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21-03-07张素超
张素超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驱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断培养的,而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在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例分析法,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有效策略
兴趣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综合性更强,学习难度也有所提高。而且受传统的认知和观念影响,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通常将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来学习,认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实际的用处,面对枯燥的数字、公式和计算,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欠缺。新课标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都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应用能力,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需求,当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要原因在于数学是中考、高考的主要学科,学好数学还可以为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功利性较强,出于兴趣的成分较少。另一方面在于学生对数学的生活应用需求,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可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因此对数学的学习有着较强烈的意愿。
(二)教师
1、教师的教学方式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氛围较为沉闷,教师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往往是辛辛苦苦的讲课,而学生只是记录笔记和完成习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枯燥,使学生对数学的学生失去兴趣。
2、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方式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值得尊重、具有榜样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的影响。当教师对全心全意投入到数学教学中,并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指导和规划时,学生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和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不自觉的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1]。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真实的数学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到许多的计算问题,这些问题相对抽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通过罗列大量的数字来讲解相应的运算法则,让学生进行题海式的训练来掌握相关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则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趣,不但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将数字赋予真实的价值和概念,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如教师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时,为了避免单纯通过理论讲解和计算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师举了学生较为感兴趣也经常遇到的问题,教师首先提问学生自己是否有自己的“小金库”,“小金库”的钱都是怎么得到的?这些钱是否能够自己自由支配?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教师举出实际例子“为了提高李强的财务管理能力,李强的妈妈鼓励李强将自己的压岁钱和零用钱存入存折,这些钱可以用于李强的学习和兴趣爱好,李强的存折上原来有3500元,以下是进段时间李强存折的存取情况(存入记为正,取出记为负),过生日时爷爷奶奶给李强红包500元,李强买篮球花了300元,买轮滑鞋花了270元,存入了积攒的零花钱135元,同学生日聚会花了220元,请问李强的存折上现在有多少钱?”由于这些问题与生活相联系,较为直观,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也较为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式并进行计算,3500+500+(-300)+(-270)+135+(-220)=3345元。
(二)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单纯的文字讲解和习题练习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效果十分微弱,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氛围,学生一旦融入了相应的游戏,就会更加主动的进行思考和讨论,学习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从而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如教师在进行《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完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之后,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采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的图形是轴对称还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和对稱中心分别是什么?教师还制定了游戏规则,抢答后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减免有关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作业,而回答错误的学生则要接受惩罚,如才艺表演、俯卧撑、萝卜蹲等,这种规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第一轮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将游戏难度升级,只给出一般图形和对称轴,让学生绘制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或给出图形和对称中心,让学生选择所给图片中哪个是有该图形和对称中心组成的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近年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我们经常发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教师讲解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后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这是由于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较长,互相较为了解,思维模式、语言方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相互交流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4]。
如教师在进行《统计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教师将学生按照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并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在刚刚结束的数学期末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即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50-59分以及50分一下的学生分别有多少人?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各小组学生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有些小组学生想起了班级干部选举的方法,让学生举手示意,如90-100分的学生请举手,然后统计举手的人数。有些小组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每个学生发一份,然后让学生在相应的位置大√,最后统计不同分数段中打对号的人数,还有的小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后,让学生轮流传递,并在相应的分数段后面画正字。在各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哪组学生的方法最方便,最省时间?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让学生掌握统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四)科学引导,正确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参与讨论、提出质疑,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采取积极的肯定态度,给予正面的点评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期望,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不同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对于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会采用学生充当“教师”的方法,让这些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与全班学生分享,让这部分学生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更热爱数学的学习,而对于数学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教师则更加关注其听课状态,选择一些基础的问题进行提问和引导,并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想法表示肯定,选择恰当的表扬方法如“你的数学基础知识很扎实,对后面的学习和成绩的提升很有帮助或你的数学思维很灵敏”等,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慢慢对数学感兴趣。
结语: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以学生兴趣培养为核心设计和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学数学转变为主动学数学,最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獻:
[1]刘润花.初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文摘版:教育,2016,000(004):138-138.
[2]李影.初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38):1.
[3]廖享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3.
[4]杨敬敏.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3):563-564.
125250118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