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点滴谈
2021-03-07田红梅
田红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点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传授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应用能力与应用思维。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进行调整。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内容;环境;开放
前言: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目标中的重中之重。信息技术学科,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变得更加重视。在培养学生多元化素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现有的教学素材,搜集更多相关内容,加强课堂组织形式,推进学生深入学习,萌发新的想法与思路。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需要教师做出更多调整。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兴趣培养和氛围构建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应用,也让学生将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不断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逐渐向多样化、主动性的学习进行转变,最终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为他们未来的长远道路奠定基础。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它不仅体现在专业性的领域中,同时也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栋梁,尽可能地学习先进、专业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些走在时代前沿的技能不仅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把开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钥匙,关系着学生的整体素养。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受到大众普遍重视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更加需要将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化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就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一方面没有重视这门课,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门副科,不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去学习和钻研,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先讲课、后练习,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没有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这样的情况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最终就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化,难以跳出教材的框架。
2、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创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进而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不被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所禁锢,而是积极去寻找新的方法,这样的素质既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同时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这一门极需要创新能力的学科中,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创新性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可以大胆地思考和质疑,勇敢地去探索和创造。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因而大脑思维也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思维上的优势发挥出来,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但是,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学生接受的都是被划在框架中的知识,教师也不断地督促学生需要将教材内容牢固掌握,学习气氛比较压抑,学生很难释放出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
3、创新思维得不到合理开发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最好动力,也是能够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力量。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但是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在成长中取得更多收获。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开发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有的学生虽然没有傲人的学习成绩,但是他们在生活中十分勇敢,敢于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因而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也总是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样,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使课堂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多变,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调动。但是,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不足,即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有效的启发,大多数学生都沉浸在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练习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总是“埋头苦学”,缺乏交流和思考,即便有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睡眠”状态。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开放教学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在过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只关注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讲解,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无疑将学生从他们的思维拉入到老师的思维中。强行灌入学科观念与学科知识,会固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形成。突破这样的教学模式,营造相对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广大的发挥平台,让学生各抒己见,才能促进新观念的产出。
在营造开放教学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从信息技术行业最新的动态入手,让学生从课本内容过渡到真实的行业进展了解,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信息技术处于行业知识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建立个人目标,更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像在讲解“制作目录”这一节内容时,学生以word文檔知识为前提,学习目录的具体制作方法。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最佳范例,让学生一步一步地了解这一目录的具体制作方法。通过学习去记忆,在记忆之后,制作一个一模一样的目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教师要开放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创造创新能力发展的平台。同样的教学内容下,教师可以借助现有的案例,让学生学习目录制作所需要的操作方式。在掌握这些操作方式后,给学生不同的文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不同格式的目录。教学的目标在于授之以渔,在课堂中给学生自由,有利于课堂氛围的优化。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下,每一位学生都发散自己的思维,产出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有利于其学科学习成就感的快速提升。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学生先要想要学习,学得进去,其能力才会形成与发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分析全体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喜爱的学习方式与上课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个人教学行为,让学生在新鲜的课堂中展示自己的学科优势,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不断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要给学生自由。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得到成长人的尊重。如果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契合点,便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有更大的力量,学生既可以拥有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将自己的才华充分施展出来,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可以朝着更加创新、多元的方向发展,为教学质量的不断优化创造坚实的基础。像在学习“加工音频”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初中学生喜爱的短视频入手,让学生综合自己所看的短视频,分析与总结短视频中音频加工的特点与方式。促进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类型,加工一段或者多段音频,展示自己的音频加工技能。以此为题,开展一次音频加工比赛,为学习活动添入更多的活力。学生接到这样的比赛主题,会无比兴奋。开始回想自己所看到的视频、听到的音频。有的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加工一些音频,有的学生会将自己喜欢的音乐效果或者音乐作品编辑在一起,使其产生更有意思的审美效果。不同的想法,促成了不同的音频加工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精准契合了学生群体感兴趣的内容,传统教学方式中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不再困扰着学生,在有意思的活动中,学生积极创新,追求创新,其創新能力自然大大提高。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实践性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自由或合作应用学科知识,多表现,多获取成就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愉悦心情,会成他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力量,不仅可以带来学生在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同时还可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与增强,这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帮助。
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给予真实的情境,明确的任务,让学生真正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做一些实践类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充分了解来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实践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发挥个人才智,完成任务,并有所收获。像在讲解“抠取与合成图片”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不同级别的图片处理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与挑战意愿去选择。在课堂中,为学生设置照相馆或者设计公司情境,让学生成为其中的工作人员。与专业人员的身份,接受人物,为顾客服务,有利于学生参与感的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意愿不同,想要接触的任务类型不同。教师多收集素材,丰富课堂任务形式与主题,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创新要求,促进学生在内在驱动力的影响下完成实践任务,获得个人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思维,加大实践力度,成为教学改革的践行者。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落实在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中。利用教学氛围的开放,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促进实践活动的设计,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创新的平台,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亚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读与写,2021,18(17):25.
[2]陆晓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2):29-29.
[3]王小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