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

2021-03-07王淑艳

红豆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王淑艳

【摘要】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我国制定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培养新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育。本文就关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养成措施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再相适应,核心素养下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评价方式均发生变革,新时代在培养核心素养中还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身为教师要将“素养”与“知识”相区别,素养是个体对后天知识、技能的习得和养成,是未来个体在不同场合、不同领域面临各种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与态度观念。而知识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人类与自身所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认识,逐渐形成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地理实践能力则是指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从地理的角度对人地协调观进行理解,并将自己置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鉴于高中地理的综合性特征,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式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要素、时空观念。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中最为基本的素养,主要是指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个特定的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认知,并探索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比分析两个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重要性

早在上世纪,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理念就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提出,并有了一定的进展。教育是国之根本,因而顺应时代的发展,注重核心素质的培育迫在眉睫。响应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发展核心素养贯穿到各科教学中,尤其像地理这样实践较多的学科,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对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加以开发和培养。地理学科根据其极具实践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收集并筛选信息,然后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案进行实践,最后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既可以锻炼信息整合能力,科学计划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地观念。

“实践出真知”是人们通过无数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真理。地理实践在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教师不能以教学课时有限,学校资金困难等为由而减少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样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地理教室应该注重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从小加强核心素质的培育。

三、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具体措施

1.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改观“唯分数论”

之前有学者针对高中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意义的看法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地理教师认为地理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可以结合地理思维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地理教师还是沿袭旧思想,认为地理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相关规律,考取高成绩,这种“知识”本位,过度关注地理学科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了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一味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体验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提升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禁锢,从思想上彻底改观地理教学的意义,多去关注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认识到养成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2.建立地理实验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地理实践的培养不能仅依赖表面形式教学开展,重点不是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记忆水平和知识量的储备,而是在此基础上强化学对相关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学习。因此,首先老师自身要加强自身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意识的提高和重视,打破传统理论应试教学观念,增强培养学生理论实践应用水平提高的教学意识,并且能对自身教学现状及时反思和创新改进,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实际生活的地理现象等进行教学规划,从而得出高效有意义的教学方案,进而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章节内容增设地理实验的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学单一的理論教学形式,使得内容上更加新颖,学校也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验用具和场地教师,尽可能地模拟地理学习环境,学生也会提出更高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建立相关的地球圈层的模拟器具,并组织学生动手拼组,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刻理解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球的圈层构造的知识,有效地帮助他们突破理论学习的局限,从而更好地加强学习动力和兴趣,提高个人的地理学习效果与成绩。

3.高效设计生活情境,加强学生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这是一种较为和平的理念,并且也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教师在地理知识教学时,也需要给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在教学中之所以如此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念,是因为在过去,我国为了能够快速的发展经济,忽视了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且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这样的行为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倘若将自然环境破坏的过于严重,它也会反过来,给我国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这些灾害破坏了我们的生活场所,这些都是由于人类的一些行为,破坏了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因此,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教师也需要将这些观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另外,教师也要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将这些元素切实的融入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也能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4.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主要是指教师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必须要做到对大自然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了解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本土的、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全面的、科学的认识。例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学习中,教师可将“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图中寻找沙坡头,并对其自然条件进行分析,思考如何才能稳定沙流。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云贵高原岩溶地貌区石漠化的成因进行分析,收集该地区的土壤条件、植被覆盖情况、降水分配等相关资料。学生在案例分析中,不仅了解了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还探究了解决荒漠化的途径。实施案例教学,有效培养了学生人地协调观。

5.多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开发新型教学

地理教师如何更好的组织实践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曾浩然教授曾指出高中课堂的地理实践活动包括地理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和地理课外科技活动,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希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灵活变通,能够整合学过的知识,讲求科学有效的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去探索发现,突破课本,进而解释地理环境中发现的某些问题和现象。注重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地理课本中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地理与案例和地理思想的内涵。地理课的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地理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上的重点内容,对一些拓展类的知识也应该加以讲解,这样既可以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又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的成因”时,讲解完自然灾害的成因之后,可以进一步接着普及遇到自然灾害我们该如何正确有效地保护自己,都有哪些措施,假设遇到了地震我们要如何应对,可以先讲解一些发生地震时的应急处理知识,处在高楼层的同学如果来不及逃跑要及时蹲在课桌等坚固的障碍物下,并用书包护住头部,保持冷静,等待救援;处在较低楼层的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有序迅速地撤离到空旷的地方,例如操场。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演练,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在实际情况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及时向学生做好反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掌握技能。

6.创新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地理教师教学能力

地理的教学内容设计范围较广,有很多章节较为复杂,讲解到某一部分知识时考验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对地理的关注度不高。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地理教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合理寻找教学素材,充分考虑用什么类型的材料,设计什么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要知道学生的体验过程也就是高中生发展地理思维的过程,也是促进地理核心素养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例如学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时,以往的地理实践是通过结合多媒体视频讲解,然后让学生观看一些地貌模型,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针对这种与现实密切关联的课程,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去,去附近的乡野实地观察一番,当然在此之前地理教师要提前做好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充分考虑时间、教学和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利用起时间,避免学生在户外走散、不认真进行实践活动等情况。

四、结语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丰富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培养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地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过程性对比表,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相互促进,同时地理教师也要在每堂课后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穆冬梅.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J].求知导刊,2021(22):80+88.

[2]孙淑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05):67.

[3]苏启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4):68-70.

[4]黄太玉.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1(08):67-68.

[5]曹丽霞.解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1(03):63-64.

[6]曲秀娟.浅谈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知识文库,2021(05):61-62.

[7]马奔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4}(01):91.

[8]张兴丽.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341-343.

1233501186214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