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下我国急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1-03-07唐娟
唐 娟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随着世界气候环境改变、国际交往密切、安全风险因素日益增多,全球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自2009年来,世卫组织已经宣布了7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世所罕见[1]。面对多样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紧急救援救护工作,对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降低致死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重视急救医学学科发展、建立健全急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快速提升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救护能力的关键,对助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的急救医学发展和急救医学教育现状
1.1 急救医学起步晚发展快,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急救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救治措施为手段,研究和从事急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临床学科[2]。我国急救医学始于1980年,1995年急救医学获批成为独立的临床学科,2016年国家卫计委制定“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从国家层面深入推进应急救援事业持续发展。40余年来,我国已初步建成大中小城市急救中心联动网络,即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救ICU—急救住院和留观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3]。各级医疗机构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逐步提升,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紧急救援综合实力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健康需求和应对频发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面对“健康中国”和“一带一路”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急救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2 急救医学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急救医学强调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尽可能正确的诊断和抢救,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病人往往发病急骤,变化迅速,要求急救人员精准判断、迅速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病因复杂不明,要求急救人员具备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整体把握病情,不误诊漏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相对复杂,不可控因素较多,要求急救人员心理素质强、专业技能过硬;紧急救治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作,要求急救人员具备较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而我国急救医学尚未纳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只在临床医学下设“急救医学方向”,主要通过医学院校开设急救相关课程及住院医师急救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向不同层次和发展阶段的医务人员提供正规或非正规的急救医学教育。急救医学教育基础薄弱,急救医学人才的持续非专业化是提高我国紧急救治水平最显著的制约因素。
1.3 国际急救人才培养经验丰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欧美发达国家急救医学教育普遍开展较早,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第一,人才培养体制较完善。欧洲许多国家现已建立急救医学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和高级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教育体制,急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理论课程设置完整严谨,临床技能培训科学规范[4-5]。第二,职业准入制度规范严格。急救医学申请难度高,从业竞争激烈。医学院校毕业生经过4~7年(各国学制不同)长学制的规范化专业学习,考试合格,获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急救工作,培养各阶段严格考核,从业后也须定期参加培训[6]。第三,全民急救知识普及度高。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民众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大多在小学、中学阶段就讲授基础医学急救知识和技术。
2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反映出急救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2.1 急救医疗体系尚未完善,人才培养大环境一般
对照国际急救医疗服务的分级标准,我国急救医疗体系(EMSS)还处于初级发展中阶段。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差距主要有:(1)院前急救救治率低。由于国家布局的专业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尚未建成,救援装备保障有待加强,群众急救知识滞后等因素导致院前急救率较低。(2)院内急救水平不高。医院对“年轻”的急诊科建设普遍缺乏足够重视,急诊科规模小,急救软硬件条件差,导致急救功能不到位,救治水平不高。(3)急救滞留情况严重。本应属于“急、重、危”患者抢救专门医疗场所的急诊科成了居民眼中的“24小时门诊”,急救病人的“流入—处理—流出”环节不畅,严重阻碍了急救中心的高效运转。
2.2 急救医学教育严重滞后,专业教育缺乏统一规范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在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急救医学专业,导致该专业身份和地位缺失,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与临床医学、影像医学等老牌医学专业相比,急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素质要求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导致在培养的具体操作中缺乏标准,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延续性。徐州医科大学于2000年开始从麻醉学专业中招收“急救医学”专业方向,开创国内急救五年全日制人才培养先河,2012年建立救援医学研究所,成立急救与救援医学系,在急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从教育实践来看,较好的急救人才培养经验未被推广,急救医学人才培养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人才培养规模效应远未形成,急救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2.3 急救医学人才流失严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急救从业总量不足,人才缺口巨大。201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平均每8万人口才拥有1名急救从业人员。“急救医生留不住,近半人员靠借”“医院招聘急救医生,应聘者未达到招聘人数比例招聘取消”,类似新闻屡见不鲜。急救机构“用人荒”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急救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7]。急救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大,而急救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政策福利与其面对的种种客观情况难成正比,加之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导致急救人才队伍缺乏职业自我认同,专业思想非常不稳定。同时,招录困难、人才短缺导致超负荷工作又会加剧人才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2.4 群众性应急救护基础差,急救大众化普及急需提高
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公众急救培训,而急救在我国却是一项被忽视的全民必修课。据统计,美国每4人有1人接受过急救知识教育和培训,新加坡每5人有1人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而我国约每130人才有1人接受过现场培训,急救培训率极低。近年来,国家已经认识到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但由于民众急救意识淡漠,急救常识普及进程依然缓慢。此外,我国尚未组建权威机构负责全国统一的急救科研、教育、培训体系,监督、监管机制也亟待完善。
3 突发公共事件下完善我国急救医学人才培养的建议
3.1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优化急救人才培养环境
(1)高度重视急救学科发展,建立健全急救医疗体系。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重大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和配套制度不完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应急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制度短板。要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一要优化制度建设,构建全方位的急救中心网络;二要将急救学科发展和急救医学人才培养纳入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给予急救医护工作者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2)合理高效开展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急救救治能力。我国急救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由于基层传染病医院重症救治力量薄弱,导致重症病人首诊大量集中到大型综合医院,传染患者的聚集,客观上又会加速疫情的传播。因此,急救医疗体系的构建要加大基层急救的投入力度,强化县与县以下行政区域内的急救网点建设和软硬件配置。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尽快提升基层急救部门救治能力,逐步构建和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3.2 大力发展急救医学教育,规范急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发展急救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解决我国急救医学专业非标准化,人才培养非专业化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急救医学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医学院校应将急救医学列入医学生必修课程,充分利用附属医院急救科、急救中心的优质教学资源,全面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大力开展急救医学在校本科教育,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推进急救医学专业发展,壮大急救医学专业人才队伍。(2)建立人才培养规范,全面推行急救工作标准化管理。第一,医学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要尽快实现本科专业目录中急救医学专业的独立设置,布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急救医学教育应尽快建立专业规范,实现教育教学内容和师资水平的标准化要求,使人才培养有章可循。第二,医院急救工作应推行标准化管理,明确各种疾病的急救诊断和抢救标准。努力将急救诊疗环节、抢救措施、操作技术实现全过程程序化。引导医护人员熟记急救抢救程序,积极推动紧急救护培训标准化建设。第三,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急救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发展急救本科医学教育,全面推进急救继续教育,实现急救人才分级分类,全过程、专业化、规范化培养。
3.3 持续推进急救队伍建设,加快高层次急救人才储备
(1)采取多举措保障措施,稳定和发展队伍建设。①要积极探索设置急救与救援五年制本科专业,加强培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开展急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②要尽快建立健全与紧急救护的社会职能、岗位特点、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正向激励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激发一线急救工作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合理规划急救医师职业生涯,完善急救医护人员转型发展机制,注重后备应急人才培养。③要不断加强急救工作的基础设施等硬件保障,健全医患纠纷调解制度,改善急救医护人员的软性工作环境。(2)多维度提升专业素养,加快高层次人才储备。①要重视在职急救医护人员的培养和再提升,常态化组织“请进来”和“走出去”学习,分级分类开展规范化职业培训,帮助急救医护人员打好理论基础,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断和救护的专业技术水平。②既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急救医学硕士、博士学位点,培养急救高层次人才,也要积极建立人才引培机制,加强高层次、高影响力急救人才的引进,提升急救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③要创新人才管理模式,既要激励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优先提供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出国进修、高层次学历提升等发展机会,也要采取竞争上岗和目标考核等手段,对人才进行动态化管理。
3.4 加快普及急救常识和技能培训,推进急救人才培养现代化进程
(1)重视群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基础工作。①尽快建成功能较为完善、反应比较迅速的基层急救网络,加强标准化救护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城市公共场所配置和推广AED试点工作,为急救知识传播和广大群众体验参与应急救护培训提供更多、更专业和便捷的场所;②加大医疗急救知识宣教力度,推动应急救护读本、急救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营造全民参与急救的社会氛围,提高应急救护常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③要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的作用,大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逐步提高全民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2)推进急救医疗信息化和急救人才培养国际化。积极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的急救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医疗资源和急救资源共用共享;在疫情监测分析、急救资源调配、防控救治、病毒溯源等方面提高效率,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精准防控、精准施策提供有效支撑;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和相关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救援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的研究,推进急救医学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学习国际急救救援的先进理念、管理方法和专业技术,引入先进的软硬件技术装备,努力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救能力;积极参与全球重特大公共卫生或灾害事件急救救援行动,及时向需要支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最终实现“国际急救救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