鼓励其珍惜青春,将自己的远大理想付诸行动,努力学习[3]。对于三个“要”,可以红色文化作出描述,在红色文化中,核心内容在于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崇高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敦促年轻学生继续前进的根源。在高效学生德育工作中,可为学生介绍英雄人物形象以伟大事迹,由此可见,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中至关重要。
2.2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筑牢“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我国革命根据地,强调要珍惜革命前辈的珍贵记忆,在国家发展中,必须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为红色精神,而红色精神也体现出红色基因。在党育人工作中,红色基因可作为精神源泉,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精神根源。必须继承红色基因,坚持红色文化的领导,鼓励学生学习红色精神,从灵魂深处塑造自己,根植红色基因,充分展现出基因传承的作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树立道德教育的基石,能够有效实现“以德育人”的德育工作目标。另外,红色基因也是我国革命先祖在为国家战斗的精神沉淀,它与新时期树立道德,培养祖国的可靠建设者和继承者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红色基因的遗传本质总是提醒我们,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以红色文化作为指导,只有继承红色文化,才能够勇往直前,开拓创新,只有努力延续我国民族的宝贵基因,我们才能将党建育人工作付诸实践。
3 红色文化融入党建育人的途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年代共同创造的蕴含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内涵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内容。根据“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机制,要求在高校党建育人工作中,必须顺应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形势,在人才培养方面,需从“单一”转变为“综合”,促进育人体系立体化发展。在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融入红色文化,在“三全育人”模式的基础上,丰富科学化内涵,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效结合,进而积极探索思政工作新途径,保证以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充分展现出红色文化的优势,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4]。
(1)在“三全育人”模式中,全员育人是十分重要的内涵,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鼓励校内外所有人员积极参与德育工作,教育不仅是高校和教师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全社会以及家庭的重要责任,因此,要求社会、家庭均能够树立育人的思想观念,并积极参与德育工作中。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必须积极融入红色文化,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各学科导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意识,积极学习并坚信马克思主义,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育人工作中,成为红色育人专家,促进红色文化素养的提升,在学校育人队伍中做表率。
“三全育人”理念明确提出,育人不仅是教师所需承担的责任,学校专职行政事务领导干部、学生后勤保障服务人员以及对学校有贡献的教学人员,都应积极参与育人工作[5]。在红色育人工作中,均是思政队伍的重要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可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带动周边的教职工人员积极参与育人工作,促进育人水平的提升,弘扬红色文化以及红色精神,努力承担育人的重大责任,将红色育人整合至日常业务中,在高校中形成充满正能量的育人环境。
另外,还需不断提升育人教育水平,高度重视学生干部德育工作。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方式有一定区别,在大学教育中,学生需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学习文化知识,课下学生们还会花很多时间和室友、朋友、学长和学生,以及社区组织在一起,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形式,提高自我学习能力[6]。在将红色文化融入党建育人工作时,应重视对学生干部的教育,积极创建“青马工程”“青年讲坛”及“党员进宿舍”等交流平台,创建红色文化育人通道,使得学生能够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鼓励周边的同学共同进步和成长。同伴指导方式与教师教育有一定区别,学生之间沟通更加顺畅,在同伴引领下对于红色文化和精神的认可度及接受度比较高,有利于红色精神的传播,让思政教育容易进入学生,使思政教育得到更好的实施。
(2)根据全程育人要求,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必须打破传统教育工作中的时间限制因素,同时还应转变传统的大学教育思想认识,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其整个大学生涯中,均贯彻落实高等教育。另外,还应积极打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各个育人体系之间的时间障碍,将育人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不同阶段。教师在利用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首先需对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综合考虑大学四年学习中,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常见问题等因素,找出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据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可为其介绍红色文化中革命者对于共产主义的终身追求、对于人民福祉的不懈奋斗精神,帮助其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明确自己在大学阶段学习的目标,同时还需向学生介绍严于律己、勤学奋斗的精神,帮助其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调整学习模式。
在大学生涯中,大二和大三是生活、学习的重要积累期,同时也是大学阶段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会遇到各类复杂问题,对此,教师应重点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思想意识不坚定、学习倦怠、情绪困扰自身发展、品质毅力锻炼、面对职业生涯的疑惑感等。面对这类问题,在思政育人工作中,应为学生积极宣传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典型事例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素质教育、价值观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逐步充实自己,为顺利毕业以及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8]。大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成熟期,在思政育人工作中,不仅需继续巩固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还应继续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爱岗敬业的职业教育,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奉献教育和责任教育,以保证学生可以顺利进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