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中地方史料的补充
——以云南抗战史料为例

2021-03-07朱寿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滇缅公路抗战时期史料

朱寿清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1 结合历史教材补充地方史料的必要性

中学历史课程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这对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世界发展变迁的重大史实和整体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有效的。但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经常感到难度不小。因为国史和世界史着眼于宏大叙事,学生所生活的区域在历史教材中涉及并不多,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距离感”,这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影响。

如何降低难度,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地方史料,对培养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有独特的作用。家国情怀中的“家”侧重个性、局部,“国”侧重共性、整体。因此,培养家国情怀需要关注、处理并整合个性与共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恰当地处理地方史与国史的关系[1]。该文将以云南地方抗战史料为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历史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2 地方史料的运用——以补充云南地方抗战史料为例

2.1 局部抗战时期地方资料的补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局部抗战。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界爱国力量开始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斗争。虽然云南地处西南边疆,与东北相距遥远,但这一时期云南人民就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投身于抗日斗争中。局部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沦陷区最重要的一支抗战力量。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学生对抗日联军中的重要将领杨靖宇最为熟悉。教师在讲解杨靖宇将军在白山黑水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勇事迹时,可以补充或引导学生查阅与杨靖宇将军并肩战斗的云南人民的杰出代表——周保中将军的相关事迹。

周保中将军原名奚李元,出生于云南大理,白族,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他于1927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到苏联学习。在为他办理出境护照时,周恩来为他取了化名“周保中”,意为“保卫中华”。从此,周保中便以此为名,更以此为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从苏联回国,党中央派他到东北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他先后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5 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2 路军总指挥。同一时期,杨靖宇将军先后担任东北抗联第1 军军长、第1路军总指挥。1945年8月,又配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军。周保中将军和抗联部队为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毛泽东曾称赞他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2]。”

在局部抗战时期,国内知识界文艺界不顾国民党当局的消极抗战政策,掀起了抗日救亡的运动。其中,就有云南文艺界的杰出代表,人民音乐家——聂耳。聂耳籍贯云南玉溪,1912年出生于昆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聂耳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35年初他为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作曲。《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1949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重要象征[3]。

局部抗战时期地方史料的补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十四年抗战”的历史概念,生动地说明这一时期云南人民及早地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前线和救亡运动中去的历史。

2.2 全面抗战时期地方史料的补充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这一时期,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艰苦奋战,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学习全民族抗战史时,同样可以挑选一些地方史料加入课程中,增加课程的容量,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和时空观念。

如在讲授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取得的重要胜利——台儿庄大捷时,可以补充滇军60 军在抗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滇军60 军542 旅旅长陈钟书将军,是滇军在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将领。陈钟书将军出生于昆明安宁。1938年4月,参加极为惨烈的台儿庄战役,在无险可据的平原上,率军粉碎了日寇的多次疯狂进攻。23日下午,他率领将士与敌肉搏时,被流弹击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47 岁。国民政府追授陈钟书为陆军中将[4]。198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陈钟书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另外,抗战时期的云南极为特殊,既是后方,又是前线。日本全面侵华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基本沦陷,通过云南与国际的联系变得尤其重要。为防止日本入侵越南,切断滇越铁路,在1937年淞沪抗战最激烈的时候,中国西部国际交通线的建设被紧急提上日程,其中,以赶修滇缅公路、滇缅铁路最为紧迫。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均起于云南昆明,连接缅甸腊戍。鉴于铁路工程更加浩大,滇缅公路被放在了更为优先的位置。滇缅公路全长1 146 公里,云南段全长960 公里,其中昆明至下关段已于1935年修通土路;下关到畹町段全长548 公里,完全为新建路段。在大量青壮年被派往前线的背景下,数十万云南各族男女老少以最原始的锄头和铁锹,在短短8 个月内,在极为险峻的滇西横断山区上凿出了一条500余公里的战略公路。在日本侵占越南,胁迫法国殖民当局切断滇越铁路运输线后,滇缅公路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国际交通线,对中国坚持抗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滇缅公路的极端重要性,其又被称为“血线”[5]。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大举入侵东南亚,缅甸沦陷,滇缅公路中断。正在修筑中的滇缅铁路被迫停建,为防止日本利用铁路入侵中国西南,滇缅铁路的筑路人被迫含泪亲手炸毁滇缅铁路路基。

缅甸沦陷后,为了维持国际交通线,中美两国又迅速开通飞跃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为支撑驼峰空运并配合飞虎队作战,云南人民又再次拾起锄头、箩筐和石碾子,紧急赶修了数十座机场。

为重新打通国际陆路交通,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了滇西战役。在二战史上,中国军队强渡怒江的时间比欧洲战场的诺曼底登陆还早一个月。至1945年初,滇西光复。云南成为直接遭受日本侵占的各省中,较早将日寇赶出全境的省份。另外,在抗战时期,东部中部国土沦陷,大批机构和高校转移到西部地区。其中,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在1938年辗转西迁到云南,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师生矢志报国,奋发学习,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培养了后来获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了抗战时期大后方重要的“民主堡垒”[6]。

3 历史教学中补充地方史料的意义和局限

3.1 历史教学中补充地方史料的意义

因地方历史在当地有较多痕迹和较大影响,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史料作为课程的有益补充,可以很好地回应学生的期待,使学生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学习历史知识;还可以抛砖引玉,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课后进一步探究学习。

比如,在该文所补充的内容中,聂耳在云南有多处纪念场所,昆明有聂耳故居、聂耳墓,玉溪有聂耳公园。周保中将军在大理也有故居纪念遗址。陈钟书将军和滇军的英勇事迹当地媒体也多有报道。滇缅公路、滇缅铁路有数百公里长,在云南多地有保护遗址,纪念性地名,如昆明有滇缅大道,在西站立交桥旁有滇缅公路零公里纪念碑; 昆明仍有部分滇缅铁路路段在运营,临沧市有滇缅铁路遗址公园;腾冲市机场被命名为驼峰机场,怒江州有驼峰坠机,昆明市有驼峰街。云南师范大学是由当年西南联合大学的师范学院发展而来,云南昆明和蒙自等地保留下了不少西南联大知名教授的故居。滇西地区保留了大量的滇西抗战遗址和纪念场馆,如保山市的惠通桥、松山战场、国殇墓园等。此外,云南讲武堂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驼峰纪念碑、南侨机工纪念碑都有关于抗战时期云南历史的诸多展览和介绍。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历史场所已有一定了解,在讲解分析时,教师结合地图,或适时画出示意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地理方位、时空概念和当时的战略态势。

因此,适当补充地方史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历史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学科教育功能得到落实,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爱国爱乡、保家卫国的觉悟和情怀,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

3.2 补充地方史料的局限和解决办法

当然,补充地方史料也有一些局限,比如过多补充可能会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超出教学时间要求[8-9]。这需要教师在补充之前对相关史料充分研读,甄别筛选,选择准确无误、有代表性的史料,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地方史料,而不是为了补充而补充。要根据教学时间来选择,如该文以一省地方抗战史料为例,列举了诸多史料,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全部罗列,面面俱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结合各地实际、学生基础和时间条件,删繁就简,博观约取,详略得当。

另外,在补充地方史料时,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但教师应注意合理引导,避免片面性和狭隘性。比如,在介绍某地的贡献时,不能拘泥于当地,不能忽视其他地方的贡献[10-11]。如在介绍滇军在台儿庄战役英勇杀敌时,应说明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参战部队除滇军外,还有川军、西北军等多支部队一起浴血奋战。如在介绍大后方修筑公路和机场时,应强调后方各省几乎都用相似的劳动工具修筑了大量的战时交通和工事。如在讲述重大战役时,各地军民参加的重大战役就更加不胜枚举了。因篇幅所限和行文方便,该文以一省为例来论证,仅是抛砖引玉,在具体课程中,教师应举一反三,灵活多元地运用各地区的史料,以更高的觉悟和更开阔的视野,妥善处理好教材大纲和补充材料的关系、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4 结语

地方史料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如选择合理,运用恰当,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和时空观念等方面。当然,教师应注意甄别、选择和引导,保证正确的导向和时间上的可控。

猜你喜欢

滇缅公路抗战时期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史料二则
关于史迪威及其史迪威公路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二战时期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演变历程钩沉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二战时期英国在整个滇缅公路运输中对日妥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