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2021-03-07潘亚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发展

潘亚宁

(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44)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把握我国所处历史方位,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重要论述,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文化的进阶形态

文化的内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蕴是目前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全球性问题。据专家考证,“文化”一词在古汉语中就已经存在,“文”即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即有此意。“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后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出现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在通常意义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即属于人类社会中各个行业相对于经济、政治等领域所独立的各种精神活动和其产物,教育、科学、艺术皆属于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泛指在我国社会历史上某些时期或者一定阶段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发生并且逐步增长起来的社会精神和生活形态的总和, 指的是社会中各个阶层的意识形态和其他社会制度、体系以及其他组织机构。古往今来,历史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无论是站在世情、国情还是个人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浪潮地不断推进,各国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方面的竞争,还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同其他各国的交融与碰撞中汲取营养,为开创国家发展新格局提供强大力量。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缔造者汉斯·摩根索在他的经典巨著《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中写道:“优越文化和更富有吸引力和政治哲学的说服力显然比诉诸军事、经济手段更有效,因为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领土和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们的心灵,以此作为改变国家之间权力关系的手段。”[11]在同世界他国文化不断地交流与相互借鉴中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繁荣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是推动文化多样化和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种生产力,文化是凭借知识、思想和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力量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的。近几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文化建设作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抓手,在推动我国发展和民族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文化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和心灵的桥梁,中华文化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耐性表现在以文服人的特质之中。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作品给英国带来的是崇高的人文精神,是人们精神的慰藉,而印度只是当时英国的一个殖民地。丘吉尔的话语足以证明他已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强度的提高等给人们的精神上、生理上、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不适感。加强文化建设,可以使人们得到乐与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和自我品味的提升。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囿

21 世纪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重大突破。但是,我国文化建设仍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困境、“现代化而不西方化”浪潮的席卷、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中迷失方向、“泛娱乐化” 出现等现象充斥着整个社会,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推进提出了巨大挑战。

2.1 文化建设“本土化”困境的反弹与延拓

文化建设的“本土化”是指在立足于本土的前提下,守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汲取外来文化,为我所用。文化建设的“本土化”既是本民族历史文化与民族情感的积淀,又是当下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表达,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凝练出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孔孟时代儒家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我国建立了稳定的“人道一体”的文化体系和“天下大一统”的文明,为中华文化奠定了深厚根基。改革开放时期,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引下我国的物质文明飞速发展,民族责任感和认同感逐步提高。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是我国国民在进行文化“本土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突出特征。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无论哪个国或民族,都必须以自己为本位、竞争生存[2]。”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这为文化“本土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随着全球化的不可逆转之势,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中,保留文化基因、强化民族认同的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仍存在缺失危机,“复古”与“西化”两种极端思维依旧存在,文化身份模糊,难以正确理解文化建设“本土化”的真正内涵,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化交往中本土文化的认同危机。因此,如何在文化交流中提高我国文化的免疫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守护我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2 “现代化而不西方化”浪潮的辐射和离散

20 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第三世界逐渐形成,亚非拉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及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文化建设迅速提上日程。较之19 世纪后叶各国精英们提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20 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文化倾向,即“近代化而不西方化”的社会发展方案。这种“近代化而不西方化”以站在本国不断加强的综合国力的高度,实现本土文化特点的现代化进程为根本主张[3],始终坚持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必须嫁接在本民族的文化根基上,体现了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思维。

美国著名政治家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过度的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强调西化是容易出问题的,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完全拒绝西方化也是行不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放弃了全球化[4]。当前我国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热”等现象也映入人们的视野,民间的盲目推崇和非理性行为直接导致了传播国学的方式方法出现了严重偏差,甚至出现了各种奇怪的社会现象。国学的发展从本该是个旷日持久的可持续过程被迫演化成发热的现象,遮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

2.3 资本逻辑的遮蔽与渗入

文艺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表达。当前,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中孕育的效率、平等、契约等观念,为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相关人才的快速成长、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但同时,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经济利益的操纵等又滋生了各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如部分作品因追逐经济利益而迷失了传播文化的正确方向,陷入了利益至上的泥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同时也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当前,文艺界被资本绑架的案例层出不穷,市场繁荣背后暗藏着文化粗俗浮躁、价值观念扭曲、灵魂空间冷漠的担忧[5]。

2.4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放大与弥漫

“泛娱乐化”现象是资本控制下的信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滋生于以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思潮,通过现代媒介等主要载体倡导娱乐来衡量和包装一切。具体表现为拒斥审慎与理性,以浅薄空洞的内容,碎片化、戏剧化的形式来试图满足人们的感官,从而使人们达到虚幻的放松。这种文化现象的实质是文化人文功能的异化,导致了大众文化的评判标准脱离社会生活而向“泛娱乐化”倾斜的社会现象,使社会大众逐渐远离健康、科学、理性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并可能失去生活选择的理性与自由[6]。文艺作品是时代的心声与最真实的反应。因此,完全脱离社会生活,脱离政治、经济等现实条件,也是一种现实主义创作衰落的表现。

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泛娱乐化”现象的背后是依靠篡改某些主流价值的具体化形象,对爱国主义、无私奉献、身先士卒等大爱精神的否定、拆解和毁灭,用戏谑性的表象迷惑社会大众,逐渐侵占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地位。这种片面地割裂文化与政治、经济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只追求华丽皮囊的艺术创作,迫使体现时代发展变化的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逐渐退出社会大众的视野,社会大众也很难再看到既具有人性光辉又具有精神社会价值的艺术形象。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3.1 固守防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战胜各种威胁、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本土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以其特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治国理政的一系列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问题导向意识是其鲜明的特点。在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问题导向作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工作为重要突破口,强调要着力解决在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才缺失、配套设施不足、管理治理失位、文艺作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文化建设要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方针[7]。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为维系和发展良好社会秩序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加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如何更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伟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8]。因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9]。

3.2 守正创新:激活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之法与精神归宿,5 000 多年的时间检验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但是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都是时代的产物,其中必然包含着某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内容,因此,必须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质和礼仪规范等进行批判性剖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0],又要及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特质和时代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11]。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2]。当今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应进一步践行“文化双创”理念,将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结合时代需要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意性表达、传播载体的另辟蹊径、保存与开发的综合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代鸿沟,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找到根基。

3.3 辩证取舍:实现文化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曾引用古语“大邦者下流”并指出,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13]。“大邦者下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说大国要像江河下游那样,汇集天下无限生机和力量,拥有容纳天下百川的胸怀。“大同世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中国追求和谐世界的大境界,是当今世界各国所追求的共同价值。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世界是多元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所形成的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绵延不断,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包容、开放的准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4]。

“免疫力”“吸纳力”“整合力”“辐射力”是在合理借鉴外来文化以加强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践行的“四力”。“免疫力”是指本土文化识别、抵御、消解、自净可能面临的文化威胁,以此进行自我保护的现象。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生成与不同的文化环境,是否符合我国文化建设需要是我们在借鉴外来文化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吸纳力”即本土文化加强对异质文化的包容,不断吸纳兼容外来文化的能力。文化是相互交融的,这就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假晶”现象[15],我国一贯坚持文化包容的理念,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精准吸收外来先进文明不断丰富中华文化自身的内涵。“整合力”就是文化建设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文化资源,按照完整性和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来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当前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合理吸收外力先进文化并不等于直接将其嫁接到我国现有文化之上,而是要对其进行合理整合与调适,以达到作用发挥最大化。“辐射力”强调要及时将我国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价值融入世界文化建设潮流中,彰显我国的文化优势和文化自信,并成为世界文化建设典范,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合理借鉴,携手共同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