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开“似是而非”的面纱

2021-03-07陈云龙鲍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批判

陈云龙 鲍金

[摘 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和诋毁,其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最具有蛊惑力和危害性。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是否还管用,资本主义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一样发展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否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表面上似是而非,背后却包含着多重逻辑悖论和理论陷阱,理直气壮并科学合理地回答这些问题,对新时代条件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批判;意识形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21)03-0013-06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41而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必须对各种针对马克思主义的诘难进行有力地回击。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受到诸多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非议和质疑,而其中最具有蛊惑力和危害性的当属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通过种种选择性、片面性和歪曲性解读,诋毁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失灵”甚至“死去”或“终结”。在新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理论渊源、逻辑悖论和理论陷阱进行深入剖析,揭开其似是而非的面纱,理直气壮地回击各种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为实质的诋毁言论,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推进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形成原因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有其衍生的社会背景和认识论根源。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也随之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这个时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逐步过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只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才变成了资本帝国主义,这时候,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变成自己的对立物,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那个过渡时期的特点,已经全面形成和暴露出来了。在经济方面,这一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2]807此时的资本主义正处于经济社会的暂时稳定和繁荣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工人合法斗争和政府的相关政策调整,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和平议会道路”通過“改良”和“渐进”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进化”成为当时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这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温床。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开始显露出其修正主义的倾向,他在《社会主义的现实因素和空想因素》中指出要回到康德去,试图用新康德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虽是极其唯物主义的,但是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要求放弃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地位。在1899年发表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伯恩施坦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修正和诋毁,扬言“当劳动价值还只能作为思维的公式或科学的假说而要求得到承认的时候,剩余价值更加不过成了单纯的公式,成了一个以假说为根据的公式”[3]114。伯恩施坦认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无须再采用暴力专政式的革命手段,而采用“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式的改良手段进行即可。因此,看似是伯恩施坦为了顺应时代而“修正”了马克思主义,但在其实质上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伯恩施坦利用多种借口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继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彻底修正,因此把伯恩施坦说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鼻祖,也并不为过。

纵观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有着自己的表现特征,即往往在资本主义平稳发展或高速发展期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期更容易盛行。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或高速发展期,反马克思主义阵营就会大唱资本主义赞歌,认为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必将走向尖锐化,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的科学道理已经失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已过时,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成为“人类最后一种政治形式”和 “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并因此构成了 “历史的终结”[4]9。作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期,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便更加盛行。19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经济社会改革连续遭遇挫折和失败,西方国家趁火打劫进行和平演变,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随之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全球范围的扩散。

转到国内,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不少人在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反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中国的发展成就正是不再坚持马克思主义而走向资本主义的成果。这种极具蛊惑力的质疑,无论从概念上还是从逻辑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是严重错误的。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到底是否还管用?资本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不也一样很好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否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三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频繁抛出的问题,下文将针对这三个问题,从学理上揭露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实质,从而真正驳倒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批判Ⅰ: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还管用吗?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一个常见论调是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其社会物质基础,因而已经不再拥有发挥作用的条件,因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5]9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静止论。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它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仍然没有过时。

首先,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理论上的形而上学之极端表现。一些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由于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火热进行的18世纪中叶,因此其保留着“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烙印”,而如今已经是科技飞速发展的第四次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生存和发挥作用的土壤早已不复存在,因而被奉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早已徒有其名而无法“把握”这个时代。这种说法,看似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而实质上是打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幌子,行形而上学教条主义之事。因为如果按照此逻辑,那么当代社会就再不会有任何理论,因为所有理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而社会背景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5]9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青春,不断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其次,虽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没有过时,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也承认:“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 [6]6,但是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失效”的。正如马克思上述序言中谈到的“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6]5。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习近平同志就此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5]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历史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这三大历史飞跃充分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这也意味着,诋毁马克思主义已经失效的说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极其错误的。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已经历经170余年,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再次,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明显地回避了一个重要前提,即当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过时失效的时候忽视了以往奉行的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在没有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虚假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僵化的马克思主义做出区分的条件下,就毫无依据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是极其荒谬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失效的最好证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有其主客观复杂原因,但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个历史悲剧的上演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穷途末路导致的恶果,而恰好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是改旗易帜的结果。习近平同志对此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7]8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指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任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民族毅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功的取得,靠的是中国人民的辛勤奋斗和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正如习近平同志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前进而得以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批判Ⅱ:资本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不也很好吗?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发展得一样很好。这个论调,表面上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分析其内在实质就会发现该论调有很大的逻辑错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矛盾至今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尽管看似风光无限,其实经济社会危机困难重重,资本主义过得并不太好。而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并不是不存在马克思主义元素,恰好正是马克思主义元素,才促逼资本主义内部政策和机制调整,进而发展得相对平稳。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和归宿依然是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资本主义的日子并不好过。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血腥的掠夺史和殖民史,而国内掠夺和国外殖民,造成资本主义国家国内贫富差距悬殊而动荡不安,国外与被殖民地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同时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步扩大和加深。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影响较为深远的一次,当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股市剧烈震荡,虚拟经济的崩溃导致实体经济面临发展的重重困难,同时也影响到欧盟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导致相关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萎靡不振。而与“西方之乱”鲜明相对的是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中国之治”。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中国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迎难而上,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通过正反两方面实践的鲜明对比可以得出,资本主义发展得并没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描述的那般美好,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通过采取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措施而获得了生命的延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这个举措内在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导向,尤其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提高工人工资、构建福利社会等举措,正是不自觉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二战后,尤其是进入全球化的今天,资本主义社会呈现一系列新变化,例如合作经济和股权社会化和分散化、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干预、工人对企业管理的参与等等,已经并正在验证“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在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每前进一步的每一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都直接而实际地显现出来了”[8]164。换言之,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不管资产阶级是否愿意,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式的改革和调整,才会缓解严重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而这种马克思主义式的做法,或许资产阶级做了自己却意识不到,但这恰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在场,因此也恰好是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有力反击。

第三,资本主义的归宿和命运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9]822这个论断,依然适用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自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或者说资本主义不得不自觉主动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调整社会生产关系,那么就会导致资产阶级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即他们在生产关系方面逐渐累积了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的“社会主义因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達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6]43但这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已经溃不成军,马上就要被社会主义取代了,我们对此要有清醒和科学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想一下子、两下子就进入共产主义,那是不切实际的”[7]10。资本主义走向衰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立足当下,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对内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新时代巨大成就的取得,有力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危险论调。

四、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批判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吗?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为由,认为中国抛弃了马克思主义,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针对这个质疑,邓小平同志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老祖宗”,“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0]373。习近平同志强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 [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反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境界。

第一,从指导思想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和底色,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理论的新境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自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送到中国大地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继历史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从价值取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核心,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11]506,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也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42。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372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之一。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群众在事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而历史上一项政策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项政策是否体现了人民的利益。这既是人类社会历史规律,也是我党牢记初心使命的历史责任担当。

第三,从方法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顾改革开放的40年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10]118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就是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国情不断变化而实事求是地不断探索奋斗的过程。习近平同志对此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若没有结合中国实际,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也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来越不容否认的是,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前进,马克思主义的活力越来越被释放了出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也就不攻自破。

第四,从路径选择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且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多次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10]377。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物质生产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1]21。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坚决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徹底打破利益固化,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工作,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断增强加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施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五、结语

恩格斯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6]597-598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如何站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逐步消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杂音,彻底“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5]28,成为当今学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料室.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资料选编:伯恩施坦言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6.

[4]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7):5-10.

[8]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责任编辑:木 衫)

(校  对:刘 兰)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整体性视阈中的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研究”(18BKS036)。

[收稿日期]2021-01-03

[作者简介]陈云龙,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海洋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研究员,201306;鲍金,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0240。

猜你喜欢

批判
哲学思维与大学生创新项目
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
五礼制度沿革与萧梁文运兴变
强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技术合理性及其批判
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批判与承续:在理性选择中提升文化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