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探讨

2021-03-07王凤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小学

王凤丽

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大量的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让学生的行为习惯达到一定的标准。本文对加强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级阶段的教育不能只限于对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等。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把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从而使他们的品德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文章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阐述了提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推动人们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可塑性是不可否认的,在这一时期,应着重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注重习惯养成的培养,培养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一是礼仪,第二,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做事方式,第三,思考习惯。在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深他们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做人处事准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效策略

(一)强化学生对情感认知和道德理解

要想充分地保证小学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关键在于保证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小学情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将行为习惯培养与情感教育两者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推进道德情感教育的开展。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向学生播放教育价值高的短视频,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或组织开展丰富的辩论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着生活中的常见行为展开热烈的辩论,强化学生对情感认知,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行为和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学生能意识到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出良好行为习惯。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赏识教育模式

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意义重大,在开展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充分地肯定与赞赏学生的行为,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与此同时,在开展评价赏识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切不可以对学生过分挑剔,要以激励评价取代无意义的说教,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内心产生自卑情绪,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因此,在开展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重视对学生开展评价赏识教育,多夸赞做得好的学生,使其他学生以榜样为学习对象,平时注意自身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有的学生对跑步有着强烈的兴趣,每天都会利用课后时间跑步,不仅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而且意志品质也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将这名学生树立成为榜样,并向学生介绍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价值,引导其他学生向这名学生学习,平时要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想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历模仿、依从、遵从以及服从等阶段,小学生本身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与学生的基础非常密切,也就成为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所以,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平时开展教学工作之中务必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学习榜样,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对学生提出要求之前要先对自己进行要求,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才有资格要求学生也要做到。除此之外,各科教师在平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重视融入养成教育,强化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提升。比如,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为了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班主任在看到了丢在地面上的垃圾时要及时地捡起来,以自身行动告诉学生乱丢垃圾是不正确的,并使学生以班主任为重要的学习榜样,在看到垃圾后及时地将其丢进垃圾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构建起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形成的,只有经过不断强化与巩固,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总结与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通常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行为习惯刚刚形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忘记了,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意志力与自觉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必要构建起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經常提醒与监督学生,经过多次反复的强化之后,学生就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在班级内部可以设置文明学生监督员,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要及时地指出来,并督促其尽快地改正,这样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有帮助。

(五)重视家校联合,加强对学生引导

在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仅仅是依靠教师单方面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作为学生最为密切的陪伴者,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当前在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选择进入城市务工,疏忽了对学生的管教;或有的多家长溺爱孩子,没有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思;又或者家长每天忙于工作,不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成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家长,督促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与指导。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可以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对家长开展专业化与系统化的教育指导,使家长能以正确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结语

总之,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和家长们一起努力,促进养成教育,积极地进行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阎海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1(05).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家校合作理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CJYB2126210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小学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