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中年人群中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2021-03-07冯颖青钟丹玲黄雨晴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基线硬化动脉

金 花,冯颖青,钟丹玲,黄雨晴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 510080]

动脉硬化是动脉血管的一种常见的非炎症性病理改变,与年龄相关,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使动脉管壁出现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进而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硬化发生率逐渐上升,目前动脉硬化尚没有敏感性好且特异性高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方法。既往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和吸烟等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密切联系,而某些降脂降压药物可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1-2]。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是谷胱甘肽降解中的蛋白质催化剂,是谷胱甘肽在人体中一种主要的抗氧化剂[3],因此,血清谷氨酰转肽酶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氧化标志物。此外,研究表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与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4-5],而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但在青中年未服药物患者中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因此本文旨在分析青中年患者中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这是一项横断面的回顾性研究,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于广东社区连续入选所有年龄18~65 岁的青中年参与者。排除标准:服用药物(包括降脂药、降压药、降糖药),肝硬化,肝血管瘤,胰腺炎,肝癌,黄疸,肝功能不全,肿瘤病史,服用护肝药物,严重感染,溶血性疾病患者;未抽血检查肝酶、无体格检查、无脉搏波速度检测的患者也排除。

1.2 基线资料收集

入选人群禁食12 h 后取静脉血,由日式7170A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分析包括血脂、空腹血糖、肝酶、肌酐、血清电解质等血液学指标。同时也对入选者进行身高、体质量和血压测量,并进行人口学问卷调查。

1.3 相关测量和定义

患者休息5 min 后进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VP1000 设备,欧姆龙,东京,日本)测量,将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1 400 cm/s定义为动脉硬化[6]。新诊断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7];新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8]。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R 3.3.2 版本进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资料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及Kruskal WallisH检验。谷氨酰转肽酶进行四分位间距分组,同时进行log 对数转换,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亚组分层和交互作用分析谷氨酰转肽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并以危险度(odds ratio,OR)和95%CI 表示。双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脉硬化组及正常组人群基线资料比较

共入组青中年参与者865人,平均年龄(50.11±8.67)岁,其中男性562 人(64.97%)。所有入选者中动脉硬化367 人。动脉硬化组人群的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组和正常组人群间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肾小球滤过率、性别、新诊断高血压和新诊断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人群体质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和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和表2。

表1 两组人群计数基线资料比较 [n(%)]

表2 两组人群计量基线资料比较 []

表2 两组人群计量基线资料比较 []

2.2 谷氨酰转肽酶四分位间距组人群基线资料比较

谷氨酰转肽酶进行四分位间距分组,第一、二、三和四分位组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 组间体质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舒张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肾小球滤过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性别、饮酒、新诊断高血压和新诊断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4 组人群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详见表3 和表4。

表3 谷氨酰转肽酶四分位间距分组间人群计数基线资料比较 [n(%)]

2.3 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如表5 所示,当谷氨酰转肽酶作为连续变量时,对其进行log 对数转换,在调整年龄、收缩压、性别、体质量指数、血脂、吸烟、空腹血糖、肾功能、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OR=1.34,95%CI:1.05~1.71,P=0.0202);当谷氨酰转肽酶作为分类变量时,在调整相关混杂变量后,以第一分位作为对照,第二、三和四分位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分别为OR=1.67(95%CI:0.99~2.83,P=0.0560),OR=2.14(95%CI:1.23~3.73,P=0.0068)和OR=2.31(95%CI:1.29~4.15,P=0.0050)(趋势P=0.006),提示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4 谷氨酰转肽酶四分位间距分组间人群计量基线资料比较 []

表4 谷氨酰转肽酶四分位间距分组间人群计量基线资料比较 []

表5 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2.4 亚组分析谷氨酰转肽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如表6 所示,研究以性别(男/女),年龄(<50,≥50 岁),吸烟(是/否),饮酒(是/否),糖尿病(是/否),高血压(是/否)和体质量指数(<25 kg/m2,≥25 kg/m2)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各亚组间谷氨酰转肽酶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P<0.05),且与各亚组变量无交互作用(所有P>0.05)。

3 讨论

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其诱发因素众多,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测,探索预警动脉硬化的指标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中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密切相关,并且是动脉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年龄和吸烟等无交互作用。

谷氨酰转肽酶在人体中分布广泛,尤其是在肾脏中含量最丰富,其次为胰腺和肝脏,正常人的血清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源于肝脏,其主要功能是负责细胞外的谷胱甘肽的分解代谢中的一种酶[9]。研究发现,随着谷氨酰转肽酶浓度的逐渐增加,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也逐渐增加,并且在调整年龄、性别、收缩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相关的混杂因素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是动脉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表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物[10]。动脉粥样硬化多民族研究发现,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11]。也有研究表明,入院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负担增加有关[12]。然而,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表明,谷氨酰转肽酶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仅仅在女性中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13]。另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表明,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改变的早期和晚期无关,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可能不是2 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标志物[14]。本研究与其他研究出现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推测可能是研究人群和统计分析时调整的变量不同。目前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参与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谷氨酰转肽酶能参与谷胱甘肽水解反应而产生氧反应性物质,进而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过程[15]。此外,循环中的谷氨酰转肽酶可影响内皮细胞功能,而内皮紊乱也是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16]。

表6 亚组分析谷氨酰转肽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本研究以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和体质量指数进行亚组分析,发现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上述动脉硬化的传统危险无交互作用,且在各亚组中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仍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这些发现表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可作为动脉硬化的预警标志物,在临床运用中或许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尽管本研究在调整众多与动脉硬化发生的混杂因素后,发现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本研究也有一些缺陷:首先,本研究是一个横断面小样本研究,因此只能得出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而不能得出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其次,本研究是来自社区的单中心研究,且入选的是青中年人群,因此不能推广到其他人群;最后,本研究仅仅检测了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这一种反映动脉硬化的指标。因此,今后需要设计良好的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阐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为今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基线硬化动脉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以横动脉及趾底动脉为蒂的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高度角对GNSS多系统组合短基线RTK影响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GNSS 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