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中医药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2021-03-07李俊雅唐海飞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药学资源库中医药

李俊雅,李 君,唐海飞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带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迅猛发展[1-2]。搭建课程教学资源库以满足现代教育对各种教育信息的需求,其重要性日益突显[3]。因此,有必要结合学生特点,将中医药学基础课程与信息化相结合,建设中医药课程资源,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本文就我校高职药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情况与应用做简要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1 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1.1 中医药学基础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学基础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中成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课程理论知识抽象枯燥,共性的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学生往往在课程之初对中医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知识点系统性、连贯性不能一步理解到位,学习积极性下降。高职学生普遍医学基础知识较差,缺乏基本的临床经验,个人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高职院校大多学生多、教师少,采用大班上课模式,课时不足,教师和学生互动少。因此,传统的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已不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建设完善的、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在课前课后预习复习,弥补课时不足。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校学科发展等有积极意义。

1.2 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设课程资源,借助现代化教学信息平台,通过精心创设学习环境,构建多元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信息、知识选择的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课程资源建设总体思路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要保证课程教学资源库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在建设课程资源库的同时,要搭建配套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将课程资源分类整理上传,根据课程学习要求规划出教学资源方向。

我校结合课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中医药学基础课程资源库。将课程资源分为课程导学、兴趣引导、课程教学、课后复习等几个模块,并结合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

3 课程资源建设内容

3.1 课程导学模块

课程导学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参考教材、学习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教师团队等内容。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参考教材、学习方法主要使学生对中医药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课程任务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学好中医药学基础提供必要的自学建议或指导。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教师团队介绍等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学进程,把握课程内容重点及难点,方便与教师沟通探讨。

3.2 兴趣引导模块

兴趣引导包括中药谚语、民间故事、名医传记、生活中的中医药等内容。中医药学基础课程包含的药物众多、术语晦涩难懂,同类药之间的功效、中药和中成药功效与临床主治等内容容易混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建立中药谚语、民间故事、名医传记、生活中的中医药等课程资源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1 建立中药谚语资源库 中药谚语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能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我校在课程资源建设基础上,通过超星学习通信息化平台,开展“中医药知识问答”学习活动,通过学习通“抢答”的功能,快问快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

3.2.2 建立中药民间故事、名医传记资源库 建立中药民间故事、名医传记资源库,通过学习通学习平台提前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药材的名字由来及主要功效。简单有趣的故事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教育,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麻黄—麻烦草”的故事,学生不仅知道麻黄发散风寒的主要功效,还知道麻黄的两个入药部位根和茎的区别。“废柴—柴胡”的故事,学生在知道柴胡解肌退热功效的同时,也告诉学生即使当下的自己是最初的“废柴”,只要努力刻苦,有一天也会像柴胡一样体现自己的价值。“宫廷御医-大黄”的故事,使学生认识了南北朝的一代名医姚僧垣,也理解了同一味药剂量要依证施量,因人因证而不同。“止血良药三七”的故事,让学生记住了三七强大的止血功效,也知道了三七的生长年限与功效之间的紧密联系。“伟大的青蒿”中青蒿挽救了无数国内外疟疾患者的生命,也被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所鼓舞、感动。

3.2.3 建立生活中的中医药资源库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开展“家乡的中医药资源宝库”活动,建立课程资源库,并上传到课程学习平台。将上传的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分类,供学生学习并展开讨论。

3.3 课程教学模块

3.3.1 建立中药图片资源库 按教材各章内容归类,分为若干教学单元,收集中药材和中成药图谱。学生可以课前预习,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同时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3.3.2 建立微课、动画视频资源库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我校药学团队教师精心录制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前课后通过微课视频对课程内容预习巩固,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可在上理论课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便于师生互动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集中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3.3.3 建立案例资源库(1)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搜集典型案例资源,在课堂或课后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通过信息化平台收集学生答题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其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同时,课堂教学内容是真实的临床案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2)在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内容部分,精心收集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建立课程资源库,引导学生结合五脏生理功能和系统联系,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用辩证思维,运用藏象学说的理论讨论病因、病位,确定治则、治法。(3)在常见中药和中成药应用部分,选择常见临床疾病案例如感冒、咳嗽、胃痛、泄泻、失眠、头痛、便秘等,建立案例资源库。通过学习通学习平台,课下分组讨论确定病证的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并推荐药品,介绍药品的功效主治、用药方法等。

3.4 课后复习篇

课后复习模块包括课程作业、章节测试、答疑讨论、在线考试、学情统计等内容。作业和章节测试是学生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自我练习、自我测试和自我提高的环节。答疑讨论是生生互动、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解答课程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的环节。在线考试和学情统计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体把握的环节。

根据中医药学基础教学大纲,从整体结构把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并确定重点章节,以学习章节为单位建立配套的测试习题资源库。按照难易等级(简单、中等、较难)确定不同的分数。在习题资源库基础上完成组卷、测验、考试、改卷等工作。

我校中医药学基础课程已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各项作业及任务,教师设置截止时间,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测试题库自由组卷进行在线考试,并设置题目乱序避免同学题目相同,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教师可通过手机端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和准确度,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进行重点讲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医药学资源库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