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重塑

2021-03-07

运动精品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赛事体育

王 彤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1]。然而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却打乱了体育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疫情蔓延已然成为整个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危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力度的加强,国内大型体育竞赛表演面临推迟、取消的局面;体育培训业、健身业、制造业等线下业务停止,消费热情被抑制。体育产业在2020年的春节遭遇重大变故,如何在这样一场“战役”中顺利突围,成为当前面临的紧急课题。

1 疫情对整个体育产业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整个体育产业的影响是深远而多样的。依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的分类,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经纪与代理、广告与会展、表演与设计服务,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11个大类。[2]这11个门类基本围绕着“竞技表演+群众体育”两条主线展开,形成了围绕运动员和群众的两个主体的产业群(见图1)。

图1 “竞技表演+群众体育”产业群一览图

1.1 疫情对竞演产业的负面影响

201 8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各地方政府都在推动文件落地,很多体育产业公司也在为2020年蓄势,但2020年年初便遭遇疫情带来的赛期调整,对竞赛表演业是很大“冲击”。“冲击”不仅意味着赛事数量上的锐减,更意味着与赛事相关的体育场馆与设施、各类营销链等领域亦受波及,重要利益相关者也受到影响,不利于竞赛表演业后期发力。例如,疫情期间,防控疫情的支出大多数由各地方政府买单,消费者无法外出消费,当地经济压力剧增,疫情过后的财政分配,将会大幅调整,届时会发现疫情过后和体育产业相关的活动,并非政府马上会着手解决的问题[3]。而在整体业务情况受损的情况下,企业在赞助体育赛事或活动时也会更加审慎,体育赞助评估可以在赛事前、赛事中和赛事后进行。企业进行体育赞助前,需要对企业进行充分的评估,希望赞助效果能够实现最大化,但由于疫情的影响,体育产业的资源端将会面临明显收缩。[4]

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的传染性,侧重线下、聚集性较强的体育竞赛表演业率先受到阻碍,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官方宣布,CBA联赛将推迟原定于2月1日起的所有赛事;原定于2020年7月5日-7月14日在加拿大举办的跳绳世锦赛将延期至2021年举办。除此之外,其他易地、推迟、取消的体育赛事也不在少数。部分延期或取消、易地的赛事各体育赛事的暂停和延期,必然会给参与其中的俱乐部及职业运动员带来巨大影响。以中超延期为例,各俱乐部应正常发放延期期间的球员薪水,中超外援们一直“带薪休假”给俱乐部带来巨大冲击[5]。由此可见,重大疫情对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冲击极大,损失惨重。甚至由于疫情的急剧扩散,对全球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如国际篮联官方宣布,所有FIBA赛事暂停[6];日本已为承办东京奥运会耗资250亿美元,东京奥运会的15家“金牌”赞助商,包括瑞穗金融及野村证券等每家都支付了1亿美元,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已支付14.5亿美元的奥运会转播费[7]。

竞赛表演业是竞技体育产业群的核心产业,竞赛表演的暂停,必然会引发整个产业群的连锁反应。场地建设与管理、广告会展、体育文艺旅游等,均被按下了暂停键。重大疫情波及体育旅游的发展。首先,部分地区降雪量的增加,本是优势,却因疫情导致滑雪场人数骤减,如河北的冰雪场馆接待人数较2019年下滑278万人次[8]。另外,赛事停办也让体育彩票业陷入困境。数据显示,在2003年非典时期,福彩凭借双色球的上市销量得到提升。体彩方面则销量下降15.15亿元,同比降幅7.46%,疫情对实体销售的冲击显而易见[9]。从现实经验看来,体育彩票的彩票品种更加适合通过互联网销售。比如体育彩票独有的竞猜型彩票品种,消费者在购买时会花费大量时间上网浏览相关比赛资讯,然后对比赛结果做出判断,随后一般会直接点击鼠标通过网络进行投注[10]。但受疫情影响导致体育竞赛的延期、取消,进而导致竞猜型体育彩票销售量剧减。最后,重大疫情必然会波及体育资本市场。中国在岸金融市场因肺炎疫情严重延迟至2月3日开市。首个交易日,负面情绪主导市场,沪深300指数收盘大跌7.9%,创2015年股灾以来最大。通过对部分A股和港股体育上市企业2月3日14:50的行情表现梳理,发现绝大多数体育概念股均有不同程度跌幅。[11]A股三大股指开盘下跌,沪指下跌0.37%,深成指下跌0.63%,创业板指下跌0.62%。[12]体育概念股票表现尤为惨烈……

1.2 疫情对群众体育产业的负面影响

由于疫情影响,群众线下的健身活动急剧减少,由此给整个群众体育产业带来巨大损失。首先是健身产业受到巨大影响,以中国商业健身房行业的龙头企业“青鸟体育”为例,虽然因教练的薪酬构成中提成占比较高,企业人力成本压力相对较小,但健身房通常占地面积较大,房租成本高昂,约占固定支出成本40%-50%,以至于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13]。不仅是青鸟体育这一家健身房,全国所有健身房都将面临房租、人力、场地等的强烈冲击。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最终原本应有20多支运动队训练的基地,如今仅剩两支球队留守,原本早已满员的房间,现在住宿率仅为7%,这对靠冬训拉动全年收入的训练基地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200多名外聘员工的薪酬将无法按时发放,仅2月的亏损就已达1500万元[3]。

其次,体育制造业深受波及。随着疫情发展,大多数企业被要求延迟开工,尽管我国属于制造业大国,但在体育制造业并不占优,其中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依靠低端加工为主,抵抗风险能力弱。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总就业人口440多万人,各类体育产业组织(体育企业、协会、合伙或个体工商户)近20万家,组织人数规模在50人以下的体育产业组织超过了65%,反映出我国体育产业组织的规模之小。根据泽璞创智在疫情期间对57家体育企业的调查显示,规模在50人以下的达到了75.35%(57家企业,其中44份为企业创始人填写);同时前文中也已经提到,现金流仅能够维持3个月以内的企业达到了43.48%,反映了我国体育市场主体总体上还比较弱[14]。因疫情,推迟复工和延长假期时间,体育制造企业面临着停工的问题。即使少数开工的企业,由于线下门店客流量问题和线上的快递服务等因素制约,也使得体育用品的销售受到影响。

1.3 疫情对个别产业的正面影响

疫情对绝大多数体育产业而言是负面的,但不乏有某些产业会因此收益。第一,居家健身器材的制造与销售迎来一波销售热潮。受“口红效应”的影响,疫情之下体育特定产品线上销售剧增——消费者购买居家健身类器材持续高涨。京东平台哑铃、跳绳、拉力器、划船机、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60%、56%、109%、134%、150%,2月至今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近6倍。健身平台keep电商表示今年由于疫情,整体销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瑜伽垫、泡沫轴、健身手环等都卖的比较好[15]。第二,疫情中新兴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体育传媒业得以发展。从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业务都被最大范围地整合利用。可见,在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借助媒体和互联网等载体已经成为趋势[16]。此次疫情助推了新兴体育传媒业的发展步伐。第三,电子竞技等“宅体育形式”的快速发展。

2 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的困惑与解惑

2.1 竞赛表演业与群众健身产业两大产业群的平衡发展

以往传统的观念中,人们普遍重视竞赛表演业,对群众健身产业重视不足。疫情让世界人民重新审视了健康的重要意义,群众健身必然迎来新高潮,应以此为契机深挖群众健身产业潜力。未来构建的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产业群,需打造以“养生体育”、“康健体育”、“东方体育”为特色的产品,发掘、完善国内外体育健康产业链,将之发展成与竞演业相辅相成的支柱产业。

2.2 提升体育制造业的地位,充分布局,改变小乱差的现状

以往传统体育产业重视核心产业(竞演业)因此,我们很多学者专家提出要加大竞演业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认为只有掌握赛事话语权才能真正提高体育产业格局。然而,中国其他产业发展证明,把制造业做好、做精,同样可以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制造业外移是美国遭受重创,缺乏应对的根本原因,放置于单个产业群同样如此,必须构建全产业链,其中任何一环都很重要,特别是制造业,应是重中之重,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3 打造线上、线下的体育销售平台,促进信息化发展

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疫情给体育产业带来了机遇,催生了体育产业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这一趋势在体育培训、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业态中尤为明显,线上培训、直播健身等新模式快速发展,培育了体育消费者线上的消费习惯。体育总局将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体育消费服务,支持以冰雪、篮球、足球、赛车等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体育赛事发展。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体育销售平台,促进信息化发展,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的不断增长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大促进作用[17]。

2.4 重视“宅体育”新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

宅体育是青少年喜欢的电子竞技、居家练习的瑜伽等。首先重视产品开发,针对特定客户群体,尤其是老年人适合的健康产品的开发(老龄化、老年人更重视健康);其次重视产品输出,疫情中线下各类教学、培训显然不能顺利进行,而线上教学以及培训营销如火如荼。疫情间不能落下充电学习,因此部分体育产业内的教育和智力培训机构为从业者提供了在线培训课程。比如利用腾讯QQ、微信视频、健身软件等通过线上途径进行体育教学和培训,疫情间,中帆协联合企鹅体育也推出“非常航海课堂”。

201 8年电子竞技以表演赛形式进入亚运会,电子竞技运动随之达到了一个顶峰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电子竞技就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体育项目[18]。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我国电竞国家队在王者荣耀等项目中获得了冠军,一举之下将国内本就非常火爆的电子竞技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19]。也相继带动了与此相关的电子产品以及竞技商业公司的发展。民生证券研报显示,头部社交竞技游戏《王者荣耀》2020年春节单日流水同比2019年增长约50%,单月流水也创历史新高;头部重度游戏《完美世界》iOS游戏畅销榜从30~40名上升至第7名。线上棋牌类游戏下载量明显爆发,头部棋牌类游戏下载量、小程序游戏微信搜索指数峰值较春节前分别上涨200%和133%[20]。

2.5 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发展注重文化的输出

产业发展与文化品牌文化的塑造有着很强的沾粘性,良好的品牌是产业发展的保障,长久以来,“made in china”代表低价、低质,这也是荷兰等国对中国产品保有偏见的主要原因。这次疫情,中国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产品的实用、高质和超高性价比,未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必须要注重文化的输出和品牌的塑造。文化输出包括价值观(与西方秉承的自由、民主不尽相同,我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互赢合作、健康幸福等)、制度规范(此次疫情充分展示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种能力很容易的就可以移植到赛事管理之中,如奥运会和其他职业联赛)。疫情治理充分显示实了中国治理能力和制度优势(如果说美国的外交依靠的是其自身强大的竞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话,中国则依靠与人为善、完善治理体系等)。

3 结语

面对突发疫情,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出台了应对措施。通过本文研究得出,重大疫情下的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困境与机遇并存,为了使我国体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多个方面提出体育产业的发展机遇,后疫情时代,我国相关部门应当抓住机遇,应在危中寻机,先生存后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为我国体育产业在重大疫情下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赛事体育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本月赛事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产业之篮球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