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看FOLIO服务平台在图书馆的未来

2021-03-07郭志弘

图书馆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开源服务平台软件

郭志弘

(福州市图书馆,福建 福州350000)

20世纪60年代,北美和英国的一些图书馆就开始了通过电脑单机为图书馆提供技术服务,这个“单机服务”标志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萌芽。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探索阶段。半个世纪以来,图书馆经历了以“中央书目数据库”为技术核心、以资源为中心、以服务为立身之本的第一代图书馆,以“统一平台建设”为技术核心、以业务为中心、以业务标准化和成本效益化为目标的第二代图书馆,目前正在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推动下,逐步走向以“开放、标准”为技术核心、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交化、互动化、场景化”为目标的第三代图书馆[1]。

1 FOLIO服务平台

FOLIO(The Future of Library Is Open)是一个开源的图书馆服务平台项目,于2016年兴起,是一个新型开放获取的学术交流合作项目。该项目为图书馆、服务供应商以及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共同维护和使用的环境,是一个“社交化、互动化、场景化”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平台(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是一个可以免费使用和发布的开源(代码)平台,一个可通过开源项目合作交流的平台。它在支持传统图书馆管理功能的基础上,让图书馆、服务供应商和技术开发人员与相关行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共同开发的方式实现图书馆平台的服务[2]。

FOLIO正是利用开源和协同社群为基础的方式重塑着图书馆服务和创新图书馆的未来,使它成为当前第三代图书馆技术探索的代表。近年来,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成立了FOLIO技术及应用联盟,将FOLIO的研究落地国内,促进其向开放服务平台过渡,加速了智慧图书馆应用生态建设。

笔者通过SWOT分析法审视FOLIO服务平台,对其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引起国内图书馆界对此服务平台的关注。

2 SWOT分析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旧金山大学的韦里克(H.weihrich)教授对研究对象的优势因素(Strength)、弱势因素(Weakness)、机遇因素(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Threat)进行综合考虑和系统分析,进而获得一系列的相应结论,为依据结论制定相应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提供了科学的视角与方法,为形成正确的规划以及科学的对策提供了工具保障[3]。笔者借鉴此研究工具,试图对以FOLIO为代表的第三代图书馆的发展优势与方向、面临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发挥优势,认识不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长补短,加速第三代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3 FOLIO的SOWT四大因素

3.1 FOLIO的优势因素(Strength)

3.1.1 基于稳定可靠的网络基础

以FOLIO为代表的第三代图书馆根植于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下的会思考的“物联网”,即真正意义上的“智联网”。

物联网解决数据的生产和采集,5G通信技术解决数据的传输和无缝衔接,区块链解决数据的存储和保护,人工智能解决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在万物互联这个大舞台上,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将同台献艺,为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提供了充分的网络基础。

3.1.2 具有无限扩展的运营能力

FOLIO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具有几乎无限的扩展能力,提供无限多的个性化可能性。未来的图书馆所开展的业务以智慧服务为目标,任何单个企业都无法做到大而全,因此必须维持一个开放的、任何公司或个人都能够参与的应用生态环境,而只有采用了开放的微服务架构,支持配置各业务系统/模块通过程序接口(API)集成,遵循社区驱动的敏捷开发模式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才能做到这一点。

通过FOLIO服务平台设计要求来看,它不仅要满足当前复合型图书馆在全媒体管理、全流程管理和全网域资源发现方面的基本需求,而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扩展性和个性化能力,能够支持未来图书馆大量已知和未知业务,帮助图书馆实现多样性和差异化发展,支持图书馆之间的各类合作,如总分馆建设和联盟化发展等,促进与相关行业形成知识创新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智慧图书馆,达成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繁荣和复兴[4]。

3.1.3 采用开源软件和开源框架

从开发技术来看,FOLIO使用的开源软件和开 源 框 架,主 要 有Java、React、RAML、Vert.x、Stripes、MongoDB、PostgreSQL等。FOLIO基于开源软件的开放性,支持各类编程语言,不只局限于单一有限的编程语言,支持多类型操作系统,可适用于广大用户的操作环境。

FOLIO采用Apache v2开源协议发布,让任何人员、机构、合作伙伴或供应商能够利用这些程序代码,可以商业使用,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能让更多的供应商参与平台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参与创造符合FOLIO条件的App(无论是开放或免费),让图书馆服务合作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供应商有了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机会。

每个图书馆都可以选择搭建自己的FOLIO平台,使用FOLIO提供的各种免费的App,或者采用第三方提供的收费的FOLIO平台和App,建立自己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

FOLIO采用RAML标准、基于Raml/RMB生成接口定义实施开发,任何具备符合其规范和标准的接口App都可以兼容FOLIO,让各种微服务成为可能[5]。

3.1.4 采用微服务架构

FOLIO将把图书馆服务划成具体的、单一的应用,每个应用是一个小的服务,服务与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实现最终的服务价值。每个服务运行于独立进程之中,服务间使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这就是微服务[6]。

FOILO采用微服务架构,对特定业务领域的分析与建模,将复杂的应用分解为小而专一、低耦合度并且高度自治的一组服务,每个服务都是很小的应用,让FOLIO具有了无限扩展的运营能力。

以一个微服务为例,某读者对红外自动测温感兴趣,使用图书馆的“你好奇我满足”应用程序(以下简称为App),拍照自动测温现场,App马上向读者提供了这方面的知识,知识十分丰富,有技术说明视频,有技术原理等。

要实现这些,FOLIO服务平台需要做到:首先提供一个友好的对话界面(UI)“你好奇我满足”应用服务程序;服务程序通过对话界面把读者的需求按约定的“标准”把信息转化成这个生态圈的“语言”,列出需要提供的微服务(如:身份验证、查询信息,可以利用)。

获取服务需求的微服务后,按约定的“语言”提交给“服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层”,该层受理各种微服务需求(如:身份验证、查询信息),在“基础支持层”的“配合”下审核读者身份,提供相应的查询结果(多元结果,有技术说明视频,有技术原理,这些内容是多种不同的数据资源商提供的信息)。

生成“结果”反馈“‘数据标准’信息处理模块”,形成约定的标准“语言”,这是后面要谈的“FOLIO的元数据管理”。

服务程序把反馈回来的“语言”转化成读者看得见的查询结果展示给读者。

通过以上流程,读者所需的服务在FOLIO中由多个微服务协调合作完成,各个微服务既独立于其他微服务,又协作于整个FOLIO生态圈。正是成千上百的微服务应用支撑起了未来新一代图书馆的技术服务(流程如图1所示)。

3.1.5 FOLIO的元数据管理

从上例可见,FOLIO的每个微服务之间的松散耦合,彰显了FOLIO的“域(Domain)”概念和秉承的最小化原则。FOLIO依照图书馆的业务需求将整个服务平台分为几个不同的域,如图书馆馆藏域、数据资源信息域、业务采购域、读者管理域、流通服务域等。这些域对应相应的应用(App),由它们共同组成并完成特定的功能。按照最小化的原则,每个域可以按需设计仅满足本身功能需求的元数据方案。在不同的域之间起到数据整合和桥梁作用的域称为“Codex”[7]。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FOLIO服务平台项目的发起人,华东师大图书馆、上海交大图书馆等专家于2019年1月17日在该馆召开“讨论Codex主要功能以及实现”的会议上提出了“明确Codex作为规范化的核心集,实现登记、链接、分发等任务,所有元数据管理都通过Codex进行索引。Codex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元数据的管理。”和“明确Codex是Codex search的核心集,Codex search可以检索所有内容,包括KB(联合目录+电子资源)和Inventory(物理资源)的资源,并且用户可定制[8]。”这些理论直接促进了FOLIO的元数据规范,为后续业务发展提供了方向。

图1

3.2 FOLIO的弱势因素(Weakness)

3.2.1 谁来主导FOLIO社区的建设

图书馆服务迭代式发展,而各图书馆基本上已建成成熟的服务平台,是在原有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上进行推倒重建,还是改善、改变现有的服务平台,让它与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引入FOLIO的理念?推倒重建,许多公共图书馆有过更换图书馆软件的经历,重建服务方式和服务方法,会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的稳定性。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改善和改变现有的服务平台,在图书馆管理软件方面入手。

从FOLIO社区来看,它强调了图书馆在这个社区中的主导作用,作为一个开源的社区,同时又需要有优秀的图书馆服务供应商来配合完成。虽然说FILIO通过开源的方式提供程序代码,使更多的软件得到授权,让更多的图书馆与供应商能够参与。图书馆是服务的主体,但事实上在技术能力方面是无法主导的,因为图书馆不擅长技术研发。仅就图书馆服务软件来看,就存在着选择困难:继续现有的服务供应商还是更换服务供应商值得商榷。

3.2.2 国内外对FOLIO的研究刚刚起步

2018年上海图书馆开始FOLIO理念、架构、微服务框架相关调查研究;2019年启动上海图书馆FOLIO项目,成立上图LSP技术委员会,翻译了FOLIO开发规范和技术标准白皮书,并着手需求分析;2020年开始开发测试,参加WOLFcom2020,参与FOLIO国际社区,应用落地;计划于2021年上线,实现流通用户发现上线运行、基础模块开发、智慧图书馆支撑模块开发等;2022年开始扩展模块需求、设计和开发考核、信息共享、档案记录等[9]。

2020年5月份上海图书馆的刘炜副馆长、工程师周纲老师和陈晓扬老师,在以“FOLIO社群更新报告”为主题的研讨会中,谈到了上海图书馆启动了FOLIO项目工作,香港公共图书馆正在评估新系统,韩国和日本图书馆对FOLIO有兴趣但尚未参与[10]。

3.2.3 开源应用存在的挑战

3.2.3 .1开源给供应商带来的商业危机和压力

FOLIO服务平台倡导开源,开源后服务平台供应商不具有垄断性,图书馆在采购、培训、维护等不同阶段,可以按需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服务供应商,打破现有的图书馆服务运营模式。虽然降低总体运行成本,但也会面临如何选择有质量的服务运营商参与具体服务的问题。FOLIO重视产品的功能,而其高RAS性(Reliability,Availabity and Serveablity)通常由图书馆自己设定解决方案。从现有图书馆人才结构来看,如何让FOLIO吸引高可靠性的商业级团队参与到社区服务来,形成相应的技术团队,实现对项目的掌控,仍存在挑战。

3.2.3 .2开源软件的兼容性和问题修复

FOLIO采 用 的Java、React、RAML、Vert.x、Stripes、MongoDB、PostgreSQL等开源软件决定了相应的技术方向及产品架构。开源软件为社区提供最高效的产品,兼容性的重要性相对靠后,因此,经常性地会出现同一软件版本升级后,无法有效兼容前面版本的问题。无论是底层的架构,还是面向使用者的命令,都无法有效兼容。由于开源软件是面向社区用户的,没有给出任何关于问题修复时长及是否修复的承诺,不能像商业软件一样有专门的服务公司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以上的问题对于图书馆来说,开发、维护、升级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何解决服务平台稳定升级的问题,以适应技术更新的步伐,图书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11]。

3.2.3 .3开源软件存在商业化的可能性

受市场的影响,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开源软件主流化后,潜在地面临着被强大科技公司收购转型为商业化产品的可能性(如MySQL被甲骨文公司收购)。这虽然有悖于开源软件发展的初衷,但却是真实存在的事情,FOLIO在未来的服务中所带来的影响力可大可小,这取决于其自身的掌握力及转型速度。

3.3 FOLIO的机遇因素(Opportunity)

3.3.1 图书馆遇上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国图书馆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将很快迎来“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启,图书馆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都已有立法保障,图书馆事业标准化管理和服务取得重大进步,图书馆事业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的全同服务体系,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图书馆将主要围绕空间、资源、服务、管理等四大要素创新求变,向“以知识为中心”和“智慧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图书馆转型[12]。

3.3.2 软件信息技术开始新一轮的变革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基础软件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多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开源软件正在成为软件业的主流,在引进的基础上,充分消化和吸收,从而达到创新是主流趋势。国产操作系统大多数都是基于开源软件发展起来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如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腾讯云、九州云等)加入开源社区,开源使得单一软件或程序框架得以在行业市场延续,吸引更多领域机构的关注,拉动产品与投资者间的距离,甚至通过商业运作获得更高的融资和回报[13]。所以,以FOLIO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同样可期。

3.3.3 FOLIO在国内已开始测试,生态环境正在构建

从2020年9月24日上海图书馆的“智慧、开放、包容的第三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研讨会”来看,当前已有11家公共图书馆,总计50多个图情相关机构,约12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约2000人次通过会议的两个线上直播平台参与该会议。上海图书馆正在全力打造基于FOLIO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这为推进国内图书馆向下一代微服务架构的开放服务平台过渡、加速智慧图书馆应用生态建设提供了实践案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图书馆和相关机构会加入中国FO⁃LIO社区,建立起FOLIO在国内应用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互利和共赢。

3.4 FOLIO的威胁因素(Threat)

3.4.1 开源软件的安全性

FOLIO是一个基于开源软件的服务平台,开源软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安全,从Snyk(一家针对开源项目提供安全服务的知名公司)对2019开源安全现状调查报告来看,被采用的开源项目存在着开发者没有实施安全测试,对漏洞也没有及时进行修补等问题。因为漏洞存在于间接依赖关系中,所以漏洞数量呈上升趋势[14]。绝大部分用户认为开发者需要负责开源软件的安全性,所以FO⁃LIO的组织团队将要承担更重要的安全责任。

3.4.2 FOLIO服务生态的安全威胁

FOLIO服务平台在技术上无法回避用户隐私、资源版权等问题,数据的安全保护工作尤为重要。FOLIO将具体的元数据和文件格式都交给各服务应用商自己管理,必将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这就对FOLIO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OLIO需要处理好与云服务商的关系,解决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关系,提供一个高水准的服务等级协议进行管理。

由于FOLIO在国内刚刚开始,作为一个正在完善的开发项目,存在较大风险。只有在保持其简洁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用;只有制定足够的标准规范,才能满足整个应用生态的安全需求。

3.4.3 微服务的风险

微服务架构给FOLIO服务平台带来了优势,也同时带来了风险。伴随着微服务切割,各种微服务被分得很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技术的复杂度要求就很高,其不确定性也就变得越来越大[3]。

3.4.4 第三方系统接入的风险

FOLIO允许非微服务化第三方系统的接入,采用HTTP的API可以很简洁地加入服务系统,这是优势,但需要配备相应的保障措施,以避免意外问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经验,有更多的标准指南和最佳的实践路径以进行规范和管控。

4 FOLIO的SOWT矩阵

综上所述,我们对FOLIO服务用SOWT进行了充分分析,现就FOLIO的优势机遇战略、弱势机遇战略、优势威胁战略和弱势威胁战略做如下矩阵分析(见表1)。

根据表1矩阵关系,可以就FOLIO服务平台建设的未来发展做如下构想,这些构想应落实在图书馆技术人才培养、FOLIO规范标准建立、FOLIO风险管控、FOLIO服务设计和应用等几个方面。

4.1 培养图书馆技术人才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规划开启之际,图书馆应把技术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点。长期以来,在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中,普遍出现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缺乏,制约了新技术在图书馆行业应用的深化及业务创新[15],借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的契机,图书馆深化人才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培养出属于图书馆自己的技术人才,通过参与甚至主导FOLIO社区项目建设,让图书馆在FOLIO项目建设中成为执牛耳者。

上海图书馆在规划FOLIO项目过程中组织成立了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FOLIO技术及应用联盟,把从事FOLIO技术和开发应用的系统开发商、集成商和对FOLIO技术及应用有兴趣的图书馆或各类组织机构组织起来,推动上海市各级各类图书馆应用与开发基于FOLIO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促进国内图书馆向下一代微服务架构的开放服务平台过渡,加速智慧图书馆应用生态建设[16]。

表1 FOLIO的SOWT矩阵

4.2 建立FOLIO规范标准

从《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FOLIO技术及应用联盟章程》来看,上海图书馆已通过FOLIO技术及应用联盟推动“成员共同制定和发布FOLIO应用的各类标准规范和最佳实践,保障FOLIO应用的统一性、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工作。这可以看出图书馆对FOLIO规范标准的重视,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FOLIO未来接入的问题。

国内图书馆对标准的建设一直很重视。早在1990年,中国国家标准机读目录在国家图书馆开始试验发行,1991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它收录中国出版物,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地图、乐谱、音像文献等机读目录著录格式规范,是建设中文书目数据库、开展检索服务和国际书目信息交换的重要数据标准。其发行对文献情报工作的标准化和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17]。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FOLIO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由图书馆主导的FOLIO社区建设必须加强相关规范与标准研制。

4.3 加强FOLIO风险管控

当我们已明确了FOLIO服务建立在开源社区上的时候,也很清楚随之而来的风险。上海图书馆十分重视FOLIO的风险管控,《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FOLIO技术及应用联盟章程》明确要求“进行与FOLIO应用有关的各类技术评测和认证,发布评测报告,指导用户选择和使用各类FOLIO应用。

4.4 彰显FOLIO服务设计和应用的特色化

FOLIO服务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丰富的图书馆服务。在上海图书馆行业协会FOLIO技术及应用联盟负责FOLIO中文开源版的二次开发和维护工作中,聘请专业人员负责与FOLIO国际社区的沟通联络,维护和保障FOLIO中文开源版与国际版的一致性,以及功能性和通用性;帮助成员开发和应用各类特色FOLIO应用程序,丰富FO⁃LIO的生态环境和商务模式。FOLIO服务平台的开发应用必须从各图书馆实际出发,立足于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彰显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的特色化,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为建设目标,力避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

5 结语

以FOLIO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将在“十四五”期间为国内图书馆实践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各图书馆应抓住历史机遇,共享技术,共同开发,用实际行动体现文化自信中的图书馆服务自信。

猜你喜欢

开源服务平台软件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禅宗软件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软件对对碰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大家说:开源、人工智能及创新
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圆桌会议纵论开源与互联网+创新2.0
开源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