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中国结教学设计

2021-03-07顾志荣

红豆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学习进阶积木公式

顾志荣

【摘要】为提升初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中国结的教学有效性,更好地组织学生实践,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尝试围绕中国结的结构理解,开展对中国结的学习进阶的研究实践,建构了“套U”、“公式”、“积木”三层学习进阶,在教学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结;学习进阶;U形;公式;积木

当前,初中阶段劳动技术教育已开发的动手制作项目种类众多,既有传统的金木工,也有现代的电子和光学技术等。而在众多的项目中,中国结“一根彩绳,三缠两绕中国风”,古朴却又不失时尚,操作安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如何系统规划初中中国结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和关键节点,科学组织中国结的教学活动,是初中劳动技术教师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本文尝试通过围绕中国结的结构理解,基于学习进阶的发展规划来统筹初中生对中国结的学习过程,具体如下:

一、用学习进阶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当今初中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中国结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而应该关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梳理和提炼。初中中国结的教学可以整合学习进阶,用学习进阶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学习进阶(learning progressions)是近几年美国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兴概念,是“对学生在一个时间跨度内学习和探究某一主题时,依次进阶、逐级深化的思维方式的描述”,一般呈现为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目前,学习进阶是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的核心编写依据,并衍生出进阶矩阵(Progression Matrix)作为各州和各学区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的参考。

援引它山之石,我们初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的中国结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入学习进阶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此,本文参考国外引入认知理论来确立进阶变量。面向中国结的学习进阶,在层级复杂度和知识整合等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将中国结的发展层级划分为“经验-映射-关联-系统-整合”5个发展层级。对应的各层级描述为:“经验”是指“学生观察中国结后形成的第一眼印象(比如:简单、困难、复杂),还未有相互关联的具体实践经验”;“映射”是指“学生能建构中国结的具体特征与抽象术语之间的映射关系(比如:线的缠绕可以形成方格)”;“关联”是指“学生能建构抽象术语和可以观测特征之间的关系(比如:多个耳翼共生时,拉大一个耳翼,相临的耳翼变小,相关的方格也被收紧)”;“系统”是指“学生能从系统层面上协调多要素结构中各变量的自变与共变关系(比如:线头穿绕的次数将决定中国结的种类)”;“整合”是指“学生能由核心概念统整对某一结构观念(比如:方格结构)的理解,并建构结构观念和跨学科概念之间的联系”。

从初期的“经验”到后期的“整合”,中国结的学习进阶伴随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成为中国结的教学改进的基础。本文开始将学生认知发展与中国结的教学设计相结合,尝试建构基于学习进阶的中国结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实验进行检验、修正和完善设计。

二、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中国结教学设计

1.以“套U”实现“经验-映射-关联”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已经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都有很大发展,甚至出现了逻辑性知觉。一名初中生看到中国结的第一眼,就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判断它制作的难度系数,此为“经验”。教师只需用实物结合课件,稍加引导,短时间内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中国结的具体特征与抽象制作术语,此为“映射”。而“关联”阶段则是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开始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如何引导呢?

可以让学生观察中国结中基础的一回结,结合图示来了解结的结构:4个U形加3个耳翼。教师可以将线对折,和字母U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中国结的U形;再将U形进行旋转,让学生理解基础的一回结是每个方向只有一个U形,共有4个U形;再让学生理解4个U形的“互套”:开口朝下的U形套住了开口朝左的U形,开口朝左的U形套住了开口朝上的U形,开口朝上的U形套住了开口朝右的U形,而開口朝右的U形又套住了开口朝下右的U形,U形按顺时针的方式一个套一个,收紧后形成中间的1个方格。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学生走线,学生简单的模仿,观摩、思考、尝试,努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参与制作,掌握中国结的“套U”。

此阶段安排阶段考核,考核内容为制作一回结。制作成功,学生自动进阶。

2.以“公式”完善“系统”

中国结外观优美,结构密实,需要制作者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但也已经逐渐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其实是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进阶,中国结的教学活动要促进他们的这一进阶)。

以“套U”实现“经验-映射-关联”之后,学生已经能够制作简单的中国结,但也只是简单识记了步骤,制作时还需要回忆,动作上很慢。这是“关联”的熟练度还不够。因此,教师还要让学生反复进行巩固练习,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在单根线上制作多个简单的中国结,再进行不同的组合,比如组合出如意和绣球。

巩固练习后,“关联”增强,学生理解力增强,就能更好地去分析和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进阶难度,提示学生除了简单的一回结,还有二回、三回、四回……让学生对比不同回数的制作图示,分析它们在结构上的不同和联系,完善对中国结“系统”的理解。一回的每个方向只有一个U形,二回的每个方向有两个U形,三回的每个方向是三个U形,依次类推。一回结有3个耳翼,二回结为6个耳翼,三回结有9个耳翼,那么N回就有3N……再看之前一回“套U”的方法,一下一上走线(以下简称“挑压”)一次可以实现“套U”,二回结是“挑压”二次才实现“套U”,依次类推:三回是“挑压”三次,N回是“挑压”N次……

这样,懒人都可以用的“公式”就出来了,用简单的数学计算方式,把一回“套U”时的“挑压”次数乘以数字"N",就是制作N回的走线公式。学生一旦理解了这个“系统”规律,不等教师示范,就能立即行动起来,用实践去进行验证。可能小部分学生会碰到困难,只需要我们在身边稍加提示,给他们点思考的时间,也能实现以“公式”成功进阶“系统”。

此阶段考核内容为制作二回结,学生制作完成,自动进阶。

3.以“积木”达到“整合”

初中阶段,学生的想象力迅速增长,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进阶“系统”之后,学生还需对各种中国结的结构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对结构的认知。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实物,引导他们的思维更深层得去理解中国结的结构。中国结的主要结构是中间的方格,基础的一回结有1个方格,二回结有4个方格,三回结有9个方格,如果也要归纳出如同第二阶段一样的公式,那就是N回的方格数量是N的平方。如果把这些方格想象成积木,那么编制中国结,就如同在“拼积木”。一回是1块积木,随意拼;二回是底下2块,上面再叠放1层,上下2层,共有4块积木;三回则是底下3块,上面再叠放2层,上下3层,共有9块积木。但是,怎么穿线才能把这些积木如此有序得叠放在一起呢?

通过前面的进阶,学生已经知道这些“积木”其实就是由U形构成的,N回的每個方向有N个U形,一个U形要被套N次。并且,学生通过实践也懂得了制作中国结,除了“套U”和“公式”,还要有移线的技巧,会移线就能调整形状和大小。有了上面的基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进阶:教师示范一次特殊移线的技法,先做一个基础的一回结(第1块积木),拉长一个最右侧的耳翼和下方的U形,将拉长的耳翼向下折进,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U形,套住下方的U形;然后,左边的另一根线头在最右侧再做一个开口向下的U形,实现4个U形的互套,完成第2块积木。如此,一根线上就出现了2块左右叠放在一起的积木。依样画葫芦,学生可以想象出积木朝上延伸的方法,并最终可以靠这种做法制作出二回或者三回,以“积木”达到“整合”的进阶。

此阶段考核内容为:完成一个自由结。教师可以不参与,学生自由讨论和合作,也可独立思考,“整合”各种资源和信息进行制作。学生完成后,能够熟练运用制作技能,随心所欲把控线,幻化出各种中国结,进阶“整合”。

三、引入学习进阶后中国结的教学成效

将学习进阶引入初中中国结的教学设计之后,本文开始进行教学实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结构上的U形入手,挖掘技法的规律,研究方格的叠加,根据学生阶段性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开展“套U”、“公式”、“积木”的学习进阶活动。

通过课堂观察和测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学生能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出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很多平时对学习不太有热情的学生,也能够全身心参与到中国结的设计与制作中;校园里,经常可见一些学生围坐在一起,探讨编结思路。这种基于学习进阶的中国结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爱动脑和实践:速度越来越快、造型越来越奇、质量越来越高……千姿百态的结艺作品,获得了老师的认可,得到了家长的称赞。

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中国结教学设计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学生积极、愉快地收获了自信和成长,在不断发展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兴趣到志趣”的转变。一些学生开始喜欢制作、渴望制作、痴迷制作,并逐渐因为相同的志趣聚集到一起,组建初中生制作类学生社团,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真正的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进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中国结教学设计只是为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打开了一扇窗,学习进阶在教育实践中的研究和应用还将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甘林法.学着做、自己做、创新做——劳技教学模式之探究.J.劳动技术教育.2005.

[2]郭玉英.姚建欣.彭征.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述评.J.教育学报.2014

501186

猜你喜欢

学习进阶积木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堆积木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
科学方法在物理核心概念学习进阶中的作用
关于“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中观教学设计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物理习题教学策略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