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教改的文化育人品牌建设路径探究
——同济大学打造原创歌剧《刘志丹》的实践探索
2021-03-07李巍
李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092)
刘志丹是中国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2019年12月18日,上海市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示范课程资助项目音乐会版歌剧《刘志丹》在同济大学129 礼堂成功首演。该剧由李海艇、李巍、何兆华编剧,方红林执导,李再耀、贾童谣主演,李巍艺术总监。全剧浓缩、截取刘志丹后半生,即从渭华起义失败后直至其东征牺牲后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着重描写刘志丹等共产党人如何开创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新起点”。该剧集强烈的爱国主义、中国戏曲创新、经典戏剧表演于一体,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联系和融合,打开思想政治课程的边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1 原创歌剧《刘志丹》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刘志丹革命精神的基石,《刘志丹》剧组希望通过讲述革命先辈、老党员、老模范的初心故事,引导教育后来者不忘初心,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1]。主创人员的创作视点,在于塑造主人翁“群众领袖,人民英雄”的形象,因此,刘志丹“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夙愿,被作为重点聚焦,落实在歌剧主人翁的人生内容与歌剧创作的选择中。刘志丹的英雄事迹与歌剧创作的艺术活动体现了精神气脉上的时代耦合。刘志丹不唯上,不唯书,虽九死一生,但信仰如磐,忠诚不变[2]。这是剧作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当时在“肃反”扩大化肆虐下,一大批干部战士遭受不白之冤。刘志丹在得知自己要被捕的情况下,为避免红军分裂,他顾全大局,坚定信仰,相信党组织,大义凛然来到保卫局,主动身陷囹圄。面对严刑拷打,他对革命坚贞不渝,宁死不屈……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党的培养是他革命精神与崇高品质形成的决定因素。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纵观刘志丹革命生涯,无论是在榆林中学领导学潮,参加了共产党,还是到黄埔军校学习,投身到如火如荼北伐战争;在大革命失败后,他不顾个人安危,从1928年,策划领导了渭华起义,打响了西北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到1936年东征牺牲,短短八年,刘志丹在党的领导下,发动“三色兵运”,共举行七十多次起义,开辟南梁及照金等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提供了“落脚点和出发点”。在刘志丹为革命奋斗的一生中他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正如刘志丹的后人所说:“大大(刘志丹)最感人的地方,是他为人民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由此产生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歌剧艺术力求表现对真实人性的深刻解读,结合对生动勾勒刘志丹对党忠诚、“生而为民,死而谢民”的人物特点塑造,歌剧《刘志丹》创作团队选择不回避历史,超越历史,从回归本源和当代美学角度,诠释了刘志丹的伟大与光辉。刘志丹一生建军、建党、建政、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和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的丰功伟绩[3],他的生平极其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富有传奇色彩。
2 以红色文创为载体,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文化育人全过程,是大学“唤醒”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品德高尚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完成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双重使命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和各类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 人们在思想意识上越来越呈现出差异性、个性化、多变性等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引领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 把不同阶层不同思想价值观念的人们凝聚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系声乐专业教学与研究小组以创作、排演原创歌剧《刘志丹》作为学习实践,一方面,能更全面整合各部门课程资源,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引领学生了解剧目时代背景,红色故事,党史、建国历程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该项目立足红色基因传承,宣扬文化自信,让学生在歌颂英雄事迹的过程中学习实践,以达到为人民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目标。该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通过对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链接的尝试,助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高校艺术教育普遍具有偏重实践表演的特点,剧组创作人员及相关课程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通过强调在“教—学” 环境中注入富有艺术特色的“演”,可增强音乐艺术教学中“教”与“演”的示范、参与和带动作用,通过突出活生生的临场音响和实践参与活动,对学生的“学”有更深入的引导促进作用。如歌剧《刘志丹》排演中,学生通过学英雄、演英雄,从而更深入了解党史、英雄人物事迹,并将内心感受运用于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精神灵魂得到净化,同时感染观众。为此,对音乐课程来说,实用性很强(偏重于表演实践能力和临场演奏、演唱技巧的应用),且常需要依赖感官体验和实践技能训练,因此专业课程学习中应尽量避免教授单向灌输观念,利用实践演出在传统纯课堂教学形式上进一步突破。通过师生深度参与红色文艺创作,亲身感受,沉浸式教育,相互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歌剧音乐创新中蕴含的爱国艺术情怀,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文化自信。从“为改善学生表现,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出发,以舞台实践为目标完成艺术本应肩负的美育职责。由此,贯穿教学全程的舞台实践技能应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将课程中的艺术审美与实践中的尚美践行统一。同时,这也是一堂有中国特色、符合音乐教育特点的生动的思想政治课,以红色文艺创作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学融入专业课,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化为一种精神追求,使大学音乐教育的内涵更广博、丰富,真正成为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载体,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滋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4]。
3 多方合作编排原创歌剧,打造育人共同体
根据当下教学需求,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项目将“多方合作跨界协同,打造育人共同体”作为重要实践探索。通过原创歌剧《刘志丹》的创作排演,教学系统内部多部门协作,全体人员德育意识、德育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此外该项目成果以歌剧形式呈现,这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的创作演出促成了各类育人主体分工合作的积极互动,形成了真正的“全员育人”目标。民族歌剧《刘志丹》是由同济大学宣传部立项,在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指导下,由音乐表演系的全体师生及邀请全国知名作曲家、编剧、导演共同打造的原创歌剧。该次创排,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作理念,与作曲、编剧、舞美、主演等主要创作者,达成艺术共识,从剧作家叙述角度出发,在创作中,注重肢体、音乐、戏剧等多种语言运用的有机融合,建立与该剧主体内容相匹配的歌唱形式,乐曲创作注重音乐语汇的鲜明性和主题音乐的独特性、代表性,以及角色人物主要唱段旋律的传唱性,舞台空间设计简约,强调象征性、虚实结合、意境渲染,注重场景与服饰的还原、再现,着力于人物形象个性化塑造,避免表演虚假与概念化,力求该剧“好听、易懂、深刻、感人”,争取赢得观众对主旋律作品的肯定与接受。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刘志丹》歌剧中涉及演唱、表演、舞蹈、室内乐/交响乐伴奏演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主创团队用专业课程链的形式将红色艺术作品创作排演贯穿到音乐表演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该剧编创排演过程中,各部门指导教师挖掘艺术教育自身注重实践的特点,结合声乐专业的“重唱”“合唱”等课程,钢琴专业的“钢琴独奏”“钢琴室内乐”及与管弦乐专业的“室内乐”“乐队合奏”课程形成课程链,通过排练演出音乐会版歌剧的方式,以团队合作形式,帮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和演出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音乐艺术的领悟能力。此前以音乐表演系声乐专业为主体所作的同济大学版歌剧《江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因此,借鉴此前声乐专业教研组“教—学—演”的经验,在该项目中,尝试创建管弦专业教研组课程链,并进一步加强完善声乐专业教研组课程链,整合资源,构建完善的因材施教的声乐表演培养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原创歌剧《刘志丹》的创作创新地融合了校内外多元育人主体,教学系统内部,校内外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研究人员、管理服务人员,校外优秀艺术家、行业翘楚加盟,共同合作,形成了全员育人合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工作得到了创新性具体落实。
4 打造原创民族歌剧,突出特色品牌建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重要纪念年份,大型原创红色民族歌剧《刘志丹》(又名《大地之子》)的创编排演,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用艺术形式来展现历史与先进人物,以艺术传播的欣赏来感染师生,引领师生不忘初心,砺砥前行,同聚信仰能量。歌剧《刘志丹》(又名《大地之子》) 采用了民族歌剧与传统歌剧相结合的创作形式。在歌剧《刘志丹》的创作中,创作团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反复打磨。除借鉴外国经典歌剧的创作手法和经验,掌握技术技巧之外,吸纳中国戏曲,用“歌舞讲故事”和“假定性”的表演手段,“虚拟化”的表现手法,融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国腔词关系,延承前辈们经过努力探索而建立的中国歌剧传统。专业音乐教育常需要通过多年的专业训练达到对学生特定音乐技能的提高,但技能的学习与思想内容的表达还存在连通的桥梁,舞台实践就是最好媒介。歌剧《刘志丹》以艺术手段展现大学生青春风采,是同济学子对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献礼。该剧创作团队将在未来的多次演出实践中对作品不断打磨,为学校文化育人品牌建设尽一份力。
5 应用新媒体技术,打开红色歌剧新格局
(1)新媒体技术带来戏剧宣传新方式。在歌剧《刘志丹》宣传工作中,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了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利用H5 制作邀请函,通过剪辑排演记录材料生成视频宣传Volg,并利用学生交流平台与设计专业学生合作设计了剧院展板海报,教师学习使用了一系列新媒体的宣传手段延伸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领域,也将歌剧这一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人们及社会的影响放大,尝试引发年轻观众对经典艺术的欣赏与探索。在歌剧《刘志丹》的排演中师生依托新媒体灵活使用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歌剧排演。(2)利用碎片化的网络媒介创新红色歌剧传播。对艺术欣赏,通常用作工作之余的消遣娱乐,因此根据这样的消费需求,他们分给新媒体各个平台的时间平摊下来十分稀少。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教师将歌剧《刘志丹》的录像剪辑成不同版本,适应不同的传播平台和观众群体,拓宽红色歌剧的受众。将歌剧《刘志丹》进行多版本剪辑,发布在多个平台上,更容易适应泛媒体。截取歌剧《刘志丹》中的精彩片段,吸引流量,并对歌剧的历史背景进行前期宣传,加深群众对歌剧背景的了解,学习英雄事迹, 激发报国情怀,让红色精神通过歌剧在现代社会传播[5-6]。
6 结语
歌剧《刘志丹》是英雄刘志丹这一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歌剧舞台上。在电影、电视剧、小说、故事会之后,英雄刘志丹的故事将新增原创民族歌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从《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等深入人心的歌剧来看,中国观众其实很能接受这种‘音乐+戏剧’的形式。主创团队深入陕甘地区,通过座谈、参观、采访等形式,获取刘志丹的活材料。阅读文献和史料,阅读李建彤著的《刘志丹》、成路著《刘志丹画传》以及詹为、詹幼鹏著《刘志丹》等相关作品。将红色歌剧排演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是红色基因传承与全面育人的创新之举。该剧以刘志丹故事为原型,以戏剧音乐为主要载体,用歌剧形式,再现革命斗争场景,充分展示了刘志丹“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红色精神,用红色文创推进文化育人品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